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報作為一張具備特定發行對象的新聞介質,其特殊的讀者群決定了欄目設計的特殊性,在對過去數十年企業報的模式進行分析后,本文建議從欄目設計入手對企業報進行改革,提出正反結合、深淺調劑、長短搭配、軟硬勾兌、廣窄辯證、上下銜接、雅俗共賞的欄目設計策劃理念。為企業報欄目設計與策劃提供了幾種全新思路。
關鍵詞:企業報;欄目設計;策劃;創新
中圖分類號:G21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0)10-0148-02
一、引 言
作為一個特殊的載體,企業報在中國現代當代報業的發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已是不爭的事實,作為反映不同行業內企業日常工作與整體風貌的一張新聞紙,企業報既要遵循普通報紙的一般規律,又要體現其企業特色。
特別是在當前資訊高度發達,媒體花樣翻新,讀者眼界大開的訊息爆炸時代,企業報如何吸引讀者特別是企業內讀者的眼球,由過去單純的領導意志的宣揚者、文件材料的轉載者、成就經驗的歌頌者、生產經營的搖旗吶喊者轉變為真正意義上的新聞紙、成為職工的良師益友、成為領導的參謀助手、成為企業發展的見證者、成為下情上達的傳聲筒、成為聯系領導與職工的橋梁與紐帶。這一切,一直為廣大從業者所關注與探索,在此文章有意從企業報欄目設計與策劃的創新這一角度來做一探討。
毋庸諱言,當代中國的企業報脫胎于大報,甚至早期都是大報特別是《人民日報》、各級黨報的模仿者,即便現在許多國企的報紙都是企業黨委的機關報。學習、模仿甚至照搬一般大報的形式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隨著形勢的發展,特別是職工眼界開擴和社會開放,各地黨報的生存都風雨飄搖、險象環生,更不用說邯鄲學步的企業報了。因此,面對危機,各行業各單位企業報的突圍與創新就成為可能,而且更為必要。綜合許多企業報的欄目設計與策劃,筆者感到這些年企業報的創新體現在以下幾點。
二、正與反的結合
突破過去正面報道一統版面或者占據版面絕對地位的格局,讓適當比例的反面揭示性報道重出江湖,這是企業報的一大突破,盡管這一突破力度還不大,但這一方向已找到并成為可能。
事實上,真正的新聞報道特別是西方的新聞報道是報憂大于報喜的,我們現在報紙的許多成就性報道在西方報紙上是很少被高看的。當然我們不能完全照搬或機械模仿他們,但一味沉浸于歌功頌德則會讓我們的報紙索然無味,大報如此,企業報亦然。正面與反面報道的拿捏與把握應是企業報主持者的功夫所現。
三、深與淺的調劑
深度報道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報紙重點打造,但相對于企業報而言,重點報道往往流于文件與材料的堆砌,許多企業報除偶爾有一兩篇通訊或報告文學能反映企業某一階段某一方面的重大事件及其進展外,許多時候的所謂深度報道就是領導講話或重要文件的照本宣科,這可能領導高興,但讀者卻興味索然。
許多東西可能只有三個人看一下,領導自己、報社編輯與印刷廠校對看,其影響力可想而知。與此相反,一些淺顯的、輕松的、甚至幽默的小報道、小故事甚至小笑話卻讓讀者興味盎然。這種反差值得我們深思,如何將材料用活、把領導講話說清、讓深奧道理淺濕、令沉悶話題生動是考驗編采人員的一把尺子。
四、長與短的搭配
大塊頭長篇幅在傳統意義上往往是重要的代名詞,因此做大做長曾經是編采人員努力的方向,但現在這一趨勢已有所改變,體現在變長文為短文,配大標題,輔之以大畫面,而過去最為看重的文章卻越來越短,讓視覺沖擊力代替閱讀強迫性。
有一家企業報在處理領導活動報道時推出的“高管動態”欄目有新意,既不想讓領導日常活動充斥一版,又不能讓領導失落,還滿足領導露臉與職工關注領導行蹤的好奇心。該報劈出一欄目“高管動態”,用簡訊甚至一句話新聞的集錦式報道公司高管人員的行蹤,效果較好。
五、硬與軟的勾兌
這一點體現在言論上比較多,字正腔圓、言之鑿鑿、理直氣壯、正言厲色曾是報紙言論的特色,而其欄目名字不是論壇就是視點。
硬,是其最大特點,但正因為硬,也就難以讓讀者親近,這是講政治的需要,但道理大了往往失之空洞。而這些言論的作者往往是領導與專門的筆桿子。
但有一家企業報,有一個欄目卻是“想說就說”,所言全是職工關注問題,所講則是大實話,作者都是一線員工,可能立論小,說理周密性差,但言之有物,關注度高反響亦好。一張報紙,有硬有軟,不失為一種勾兌。
六、廣與窄的辯證
如同許多地方大報要轉載許多新華社或上級媒體的國內外大事報道一樣,許多企業報也有這方面的專版或欄目,目的自然是提高自己報紙的所謂檔次與關注力。但現在的資訊流通渠道多樣化,讓接收信息越來越簡單方便,特別是處于相對較高層次的企業員工,接收到的社會信息已可用目不暇接來形容了,一張企業報所能提供的一些有限時事大事信息已不能為人所樂見樂道。但這不是說企業報只能劃地為牢堅守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埋頭不問世事,相反,根據企業特色做企業關聯信息的收集者與發布者應成為企業報拓展廣度的方向。一家能源企業的企業報,設有“能源資訊”欄目,廣泛收集媒體上有關自己企業所在行業的各種信息,以資訊匯編形式進行登載,由于其行業特色鮮明,深得領導與職工喜愛,此乃一有效創新。
七、上與下的銜接
過去有一種說法,報紙是領導辦給群眾看的,因此,報人都應是政治家。這說明報紙的唯上是一種本能,結果從領導角度來引導、教育、甚至教訓讀者就成了理所當然之事,當然讀者越來越少也就成了必然,畢竟,愿意“被教育”的人還是少數。
現在,辦報要做到領導滿意,讀者特別是企業報的讀者—職工愛看,就要解決一下上下銜接的問題,欄目設置既要有領導的行蹤與聲音,這是肯定的,因為領導的活動體現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狀態,但同樣要有職工的形象,因為最廣大的讀者是職工,職工也是企業生產經營的主力軍。在這方面,許多企業報目前都有突破。“凡人你我他”讓普通職工的故事呈現眼前;“回音壁”讓職工心聲有表達,“想說就說”讓職工情緒有發泄;如此種種,讓上下溝通,令版面花樣翻新。
八、雅與俗的共賞
報紙本為傳遞市井新聞之物,后來發生異化,成為純宣傳工具,結果就日漸陽春白雪化,所言之事越來越關乎國政,所用之文越來越冠冕堂皇,所呈面孔越來越古板生硬,就是想有所突破,發一點生猛海鮮一樣的市井之事,也要專門在所謂的社會新聞中登載,這還是新聞類的。
至于副刊,許多報紙已成為文人墨客的領地,抒情言志的所在,至于普通勞動者的所愛則只能另覓他處,這也是許多周末類報紙發行量與占有率高于機關報的主要原因。對于企業報,則應做到雅俗共賞方為成功,但不可能如地方大報一樣既出機關報又辦周末晚報,即使辦也不可能與其爭鋒,這也是許多企業報的周末版日漸式微的主要原因。
有鑒于此,企業報的欄目設計要做到保持正,適當雅,提倡俗。展開來講,就是一版二版要正,體現出機關報的義正詞嚴與生產經營的嚴肅嚴謹;服務版塊與欄目要平和俗氣一些,讓讀者易于接受,因為你關注的也多為家常里短柴米油鹽養生健體吃喝玩樂這樣的俗事;而文藝副刊之類的欄目,因為要抒情言志談花論月,說的是風花雪月,道的是濃情蜜意,自然要附庸風雅一些。
其實,無論是版面安排還是欄目設計,對于一張新聞紙,一份企業報來說,其固守的風格與尋求的突破與創新都是在滿足一個目的——讀者的理解與認可。可能相對于社會其他報紙,企業報面臨的生存壓力(很多企業報沒有征訂指標,都是企業全額出資,這也是許多企業報固步自封、抱殘守缺、不思進取、不求突破的主要原因)較小,但這不等于說辦報者就可以一味迎合出資人(也就是企業領導)的要求,而不顧讀者(廣大職工)的喜好。相反,能用多樣的形式、獨有的風格、靈活的手段來吸引讀者,這才有可能最終獲得領導的認可。因為一張企業報不能被企業員工所喜愛,那也是違背企業領導辦報的初衷,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從這個高度來理解企業報欄目設計與策劃的創新,可能更能引起我們報人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