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據2008年全國抽樣調查顯示,大學生心理疾患成為高校日益突出的問題,培養和提高輔導員個人的心理咨詢能力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在心理測評軟件的輔助下對西安某高校213名新生進行SCL-90(癥狀自評量表)及性格與職業類型進行測試,通過測試結果分析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建立心理健康檔案。
關鍵詞:心海測評軟件;SCL-90癥狀自評量表;性格與職業類型測試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0)10-0156-02
一、心理測評的必要性
根據2009年全國抽樣調查顯示,目前有23%的大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或心理異常表現,大學生心理疾患已經成為高校一個日益突出的問題,輔導員已經不能簡單的用政治思想教育來解決,應當培養和提高個人的心理咨詢能力,但是,作為輔導員,我們大多不具備心理學的專業背景,僅依靠一些零敲碎打的心理學知識不僅不能支持工作,弄不好還有適得其反的可能性。
要解決以上的矛盾,最重要的自然是我們在此方面堅持不懈的自我培養,但是,面對學生可能隨時爆發的心理危機和由此而來的嚴重后果,又對我們及時、準確的干預行為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學生心理問題不會等待我們成為專家后才出現。為了更加快速有效的開展工作,我自2008年9月起,利用心海軟件測評系統,為電子商務專業、信息管理專業的213名、7個自然班的專科新生進行了心理普查,起到良好的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心海軟件測評系統與網上流行的心理測試游戲不同,它是系統全面地運用心理學測試的各項指標,依據科學的規范,編制成常用量表,利用計算機技術,有機融合成一個系統,其每次運算都必須遵循心理學的固定規范和公式。簡單的說,就是被測評者在計算機上回答幾百個問題,然后由計算機根據測評對象的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當即得出有關測評對象的心理健康、氣質類型、人格特征、性格與職業類型、推理能力等有關方面的結論,告訴我他大體是什么樣的人,內心深處有什么弱點或可能產生什么問題,行為上有那些傾向,更適合從事哪些方面的工作。
心理測評完成后,當即便可顯示測試結果,例如通過癥狀自評量表很快可以區分心理異常同學,略去漫長曲折的談話了解,直接走入內心世界,接觸到其心理最脆弱的部分,提高有效率,對癥下藥,防患于未然;通過性格與職業類型測試、興趣與職業定向自我測試等多種量表測試,讓我迅速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和職業傾向,同時幫助學生增加對自身了解,揚長避短。下面是系統測評的兩個案例
案例1:使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學生進行精神障礙和心理疾病檢查,這也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精神障礙和心理疾病門診檢查量表。下面是電子商務專業一名女生2008年11月10日做的測試SCL-90。
通過測試反映出來該生心理癥狀總分為238分,超出正常劃界標準168.72分較多。系統的提示語言顯示:在人際交往方面明顯缺乏自信,感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感覺不自在,心神不安;自己常因此而懊惱,在交往中易產生消極期待。可能經常會有一些無意義的想法、沖動和行為發生,雖然自己明知沒有必要,卻依然難以自控。測試期間情緒低落,對學習、生活的興趣喪失,無精打采,悲觀,對身邊的人或事都存有一定的戒備心理,有些不愿意相信別人;周圍環境充滿了恐懼,即使并無危險也極力回避出門旅行、空曠場地、公共場所等,可能對社交場合也有所顧忌。通過實際了解與觀察,發現她的確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人際交往有困難。
針對上述測評結果,我當即制定了計劃,對學生展開了輔導工作。多次輔導和談話,給出學習生活交往的建議,引導她放松心情,鼓勵參加學院開展的活動,多次提供與同學交流的機會,并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幫助她樹立自信心,讓她感覺到溫暖,減少孤獨感。經過干預,學習和生活狀態有明顯改變,有勇氣參加班級演講,與宿舍同學關系融洽。一年后再次測試,效果非常明顯。她的心理癥狀總分已經降為正常水平,顯示被試是一個健康、開朗、活潑的人;被試人際關系良好,睡眠質量很高;心理狀態是健康的、精神狀態是積極的。經過心理輔導之后,測試結果顯示總分:95分(168.72),總均分:1.06分(1.87)陽性項目數:5項(43.33),陰性項目數:85項陽性項目均分:2.00分(3.19)。
案例2:利用性格與職業類型測試量表幫助學生發現和確定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能力專長。
下面是兩個不同類型性格的學生測試結果。(表格2)
學生A的測評結果為:社會型(S)和企業型(E),性格特點是為人友好、熱情、善辯、自信、好交際、有支配愿望,具備領導才能。提供職業建議是:喜歡要求與人打交道的工作結合測評情況,如: 教育工作者,社會工作者。測試系統提供了科學準確的培養方向,我將其作為重點培養的學生干部,目前已在班級中擔任團支書,并成長為我院學生會骨干力量。
學生B的測評結果為:實際型(R),偏好于具體任務,不善言辭,較為謙虛,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歡獨立做事。性格特點是踏實穩重、誠實可靠。系統提供職業建議是:喜歡使用工具、機器的職業,發展方向為技術性和技能性職業。
二、使用心理測試系統的優越性
我認為用心理測試軟件輔助學生心理輔導工作,有如下幾個優越性:1.效率性:可以略去漫長曲折的談話了解,直接走入學生內心世界,而且測量結果可以即時反饋,提高工作效率;2.準確性和科學性:以上測試軟件凝聚了心理學研究的各項成果,在全國大、中、小學已經得到了普及和推廣,效果很好;3.實用性:軟件測評不僅能夠提供學生心理預警機制,更能夠為學生就業指導提供科學的依據。
心理測試軟件的運用最大程度地彌補了我們心理學知識背景上的缺陷,使我們的學生心理輔導工作有了科學的指導和根據,能夠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以往此類工作費力而粗放的局面。當然,軟件測評終歸是一種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的輔助手段,不能過分依賴,因為系統只能在既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這些情況作相對靜態的反映,而人的心理畢竟是千差萬別且不斷發展的。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仍然是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心理學修養,如此方能登堂入室,在學生心理輔導工作上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姚小燕,文娟.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5).
[2]王希華,趙廣平.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趨勢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