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信息化時代,媒體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任何媒體要想立于不敗之地脫穎而出,就必須擁有高素質、高修養、高知識的編輯團體,本文就針對當前業界狀況,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素養做簡要探析。
關鍵詞:電視新聞;電視新聞編輯;修養
中圖分類號:G2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0)10-0169-01
電視新聞編輯是指在電視臺的新聞中心或新聞部,從事新聞編輯(組織、選編、創作、文字加工整理、音像、審閱等)、編排,甚至以新聞主持人身份參與前期采訪并主持報道和拍攝的工作人員。電視新聞編輯的職責有:制訂報道計劃、確立報道構思、畫面編輯、文字編輯和錄制播出。電視新聞編輯者還必須具備八大修養:政治修養、新聞修養、編輯修養、采訪修養、電視修養、知識修養、大眾傳媒修養和美學修養。
“政治修養”對電視新聞編輯來說是最重要的,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是區分電視新聞編輯與文藝、電視劇等其他類型編輯的一個顯著的標志。因為電視新聞除了大眾傳媒都有的傳播信息的功能外,更為重要的是它是黨的宣傳工具。如果政治修養欠缺,看問題片面,就不能肩負黨的宣傳工具的使命,不能準確把握時代脈搏;更有甚者,可能過于追求效果,而忽略實事求是,漏掉最重要的新聞。一些年輕從業人員往往存在這方面的不足。所以,作為一名電視新聞編輯,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是至關重要的。
“新聞修養”是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基礎。新聞是社會的窗口,現實的眼睛。“求真”是新聞的生命,也是新聞工作者對世界真、善、美進行反映的基礎和源頭。相對報紙、廣播而言,電視新聞對“時效”的要求更高。所以,對一名新聞電視編輯來說,抓社會主流、抓最新動向應當是電視新聞編輯需要長期訓練的修養之一。報道什么、如何策劃、如何報道、報道效果如何都是電視新聞編輯應當隨時考慮的問題。
“編輯修養”是電視新聞編輯的看家本領。單條新聞編輯是基礎性編輯工作,是新聞編排的“零件”,新聞編排則為單條新聞編輯提供最終的價值體現平臺,只有兩者有機融合,才能最終完成編輯工作。目前,某些電視臺存在輕視日?;A性編輯工作的傾向,導致從業人員不重視自身編輯素質的培養,看不起基礎性的編輯工作,出新聞精品也就難上加難。同時,對年輕人的成長、對事業的發展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新聞編排是若干單條新聞的有機組合,從整體上體現該媒體的報道思想,新聞編排與單條新聞的編輯是整體與局部、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采訪修養”是電視新聞編輯的又一基本功。俗話說:“事非經過不知難”,只有具備了采訪修養,才能在編輯時發現別人的問題,也才能珍惜前方記者的勞動,才能在編輯時將前后期工作有機結合,創造出精品。
“電視修養”是對電視新聞編輯的特殊要求。相對于報紙、廣播編輯而言,電視新聞編輯除熟練運用文字語言外,還必須熟練運用音像語言,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畫面的剪輯——靜接靜、動接動、起幅落幅等以及同期聲的運用。畫面剪輯應同時遵循事件發展、人物關系內在邏輯原則——解說詞聲畫對位原則,不能單純追求聲畫對位而違背內在邏輯原則。否則,就會給觀眾造成視覺上的邏輯混亂,傳達給觀眾的信息支離破碎,不連貫順暢。
“知識修養”為電視新聞編輯增添騰飛的翅膀。新聞是最廣泛反映科技、經濟、文化的等各領域的基本狀況和最新成果,所以,作為一名電視新聞編輯,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加強自己在經濟、法律、科技、文學等各方面的知識修養,以提高解決實際報道問題的能力。在編輯工作中,如果未能發現并及時改正原稿中的知識性錯誤和偽科學成分,報道出去將貽害無窮。因此,電視新聞編輯應當在工作之余,沉下來鉆研一些學問,力爭在某個領域有較扎實的知識基礎和特長,并將其運用到新聞報道的編輯中。
“大眾傳媒修養”為電視新聞編輯提供廣闊的視野。一方面,電視界應不斷地向其他傳媒學習,取長補短,以豐富和完善電視新聞編輯。好的電視新聞編輯應及時發現其他媒體上的好新聞,加以重新組合、編輯、報道,以擴大自身電視新聞節目的信息量,彌補各自節目的局限性和不足,最大限度地滿足觀眾對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具備大眾傳媒修養有助于研究受眾心理,不斷探索、取得最佳編播效果。電視新聞編輯每一條新聞都應該盡力回答群眾關心的問題,以增強節目的針對性和深度。只有這樣,觀眾才會長期關注著我們。
“美學修養”為電視新聞編輯提供多彩、生動的表現工具。一條好的電視新聞應當是文字、解說、音像、字幕等諸要素的最佳結合。一些經濟報道需要用特技,使枯燥的數字解說配以圖表、動畫等,使電視新聞表現得更加直觀、生動、一目了然,更符合觀眾的審美需要,也可以瞬間儲存到人們的大腦。電視新聞編輯與報刊、廣播以及電視專題、文藝編輯相比,有其獨特的工作方式,具有鮮明的政治性、高度的準確性和強烈的時效性,因而,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修養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