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研究生數量日益增加,隨之也出現了一些研究生管理上的問題。因此,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管理中的作用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而在這一過程中輔導員和互聯網對研究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對研究生思想現狀,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管理中的作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思想政治;研究生管理;主導作用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0)10-0160-02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也是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體現。研究生不僅需要掌握某種專門知識和技能,而且應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對社會的責任,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另外,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規定著其服務于社會主義的政治功能,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實現這種政治功能的重要載體,決定著教育的目標。
一、目前研究生的思想現狀
(一)研究生思想狀況較復雜
研究生是一個具有特殊內涵的集體,他們相對在校學習的其他學生而言,年齡普遍偏高,自我意識強、思想較為成熟。隨著高校的擴招,研究生的培養方式呈多樣化趨勢,在年齡、閱歷、知識背景等方面也呈現巨大差異。消費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及學習、生活上日益呈個性化趨勢,導致研究生情況趨向復雜化,加大了管理難度,加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起步晚、投入少、經驗有待完善。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日漸擴大,研究生的生源成分也越來越復雜,讀研的目的多種多樣,加上學校研究生教育各方面條件有限,一些研究生的功利思想比較嚴重,學術研究心理浮躁,求職期望值居高不下,研究生違紀違規現象有所上升。
(二)研究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輕視
研究生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他們中的很多人重視專業學習,輕視政治學習;重視專業技能培養,忽視自身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重視自我實現,忽視社會需求。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都抱著畢業后找個好工作的初衷前來求學,難免會出現浮躁、功利性強的現象,因此,如何使研究生成為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面對的問題。
(三)高校擴招增加了研究生的就業壓力
研究生擴招在緩解本科生就業壓力的同時,卻加重了研究生就業競爭。這使得研究生群體性的心理負擔加劇,思想不安。因此,面對研究生由就業壓力而產生的種種思想、心理問題,迫切需要高校適應這種新情況,大力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前我國的人口基數很大,勞動力富余,加上機械自動化迅速發展,社會生產率的提高,就業崗位有限,同時在擴招研究生政策下,研究生的數量年年猛增,尤其自金融風暴波及世界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受到很大影響,許多單位進一步裁員,致使多數研究生感到就業壓力很大,有“就業猛如虎”之說。[1]
(四)研究生心理素質較差
近年來,由于社會快速發展,競爭激烈,研究生在經濟上、就業上和個人問題上壓力很大,使得研究生的心理處于浮躁狀態,不能靜下心來做學問,46%的研究生自卑心理較強,76%的研究生不愿意與別人交流深層次的心理問題,有26%的研究生愿意把自己心理封閉,不與他人進行心理勾通。可見,目前有心理障礙的研究生增多,研究生的心理素質普遍較差。
(五)集體觀念淡薄,缺乏團結協作精神
一般來說,研究生大約有一年的時間在一起上課學習,其余時間大都花在實驗室、跟老師一起做課題等上,加上學校的集體活動較少,研究生往往處于相對分散,以個人為主的狀態。有84%的研究生認為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很少,有46%的研究生很少參加學校集體活動,有91%的研究生認為大部分時間都是個人生活,與他人很少交流。這表明很多研究生個人主義思想嚴重,缺少集體協作意識,在學習、科研上單打獨斗,自我封閉。
二、輔導員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一)研究生管理,以制為管、以情為理
在研究生培養工作中研究生輔導員的作用不可替代。輔導員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責任人之一,輔導員要與研究生保持密切聯系,能及時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動態。引導研究生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對研究生學術道德的教育;引導學生以德治學,嚴守學術道德規范;當學生生活與科研遇到壓力時,輔導員可以用自己在學識和生活上的經驗和閱歷來幫助學生,及時給予學生最為直接的理解、支持和鼓勵。關注學生切身利益,實施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要采取以情育情、以情動人、以情促知、以情導行的教育方式,主動觸及學生的情感領域,了解他們的精神需要。廣泛深入了解研究生的生活與學習、科研情況,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給予他們一種親人般的關懷;關注他們的心理發展狀況,積極進行情感教育,經常與他們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世界觀與人生觀,注重相互間情感的培養,真正成為研究生的朋友。
(二)加強就業指導,引入創業教育
輔導員應針對目前就業市場的現狀,及時掌握動態信息,根據市場需求來引導研究生的主攻方向。另外,除了傳統的招聘會外,輔導員要積極向研究生推介網絡求職等多元化就業渠道,并通過組織就業講座、信息發布等逐步使他們建立符合社會實際的就業觀念。對于碩士研究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既需要設置專門的創業教育方面的課程,給研究生以系統的創業方面的知識,也要提供實踐創業的機會,注重創業教育有關內容的體驗,通過這種體驗來獲得創業的感性認識和經驗,為以后創業打下基礎。同時要注重創業環境的創設,建立各種創業組織,和社會上的創業相對接。[2]
(三)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
班級文化不能等同于課外活動,應是學院整體文化,它是借助學院載體來反映和傳播的各種文化現象,既包括課外文化、體育、娛樂活動的文化氛圍和精神,也包括學院的教學與管理制度,以及全體師生共識、遵循的價值觀與行為準則等,是學院師生員工的精神面貌、思想品德、治學態度、文化素質和工作作風的綜合表現。班級文化可以彌補第一課堂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有利于控制非主流文化現象等等。努力完善班級文化建設,切實辦好研究生學術講座和學術交流活動,從而形成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使班級成為實施思想政治教育、促進研究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場所。
三、網絡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
互聯網時代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平臺。努力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的方式方法,構筑一個內容和形式有機結合的網絡平臺,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時效性、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一)尋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的立足點。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首要的是要用正確、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領網絡陣地,提高研究生“接受正確的、有益的信息,拋棄錯誤的、有害的信息”的能力。[3]要在網絡上主動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網上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網站,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指導地位。
第一,在網上開設宣傳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和工作方針的網站,對研究生進行正面的灌輸和教育。主動的正面灌輸和教育是我們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優勢,在新形勢下,仍然要依靠它來占領互聯網這個陣地。
第二,創建一些貼近校園、貼近研究生的融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網站,在網上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平臺,充分發揮“滲透式”隱形教育的功能。
第三,運用校園新聞資源,整合校報、廣播、電視臺等媒體,搭建校園網絡新聞立體平臺,作好典型宣傳、熱點透視和輿論引導工作。
第四,通過電子郵件、BBS等方式,充分發揮其交互作用,做好校園輿情的了解、應對和監控。要利用網絡這一高科技的信息載體,建立和開設豐富多采的欄目。利用網絡開展網上科技文化活動,可以激發研究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滿足他們求新、求異、求特的心理需求,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造性。學生能在虛擬空間里感受拼搏、競爭的“真實”氛圍,培養勇于創新的精神。
(二)尋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的溝通點。網絡信息技術不僅改變了獲取信息的方式,改變了傳遞和發布信息的方式,而且它最終改變的是一種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信息傳授系統和信息接受系統。
第一,要以互動交流為研究生提供更加寬松自由的學習和交流環境。網絡的開放性及網絡信息的龐雜,使研究生隨時都有可能遇到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侵蝕,而高校活躍的BBS、網上辯論和論壇有助于他們提高理論水平,增強免疫力。
第二,應堅持疏堵結合,做好網上輿情的監控和分析,實現“上情下傳,下情上達”的溝通作用和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要利用網絡的交互功能,建立網上輿情的主動回應機制,對學校BBS、論壇等實施專人管理,及時將網上輿情進行收集、整理提交有關部門。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動走進網絡,走向對話,走向與研究生的互動交流,走出向研究生學習的步伐。研究生輔導員要經常在網絡上與學生平等進行交流、對話,切實關心他們,循循善誘,通過網絡了解問題,解決學生學習、思想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讓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腦入心。
第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提高信息素養。從總體上來講,輔導員的技術落后于學生。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迎頭趕上,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確立新觀念。要努力具備運用互聯網有效、快速地獲取信息;能夠準確地評價信息;能夠主動參與信息的創建;能夠利用信息豐富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等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真抓實干。思想政治工作進網絡是一個新事物,是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戰,思想政治工作進網絡是一個不斷推進、不斷提高的過程,要實現兩者之間的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參考文獻:
[1]俞建群.新時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其對策 [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5 (1).
[2]劉麗娜.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創業教育勢在必行——關于在高校內部開展創業教育的話題.職業技術,2005(1).
[3]王秀彥,吳斌,趙曙東.新形勢下有效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