
趙寶剛這個名字與“青春”有關。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過把癮》《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東邊日出西邊雨》,直到前兩年火的一塌糊涂的《奮斗》以及去年的《我的青春誰做主》,趙寶剛的電視劇仿佛成了中國青春記憶的百寶箱,里面層層疊疊放滿了各種各樣精致的小瓶子,每個小瓶子上面都標注著時間、地點、人物,瓶子的造型優美別致、充滿浪漫氣息,而瓶子里面裝的則是被精心提煉、反復醞釀的青春荷爾蒙。
2008年的《奮斗》是趙寶剛青春劇的一個明顯分界點,之前的作品洋溢的是一種古典浪漫主義情懷,主要針對的也是60后和70后的審美需求,而從《奮斗》開始,趙寶剛正式將主要觀眾群體定位為80后,古典浪漫主義的氣息已經大幅度減弱,取而代之的是與現實聯系更為密切的青春勵志類型。而新近登陸熒屏的《婚姻保衛戰》仍然緊追80后成長的軌跡,畢竟如今80后也大都成家立業為父為母了,所以現今要談的是這一代人的婚姻家庭問題了。
可問題也恰恰出在這里。這樣一部電視劇究竟要為觀眾提供什么?當趙寶剛那些賴以為生的小瓶子里裝的不再是浪漫,不再是奮斗,不再是濃郁的荷爾蒙,而只剩下雞零狗碎的日常生活時。“趙寶剛的青春劇”這塊金字招牌是否已經顯得名不符實了呢?因為深入到日常的生活狀態當中,絕非趙寶剛的強項,否則他就是馮小剛了。當然,我們還是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婚姻保衛戰》還是在用時尚和高貴的造型元素將三對白領夫妻的日常生活包裝起來,以此來拼命營造浪漫的氛圍。但無奈的是,浪漫在本質上從來不是靠物質生活堆砌出來。當年的《過把癮》中,江珊和王志文這對歡喜冤家住在一間教室改成的新房里,但那塊黑板上留下的字跡有多么浪漫恐怕那個年代的人都會深有體會。而《婚姻保衛戰》呢?黃磊盡管保養的不錯,冒充起80后來也可以以假亂真,但在他那充斥著各種植入廣告的TOWNHOUSE里,他被簡化成了一個符號,一個喋喋不休、貌似無所不知,實則極其空洞的概念化人物。他的生活看起來時尚而富足,但他的每一句話卻都充滿了說教的意味。這樣的男人不會討女人喜歡,更不會討男人喜歡。至于他和袁立搭檔夫妻,則更顯荒唐。怎么看都不像是兩口子。至于佟大為和馬伊王利,是《奮斗》里成長出來的老搭檔,他們倆的戲倒也中規中矩,只是看他們倆人在一起實在是有些審美疲勞了。
既然浪漫沒有了,那就請給我們看故事好了。但從目前播出的前幾集來看,該劇盡管確定了一組基本有效的人物關系,但由于缺乏足夠的戲劇沖突,以致劇情推進非常拖沓。片中人物之間大段大段的關于婚姻關系的討論因為缺乏戲劇性的事件支撐,讓人感覺說教意味明顯,時間一長便如同嚼蠟。其實究其根本,仍然是青春和浪漫這兩樣特質的缺乏,趙寶剛最大的本事本在于此,可惜這次他沒有揚長避短。光陰如梭,當80后都已青春不再時,也許趙寶剛下一部戲里的男女主角將是90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