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本文結合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根據本地“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實施情況,重點闡述“一村一名大學生”在對推進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的優勢和作用。
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從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學習型黨組織,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基礎工程。
一、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的理論依據與實踐意義
一個有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政黨,一定是勤于學習、善于學習、與時俱進的政黨。一個學習型政黨,由千千萬萬勤于學習、善于學習、與時俱進的黨組織組成。黨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順利推進、落實生效的堅實基礎。黨在新的形勢下提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是汲取了黨的歷史經驗,著眼于黨的未來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我們黨是由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層的各級黨組織結合起來的整體,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必須把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作為基礎工程抓實抓好。
我們的黨歷來重視學習、善于學習,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就是一部創造性學習的歷史。1939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提出:“要把全黨變成一個大學校”。鄧小平同志強調:“實現四個現代化是一場深刻的偉大的革命。在這場偉大的革命中,我們是在不斷地解決新的矛盾中前進的。因此,全黨同志一定要善于學習,善于重新學習。”江澤民同志指出:“歷史給我們揭示了一條千真萬確的真理:我們黨要領導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始終堅持學習,并把學到的科學理論和先進知識用于中國實際,不斷推動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黨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須堅持把學習作為全黨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不斷加強,不斷推進,努力使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不斷有新的提高。”從革命戰爭時期的延安整風運動,到新時期的三講、“三個代表”學習實踐活動、先進性教育活動、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我們黨通過學習不斷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注入強大動力,同時也使我們黨成為一個與時俱進、緊跟時代脈搏、走在時代前列的永葆生機的一個大黨,一個值得全中國13億人民依賴的、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執政黨。
二、農村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面臨的困境
1. 基層村干部班子結構不合理。我市屬于西部落后地區,由于打工經濟的影響,相當多的村子只留下了老人和小孩,村級干部老齡化,組織不健全,班子內部不協調,班子戰斗力、凝聚力較差。少數地方對培養村級后備干部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直接影響到村級班子建設。突出反映在一些貧困村,農民大量外出打工,特別是一些文化高、能力強、有經濟頭腦的年青人紛紛外出,村干部沒有合適人選,干部隊伍青黃不接,造成了這些地方班子結構不合理,知識文化水平不高,年齡結構總體老化等情況比較突出。
2.農村基層干部整體素質不高、能力不強。思想保守,觀念陳舊,缺乏開拓精神。面對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對黨的基本路線貫徹不力,對廣大黨員教育、培訓不力,對發展經濟引導、服務不力,工作放不開手腳,邁不開步子,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不能有效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和發揮應有的服務功能。
3.基層村干部作方法落后,工作抓不住重點。部分基層干部習慣于靠行政推動來開展工作,知識老化,經驗老化,管理老化。在調查中,發現有的基層干部連產業化、高效農業、科技含量、集約經營這些現代知識的基本術語都不懂,在生產指導上,習慣當“傳聲筒”,“照葫蘆畫瓢”;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弱。有的基層干部無一技之長,自身致富能力弱,發展經濟的技術和能力還不如一般群眾,根本就談不上帶領群眾闖市場,為群眾提供服務。由于科技文化素質偏低,雖有致富愿望卻總是富不起來。
三、依托“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建設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的優勢分析及作用發揮
針對以上情況,如何才能搞好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呢?筆者認為可以結合我市2006年以來開始實施的“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有效地開展農村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這些大學生村干部的作用。那么,在當前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他們有什么優勢,又如何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呢?
大學生村干部作為黨在農村建設中的新生力量,推進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責無旁貸,要在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中有所作為,就必須發揮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積極為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服務。
一是要發揮大學生村干部視野開闊的優勢,當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宣講員。大學生村干部與普通農民群眾相比,與土生土長的農村干部相比,知識水平高,眼界寬,接受新鮮事物快是最明顯的優勢。我們要充分發揮他們這一優勢,讓他們當好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引路人,引導農村基層黨組織落實中央關于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部署,切實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中央指示精神上。
二是發揮大學生村干部追求進步的優勢,當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示范員。“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這是每一個人適應社會,提高生活質量的需求。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在自覺不自覺地學習,因為不學習就會落后于時代的發展,成為社會邊緣人。我們黨是引領中國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而大學生村干部又是黨在農村培養的先進分子,追求進步是他們成長的特點。在他們追求進步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黨的先進理論、學習方法,更要獲得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本領。通過交流傳遞到所在村級黨組織的每一名成員,激發每個人的學習興趣,增強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這種帶動一旦形成示范效應,就會對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就能當好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示范員。
三是發揮大學生村干部的理論優勢,當好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輔導員。黨的理論是一個體系,黨的理論需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不僅需要掌握黨的最新理論成果,還需要學習其他各方面的知識,加深對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的理解。因此,大學生村干部要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發揮理論優勢,為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每名成員授業傳道解惑,切實履行輔導員的職責。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中,不僅自己要帶頭學習,而且要輔導其他村干部進行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要結合農村干部的特點,用淺顯的理論和樸實的語言,深入淺出地進行輔導;要結合農村工作實際,針對具體事情進行具體輔導,避免不著邊際的空談和說教。
四是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干部的自身專業知識的優勢,爭做群眾致富帶頭人。大學生村干部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也具備極強的學習能力。因此,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大學生村干部是具有高文化、高素質的新農村建設隊伍,也是農村基層的黨務工作者,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中要發揮主力軍和排頭兵的作用。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使黨組織成為引領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帶頭學習農業科技知識,積極發揮農村黨組織在科技推廣工作中的作用,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科技引領能力,帶動農村群眾致富。努力使黨組織既有開闊思路、適應形勢變化,又能符合當地實際、領導科學發展。要進行科技實踐,并把學習到的科技知識運用到科技致富上,讓老百姓切實看到并得到好處。如桐梓縣九壩鎮選聘生令狐克夢積極推廣蔬菜新品種試種,發展短、平、快蔬菜,采用新技術、新方法。使該村蔬菜種植規模達到800多畝,僅此一項,使群眾增收100多萬元;遵義縣龍坑鎮謝家壩村選聘生、村黨總支書記助理李明川充分發揮自身計算機專業優勢,在村里舉辦了電腦應用技術培訓班,開設了“農民免費網吧”,幫助村干部和村民掌握電腦技術,在網上查找農業技術資料,有效地促進了新技術的推廣運用。
無庸置疑,大學生村干部是當前黨內最基層、最年輕的一支隊伍,擁有無限的青春和活力,在工作當中也有一股力量強大的奮力拼搏的精神。學歷相對較高,科學文化知識相對豐富是大學生村官最大的特點,因此,大學生村干部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過程中就應該充分發揮年輕自信、親和力強、理論知識較為扎實的優勢和作用,努力尋找學習契機,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大學生村干部要重視在田間地頭吸取實踐經驗并與自身文化理論知識相結合,把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理念貫穿于實際工作的始終,最終形成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學習的良性循環,從而帶動整個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
責任編輯: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