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具有促進人文社科研究和人文社科事業繁榮發展的重要作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有不同的層次,不同層次人文社科學術期刊需要采取不同的經營方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根據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不同性質和受眾群體數量特點,采取國家投資經營和市場化程度不同的多種方式進行經營。
關鍵詞:市場經濟;學術期刊;經營
中圖分類號:G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10)07-0051-03
一、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重要作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使我國各行各業全面地得以迅猛發展。社會經濟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在整個國家的繁榮景象中,也有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所作的貢獻。雖然說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直接起到的作用是促進學者學術思想的傳播和學術水平的提高,但是,它們對人文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全國人民人文社科理論知識的普及提高,以至國家的繁榮富強,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1.促進人文社科學者學術水平的提高
人文社科學者辛勤研究的學術成果需要在公眾中公布出來以后,才能在社會公眾中得到傳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則是專門為人文社科學者的學術研究成果的面世提供平臺或載體,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既為人文社科學者的研究成果提供了面世的平臺或載體,也為其研究成果的面世提供了機會,由此使個人的學術研究成果得到社會的承認而獲得社會價值。從而使人文社科學者的學術研究成果由個人財富轉變為個人和社會共同的財富,同時,人文社科學者的學術研究成果只有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以后,才能使眾多學者以及學者與讀者們相互進行交流、批評、爭鳴和借鑒,也即經受社會的檢驗。在經受社會檢驗的進程中,有的學術成果會受到稱贊、二次文獻學術期刊會全文轉載或觀點轉摘介紹,有的學術成果會受到批評和質疑,從而促使人文社科學者在學術研究活動中堅持學術創新、修正謬誤,這樣就可以促進人文社科學者學術研究水平不斷提高。
2.促進人文社科事業的繁榮發展
人文社科學術期刊都力求選擇、編輯、發表具有創新性、前沿性的高水平學術研究成果。尤其是為那些經過長期潛心研究、專業性很強而非一般學者都可以撰寫的、填補某些學科研究領域空白的學術成果提供盡快面世的載體和機會。學術期刊這樣的辦刊宗旨,既使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成為高水平學術研究成果直接面世的載體和展示的窗口,也成為人文社科學者調整自己科研方向、科研方法和科研深度的參照物,還向全社會人文社科各個領域不斷提供新理論和新知識。因此,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具有導向性的社會功能。
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導向性,一方面是引導人文社科知識的生產。也就是引導人文社科學者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挖掘更新的研究課題、運用更新的理論和方法。撰寫出更具學術深度的研究成果。也即引導社會連綿不斷地生產出優秀人文社科成果,為人文社科各領域提供更豐富的理論內容;另一方面則是引導人文社科知識的積累和傳播。人文社科學術期刊選擇并發表具有創新性和前沿性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就是引導社會人文社科知識積累的方向以及優秀人文社科理論知識的積累過程。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引導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生產和對人文社科理論知識的積累,其目的就是促進人文社科研究和人文社科事業的繁榮發展。我國人文社科學術期刊不斷發展的結果,極大地推動了人文社科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3.促進國家人文社科理論水平和知識水平的提高
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正常運行過程,就是人文社科理論知識的生產過程最后環節和積累過程,也是人文社科學者改進、創新自己的學術研究并向社會連綿不斷地提供最新理論知識的過程;同時,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正常運行過程,更是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理論水平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的過程,也是向全社會不斷輸送最新人文社科理論知識和傳播最新人文社科理論知識的過程。這樣一來,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正常運行,一方面促進了學術理論的交流和學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則促進了我國人文社科領域基礎理論的不斷發展,為人文社科應用科學的發展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和思想指導,更有力地促進了人文社科應用科學和對策研究的發展。這樣,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就促進了最新人文社科理論知識的傳播,使人們更多地接觸到人文社科理論知識,并接受人文社科理論知識,從而促使全社會的人文社科理論水平和知識水平不斷提高。
4.促進國家軟實力的提高
國家軟實力,指的是國家通過吸引而不是用強制和利誘手段來實現所期望的目標和結果的能力。具體地說,國家的軟實力,是通過制度創新與規則的制定、文化和觀念等方面的吸引或感召作為手段,一方面增強全體國民的凝聚力和意志力。另一方面對其他國家產生各個方面的深刻影響。在信息時代,國家軟實力變得越來越重要。
二、市場經濟與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經營
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對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繁榮發展。既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和困惑。最大的挑戰和困惑就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究竟應當怎樣經營。才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
市場經濟體制有一個重要的基本特征,那就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微觀的經濟活動、宏觀的經濟運行和經濟資源的配置及轉移都要由市場來進行調節。那么,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這種基本要求。是否所有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都要自負盈虧,都要進行市場化經營呢?有人認為實行市場經濟體制后,人文社科學術期刊都要由市場調節、都要市場化經營。我認為這個問題需要用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來進行分析,市場化經營不是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唯一的經營方式。
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存在著兩種產品或兩種物品。一種是公共產品或物品。另一種是私人產品或物品。私人物品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它的供求完全由市場來進行調節,實行的是市場化經營。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這種性質就決定了公共物品應當由政府來提供。如果由市場來提供,要么有些公共品是市場完全不能提供的,要么有些公共品雖然能由市場來提供、但提供的數量低于社會最優水平。所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并不是所有的物品的供給都是市場化經營的。而要根據物品的性質選擇經營方式,因此,物品韻經營方式不是由某些人的主觀愿望決定的,而是由物品的性質決定。如果有人硬要堅持什么物品都要市場化經營,那么可以肯定他不是信奉完全的自由主義,就是信奉新自由主義。
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是具有不同層次的。我們大致將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分為三個層次:(1)專門進行基礎理論研究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這類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發表、交流高水平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其宗旨是促進我國的人文社科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而促使人文社科基礎科學不斷創新并立足于學科的前沿。這類人文社科學術期刊,不斷地為人文社科基礎科學拓展新領域、補充新內容、深化新認識。為我國的人文社科基礎科學的完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2)兼顧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這一類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既設置有人文社科基礎理論研究的欄目,也設置有應用研究的欄目。這類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發表、交流有較高水平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成果,以便為人文社科基礎理論和應用學科的完善和發展,以及為人文社科相關知識的傳播作出積極貢獻。(3)專門進行對策性研究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這類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專門發表、交流人文社科領域里各種現象、問題與特征、產生原因和解決對策或發展設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為人文社科領域里各個方面的實際問題的解決提供對策思路和具體框架設計,具有實用性和操作性,因而這一類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所發表的研究成果可以對人文社科領域里各種問題的解決直接產生作用,可以直接為人文社科領域里各種問題的解決服務。我國人文社科學術期刊中大量的期刊屬于這一類學術期刊。
雖然這三種層次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都屬于學術期刊的范疇,但是它們的基本性質是有差異的。第一種層次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應當屬于純公共物品的性質,因為基礎理論研究和基礎科學研究是純公共物品。第二種層次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既具有一定純公共物品的性質,但是質和量又都沒有達到第一種層次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公共物品那樣的程度,因此,這一類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可以算作帶有純公共品性質的準公共物品。第三種層次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可以算作準公共物品的性質。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純公共物品和自然壟斷性很高的準公共物品通常是由政府直接投資生產,而準公共品則可以通過政府一定的預算安排并引進市場和私人力量進行投資生產,或者更多地引進市場和私人力量進行投資生產。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第一種層次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應當由政府直接投資經營,因為這是國家發展人文社科各門基礎科學的需要。而第二種層次和第三種層次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則可以采取市場化程度不同的多種方式進行經營。例如,第二種層次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經營,可以在政府一定預算條件下引進部分市場和他人的力量進行共同投資經營。第三種層次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則可以直接引進更多的市場和他人的力量進行投資經營。力爭做到自負盈虧的市場化經營。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需求特點來分析其是否可以完全市場化經營。具有大眾性消費特點的期刊,才具有市場化經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本身是發表和交流人文社科領域里的學術研究成果,只是從事人文社科學術研究的人員才有對該類學術期刊的消費需求,而且該類人員還可以利用該類學術期刊的公共資源途徑獲取資料(通過各類圖書館、資料室獲取),也并非人人都會訂閱該類學術期刊,因而,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消費者是小眾群體。學術理論層次越高的學術期刊受眾群體就越小,其發行量就越少,市場化經營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但是,對于國家的人文社科事業的發展及其對人文社科方面各項社會實踐的指導作用來說。又必須發展而不可缺少。既然國家需要此類學術期刊,又不能市場化經營,那么,此類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就只能由政府直接投資經營。學術理論層次低而讀者、需求者較多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雖然仍屬小眾群體期刊但受眾畢竟多一些,因而可以嘗試引入市場和他人的力量進行投資經營。
以上分析表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并不是所有人文社科學術期刊都能夠實行自負盈虧的完全市場化經營。而是應當根據學術期刊的性質和受眾群體的特點采取市場化程度不同的多種方式進行經營。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全面健康發展,并使其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經營方式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根據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性質和層次以及受眾群體的特點,采取不同的經營方式。
1.主辦單位投資經營
專門進行基礎理論研究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和兼顧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的人文社科期刊,一般來說屬于公共物品和準公共物品應當由政府來投資經營,具體地說就是那些專門進行基礎理論研究和偏重于基礎理論研究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應當由主辦單位直接全額投資經營。這兩類人文社科學術期刊一般是由各級社會科學院和研究型綜合性大學主辦。由各主辦單位投入全額經費、組成機構,進行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編輯出版和發行工作。由主辦單位解決刊物的經費后,可以只設置精煉的期刊編輯出版機構,集中精力專門進行學術期刊的策劃、稿件編輯和發表發行,總之盡有限力量從事刊物的學術質量管理,不斷提高期刊的理論層次和學術水平,從而促進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和人文社科事業的繁榮發展。
2.理事會投資經營
有些專門進行基礎理論研究或偏重于基礎理論研究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可以設立理事會。因為,許多企事業單位及其負責人和許多個人由于各種原因或出于各種目的,關心并支持人文社科學術研究及學術期刊的發展。因此,有些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可以充分利用他們關心與支持人文社科學術研究和學術期刊發展的積極性,成立學術期刊理事會,來共同討論學術期刊的經營發展大計,并充分利用學術期刊各理事單位與眾多理事的經濟支持,共同經營這些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維持其長期運行與發展。
3.基金會投資經營
有些有較強經濟實力的單位和個人愿意提供一定的經費支持某些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經營與發展。以促進人文社科研究和人文社科事業的繁榮,因而,有些專門進行基礎理論研究和偏重于基礎理論研究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可以充分利用并聯合更多關心支持學術期刊發展的單位及個人,成立學術期刊發展基金會。將籌集的期刊發展基金存入銀行,同時動員并征集更多的捐款來擴充學術期刊發展基金總額,每年將基金的利息作為學術期刊的經營經費,維持學術期刊的正常運行。
4.合作投資經營
有些專門進行基礎理論研究和偏重于基礎理論研究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可以以主辦單位為主。聯合其他一些單位合作投資經營。這種合作投資經營,以主辦單位投資的經費為主,其他合作單位也各自投資一定量的經費,各方共同來合作經營這些人文社科學術期刊。
5.以經營收入投資經營
那些偏重于應用研究和專門進行對策性研究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讀者面稍寬一些,例如除了有關方面的研究者和作者之外,還有各級管理部門的管理者和有關行業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們,他們也會通過這類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提供的應用研究和對策性研究成果,在自己的工作和經營管理活動中實現學習、借鑒和運用這些研究成果中的對策思路和具體設想。這類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可以利用自身載體的優勢進行多種經營,例如經營廣告、投資經營其他贏利企業、開展有償咨詢活動等。通過從事多種經營獲得經營收入后,用其中的利潤作為投資,來經營這類人文社科學術期刊。
6.市場化發行經營
由于偏重于應用研究和專門進行對策性研究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具有實用性強和具有操作性的特點,因而,對人文社科領域許多現實問題的解決具有直接的參考作用和借鑒作用。因此,這一類學術期刊的讀者面較寬,已有讀者也較多。這一類學術期刊可以通過市場化運作和市場化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該類期刊,充分挖掘潛在讀者的需求,在此基礎上進行市場化發行。通過靈活多樣的市場化宣傳活動和市場化發行活動,不斷增強期刊的社會影響力,逐步擴大期刊的發行量,爭取實現自負盈虧和自主經營,做到以刊養刊,促進該類學術期刊的繁榮發展。
7.市場化收費經營
有些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在辦刊實踐中形成一整套嚴格的質量管理制度和信譽保障制度,在能始終堅持稿件質量評價標準科學、公正的前提下,可以試行期刊版面收費的經營方式。目前,我國在科學研究方面的投入逐漸增長。各類科研項目的研究成果需要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經受社會的檢驗,得到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的認可、在該載體上發表的科研成果,是對該成果學術質量的肯定,也是科研成果對人文社科事業的貢獻和促進,而這些科研項目的總經費中就有科研成果在學術期刊上發表所需要的經費的預算。所以,學術期刊發表這類研究成果時收取版面費是正當的和正常的,同時,發表科研論文收取版面費也是國外學術期刊經營的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