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國際交流的增多,城市形象片越來越像一座城市對外宣傳的“名片”,起著介紹自己和吸引別人的重要作用。但當如今各個省、市、地區都紛紛采用這種方法推廣自己時,如何從眾多形象片中脫穎而出,以獨特的風格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便成為制作形象片之前需要思考的內容。本文將借廣告學中的理論,結合較為成功的案例分析,提出五個創新思路,希望為城市形象片的創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城市形象片;創新原則;創意方法
中圖分類號:H0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0)10-0083-02
在“2004 中國國際形象片展”的活動介紹上有這樣一句話:“短小精悍的形象片是展示企業理念及城市精神的窗口,更是展示企業及城市的實力和創新能力的舞臺,對樹立企業及城市的良好形象、展示其內在魅力具有重要作用”[1]。
“城市形象片”作為眾多“形象片”中的一類,是專門對城市的“形象”進行推廣和宣傳的影視片種。多年來,它以多樣化的創作手段和卓有成效的推介功能,為我國的旅游開發、商業合作、國際交流、項目申辦等,貢獻了不可忽視的力量。因此,如今已成為我國影視藝術中一支年輕的、重要的、且有很大發展前途的影視片類型。
有句大家非常熟悉的廣告詞:“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我們現在所處的階段正是經歷了快速發展之后的“瓶頸階段”,若找不到突破口,便很難再有之前那樣快速的發展,這是形象片發展的關鍵階段。而沖破“瓶頸”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制作人員自身的素質,開發新鮮思路和創意理念。[2]
關于城市形象片的理論尚還空白,針對其創新問題的論述更是缺乏。但廣告學里有這樣的“五個創意”說法,不僅易記、易懂,生動、形象。而且在應用到城市形象片的創作中之后,可以清晰地詮釋出城市形象片的創新原則,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一、創“益”
“益”,在一個好的、成功的廣告中,是指在通過創意找到產品的“利益點”——即打動消費者去購買這個商品的那些“點”,也是商家能夠獲得創收的“點”——使得“買”、“賣”雙方都能夠從中謀取自己最大的利益。
形象片與廣告不同,它并不是銷售某個商品,引起直接的市場反應,而是營銷一種理念——城市的形象,由此帶來間接的、長期的、多方面的回報。因此,形象片也是有“利益點”的,只是不僅體現在經濟層面上而已。受眾的考察、打動受眾的條件便是形象片中的“利益點”。
以張藝謀拍攝的《新北京,新奧運》為例,作為北京的申奧片,本片最初根本的創作目的只是為了打動來自不同國家的評委。國際奧委會委員中至少一半以上沒有來過中國,所以我們的片子就要有信息量,在四分鐘里除了要從運動員的角度、運動會的角度講之外,還要從歷史的角度——中國的歷史、現狀,北京的歷史和現狀,包括很多文化方面的色彩以及北京人的面貌,中國人的精神狀態,生活現狀等等。給沒有來過中國的人一個強烈的印象。
除此之外,還需要突出一個情感的渲染力。讓奧委會委員們在幾分鐘之內通過它受到一種感染。在西方人的觀念里,狗是人類的好朋友,片中女孩親狗的鏡頭,就比上次申奧的片子里,老人遛鳥的鏡頭受評委們的歡迎。他們認為,將鳥關進籠子里是很不仁道的事情。
可見,創作形象片時,要弄清楚,目標受眾們的喜好與習俗,否則,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就得不償失了。
張藝謀說:“后面的高潮部分配的音樂是威風鑼鼓……又叫勝鼓。另外我自己還考慮,投票的國際奧委會委員大部分是搞體育出身,他們一定比較喜歡有激情的,非常有力量的節奏……”[3]
可見,張藝謀針對目標受眾,準確地抓住了國際奧委會委員“對中國較陌生”和“大部分是搞體育出身”這兩大特點,在申奧片的內容和音樂上做出了精心的處理。最后的結果證明,他對“創益點”的選擇是準確到位的。
二、創“異”
創“異”,很好理解,就是要求在內容或形式、或是從創作到傳播的各個環節中,至少得有一項是與眾不同的。而且這個具有獨特性的內容,所呈現出的創新意識、或獨到見解,恰恰迎合了相應受眾群體在選擇時的需求。
對“個性”的追求早已成為當今人們的時尚,這也促使“個性”成為從眾多同類影片中脫穎而出所必需具備的條件。針對城市形象片來說,怎樣才算是“個性”?如何才能成功創“異”?大致可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考慮。
(一)準確的定位
“定位”就是確定主體在受眾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當前的傳播形式和內容異常豐富,要吸引受眾并且形成獨特的記憶,首先要確定一個目標并進行準確的定位。這是與其他城市形成差異化,并戰勝它們的關鍵環節。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定位在“精彩”和“歡樂”主題的深圳市。此城市形象片打出“精彩深圳,歡樂之都”的口號,由一位魔術師引領觀眾去體驗在深圳游玩、購物、美食與時尚等內容,并使用絢麗的畫面、繽紛的特效、有趣的情節對這個口號進行演繹。所有的元素都是緊緊圍繞“精彩”和“歡樂”這兩個主題展開的,最終表達出“深圳因精彩而帶給你歡樂”的主旨。
(二)豐富的手法
獨特的制作手法同樣可以帶來與眾不同的“創異”效果。這主要可以從創作手法和傳播手法兩方面去操作,其中創作手法又可以分為“創意構思”和“制作手段”兩個層面。
國外的優秀作品之所以能夠比我們本國的作品顯得更出色、更易打動人,主要還是他們善于選擇適合于主題表達的、且別人沒有使用過的手法來進行運作。譬如在風格上借勢、類比、虛擬、重復、夸張、幽默、寓意等諸多因素的使用;在創意上有時會用絢爛的效果,有時則選用一種生活化甚至市儈的故事情節去打動人心。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創“議”
一個好的創意往往能夠帶給觀眾一種“生活場景”,引發觀眾對它的討論,從而形成“生活提案”——無論是爭議還是議論,既然在看后會談及到它,就說明觀眾至少已經記住了它,并讓它表達的意思與自己的想法產生了碰撞和互動。[4]
這一點尚未找到極具代表性的城市形象片,因此暫以“腦白金”動畫版的廣告為例。此廣告可謂是家喻戶曉,它打出的“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口號一度成為人盡皆知的廣告詞。有人嫌它低俗,有人則覺得人物形象很可愛、想法很有趣。爭議產生了,它的知名度也擴大了。無論之前對這個廣告有多反感,真到送禮時它還真的會比其他不知名的保健品更能吸引眼球。據相關資料顯示,腦白金在銷售高峰時期,月銷售額可以達到兩個億,這在近幾年的保健品銷售市場都可算是個奇跡!除此之外,這個“極高知名度、極低美譽度”的廣告作品還引來了模仿者。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說是得到了廣告主的認同。
可見,創“議”是提高知名度、擴大受眾群、促使輕度消費者成為重度消費者的有效途徑,即使是像“腦白金”一樣引起不太正面的爭議。當然,無論是什么作品,還是應該盡可能帶來正面的、贊賞為主的議論。
四、創“藝”
1955年,美國廣告大師D#8226;奧格威在美國廣告代理協會上的一次講話中指出:“速賣、強賣的廣告形式已成為過去,廣告應該是為了構建品牌形象而進行的長期投資。”可見,原先直白訴求的廣告片都已經改變思路,開始探尋內涵、情感、意境等藝術層面的婉轉表達了,城市形象片要繼續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必然也要更多地吸取影視藝術中具有優美、含蓄、意蘊的內容,以“情”制勝、以“藝”制勝。
反之,忽略了這一點就會使形象片顯得粗制濫造、甚至不倫不類、雜亂無章,以至于喪失欣賞的價值,更不必說帶來什么經濟效益和市場匯報了。這在我國很多的小城市、低成本的形象片中還是很常見的。
舉一個成功的例子——《美在廣西》。本片邀請了國內一流水平的編導進行創作,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歷時一年多時間精心攝制而成。片中展現了桂林山水、濱海風光、少數民族風情等廣西風格多樣、種類齊全的旅游整體形象和特色。全片構思新穎、表現形式和拍攝角度富有新意,意境優美,畫面清新。《美在廣西》在音樂上采用著名的“劉三姐”民歌作為素材,而又有所突破創新,音樂旋律優美,與畫面水乳交融,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五、創“憶”
由于技術的發展和傳播方式的豐富,在眼球經濟之后,我們更需要通過多種方式深入人心的形象,從而完成從多種感官進入受眾心理,并刻下烙印的信息接受和記憶過程。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兩個形象,即實際形象和傳播形象,形象廣告要在實際形象的基礎上,提煉出最獨特的賣點并將其凝聚成傳播形象,另外還需要形成一個對接,那就是將傳播形象與受眾對接,從而形成受眾印象。
這里的“憶”不僅僅是創“議”所停留的“記憶”層面,而是要以“長久回憶”、“不斷回味”等為更高追求。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每天會接觸到無數條信息,如果沒有獨特的創“憶”特點,那么這條信息就會被無情淹沒在信息的海洋里。真正優秀的形象片就是要使人們的眼前一亮,帶著欣賞的目光記住傳播信息。
其中,留有“余味”應該是讓觀眾為此形成記憶的有效方法。“言所以達意,然而意絕不是完全可以用言達的。因為言是固定的,有跡象的;而意是瞬息萬變,飄渺無蹤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渾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無限的……言有盡而意無窮。”[5]
城市形象片的創新并不是漫無邊際、無跡可尋的,而是可以參照相應有效的方法進行的。另外,這五個創意點之間是互相影響、互相聯系的關系。倘若作品沒有成功地創出“異”和“藝”,則難以令觀眾產生“憶”同“議”的效果,最終也難以達到創“益”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2004中國#8226;國際形象片展”活動介紹[EB\\OL].http://yule.sohu. com/20040811/n221479893.shtml
[2]馬謀超.廣告心理學基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3]張藝謀.《奧運來了》節目中的訪問[EB\\OL].央視國際網站www.cctv.com,2007-01-10
[4]肖鷹.形象與生存——審美時代的文化理論[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5]朱光潛.談美[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