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村里的很多事情都是少數人說了算,我們想知道的知道不了,想參與的參與不了,心里怨氣很多。因此,村里需要我們做的事情,我們也不支持,總認為村干部做事就為了得好處。大屯村有一片林場,是村集體土地,原來主要種植果樹。2003年,村兩委在沒有經過大部分村民同意情況下,以每畝140元的價格承包出去了。村民為了這事,多次到鎮、區上訪。現在,村干部答應召開議事會討論決定。
以前是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比如,低保戶問題,誰是低保戶基本上是少數村干部決定,有些干部親戚即使條件不符合,也能吃上低保,真正困難戶怨聲載道。現在,吃低保交由議事會集體討論,嚴格按條件排隊,監事會和村民監督。2008年底,全村共上報19戶低保,最終有12戶通過,大家都心服口服。現在是公道不公道,大家都知道。
試點后,干部權小了,但對老百姓的態度好了,責任心強了。我們村是窮村,生活來源主要依靠兩季農作物。為了掙錢,青壯年都出去打工了,很多人家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孩子,土地撂荒現象嚴重。村干部提出了“組建土地銀行”的想法,把土地承包出去。這件事提交議事會討論,我們都參與旁聽。開始,村委會提出每畝承包費700元,但經議事會一議,最終敲定730元,我們都很高興,不僅每畝多掙30元,更主要的是辦事公開,干部沒法作弊了。
(本組稿件由“三會村治”新模式工作領導小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