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周,湖北省安陸市一個普通農民,如何能在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時,解決數千鴨農的銷路問題?
吃黑鴨的有心人
2007年初,年近42歲的趙興周再次進城打工,受邀到表弟家里做客。飯桌上,他發現一道特別的菜——臺灣黑鴨,顏色黃里透黑,異香撲鼻。他一吃竟被其獨特的味道所征服,香、甜、麻、辣,回味無窮,十分過癮。
表弟的姑母從臺灣帶回來的那只黑鴨,深深地刺激了老趙的味蕾,他總是回味那種又甜又辣、唇齒留香的感覺。滿大街尋找,竟然沒有賣的。失望的同時,他也在想,這么好吃的黑鴨子,如果開一個店,生意肯定火。于是便委托表弟把他姑母的黑鴨配方學來,可是人家如何肯把自己祖傳的秘方隨便給人?趙興周思索良久,下定決心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又借了5萬元錢,湊了近6萬元錢,從表弟的姑母手里買來了配方。
配方買到手后,趙興周在武漢開了小店,開始了他人生全新的一頁!
一波三折創業路
他在武漢市廣八路開了一個5平方米的黑鴨小店,掛上了“趙師傅黑鴨”的招牌。打工半輩子的趙興周開起店來并不順利!
剛開始,因為是新開的店,周邊很多人對他的這個黑鴨店不是很熟悉,也不知道他的黑鴨味道怎么樣,店里的客人很少,生意很清淡。怎么辦?趙興周只好大聲在店門口吆喝,請客人來免費品嘗。
好吃就是硬道理。顧客一嘗之后,對這種稀罕的黑鴨口味贊不絕口。一個月后趙師傅黑鴨店的生意就火起來了,每天都能賣出去幾百只。
但是,好景不長,過了兩個月,小店的生意開始走下坡路。趙興周了解后才知道,很多客戶都喜歡吃,但黑鴨太辣了,吃完有點上火,所以吃個一兩次就不敢再吃了。于是他對臺灣黑鴨的秘方進行了改良,加入了一些中草藥,甜辣不上火,同時也豐富了產品的口味,有原味的、有微辣的、有重辣的,產品有整鴨、鴨脖、鴨肝、鴨翅、鴨架等,還有一些鹵味小菜,店面又重新火了起來。
看到生意這么好,又有許多人想學黑鴨制作技術,趙興周就在北京注冊了公司,于2008年底開始向全國推廣。不到兩年時間,趙師傅黑鴨店遍布全國,開了近百家分店,每一家店的生意都非常紅火,每天的銷售量直線上升。
2008年,武漢市政府支持的“萬戶萬只鴨”工程,讓養鴨的農戶大大增加。但一場經濟危機下來,鴨子的銷路卻成了問題,這讓很多農戶犯了愁。趙興周的眾多黑鴨店這時幫了他們一個大忙,讓鴨農們轉憂為喜!人們戲稱趙興周“黑鴨大王”!
靠特色和堅持贏來財富
趙興周不惑之年創業,終成正果,經驗有兩點:特色和堅持。
趙興周黑鴨子的特色:一是鴨肉顏色特別,為黑色,與其他鴨肉產品能區別開來。這種黑色是用中草藥和其他調料鹵制出來的顏色。二是鴨肉味道特別,甜中帶辣,辣中帶麻,回味無窮,唇齒留香,靠絕佳的味道吸引回頭客。
趙興周感悟最深的就是堅持。他說:“做任何一件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只有克服困難,堅持下去,無論做什么都會成功!”
(央視7套“鄉約”欄目供本刊專稿)
“鄉約”欄目網站網址:Http://www.cctv.com/program/xy/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