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開展,九江市作為經濟區戰略重點之一,其節能減排是十分關鍵的工作。本文分析和回顧了“十一五”期間九江市節能減排現狀和近年來采取的節能減排措施,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九江市 節能減排 生態經濟
2009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九江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主戰場,12個縣(市、區)中有9個緊靠鄱陽湖,470萬人口中有300萬在鄱陽湖區域。九江沿湖岸線長680公里,占整個鄱陽湖岸線的57%。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發展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節能減排將是十分關鍵的工作。能否按時全面完成節能減排目標,將節能減排作為發展方式轉變和優化產業結構的主攻方向,已成為檢驗科學發展觀是否真正落實的重要標準。
一,“十一五”期間九江市經濟發展與節能減排現狀
2009年九江市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831.36億元,列全省11個設區市第3,比上年增長13.8%,增長速度與景德鎮市并列第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1.66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增長速度列全省11個設區市第5。九江市已進入工業化中級階段,人均GDP處于2000美元向3000美元邁進的時期。這一時期既是一個“黃金發展期”,也是資源能源壓力不斷加大、生態環境質量容易惡化的關鍵時期。
“十一五”的前3年,九江市的減排目標完成得不理想,二氧化硫減排任務僅完成44.3%,化學需氧量僅完成40.9%。其中,2008年九江二氧化硫排放量為8.63萬噸,比上年下降5.95%;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4.28萬噸,比上年下降4.7%;萬元GDP能耗為1.068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4.32%,這三項指標下降幅度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09年九江市節能減排效果較為明顯。根據“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和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2009年九江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6.6%,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04%,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預計下降4.8%。
二、九江市節能減排措施概況
2009年以來,九江市政府以狠抓工程減排為重點,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進治污減排各項工作。2009年初,九江市委、市政府研究部署污染減排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將污染減排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地方政府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對未完成污染減排的縣(市、區)一票否決,取消一切評優資格。為從源頭上加大控制,市政府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功能區劃,污染嚴重以及沒有減排作支撐的項目一律不予審批。污染治理方面,根據產業結構現狀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加大電廠脫硫工程、非電重點企業脫硫改造、污水治理改造力度,先后完成九江電廠5、6號機組的脫硫設施建設、賽得利(江西)化纖有限公司鍋爐脫硫、馳耐得輪胎有限公司鍋爐脫硫、江西星火有機硅廠鍋爐脫硫、江西長江化工有限公司污水處理設施改造、中石化九江分公司污水治理回用工程等企業的重點治理工程。
為加強減排督察,九江市環保局實行“周督察、旬調度、月通報”制度。各重點項目都安排專人進行每日督察,填報督察日志,組織成立了五個督察組,分別由市環保局領導成員帶隊,對全市的減排項目分片督查,做到所有減排項目月巡查、重點項目日巡查。通過不間斷的現場督查,形成了高壓勢態。各督查組就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當地環保部門和減排項目單位進行交流,下達整改要求,限期整改。
為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生態環境,九江市重視節能減排宣傳。組織報刊、廣播、電視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動員,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對好的先進典型總結推廣,對浪費能源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反面典型予以揭露和曝光,不斷提高全社會對污染減排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意識,大力倡導健康、節約、環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三、對九江市節能減排的幾點建議
(一)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發展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circular conomy)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使經濟生產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的規律,組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物質反復循環的過程,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經濟那種“資源-產品-污染排放”物質單向流動的線性發展模式,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不產生廢棄物或少產生廢棄物,使資源最大化利用。要積極響應國家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戰略,加快發展低碳與生態經濟,加大對余熱發電、廢物再利用項目支持力度,逐步構建以生態農業、新型工業和生態旅游為支撐的環境友好型產業體系。
(二)科學制定年度減排計劃
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對減排目標進行規劃,特別是對目標進行科學的年度分解,是推進減排的重要依據。全市減排計劃要以工程減排為主,突出項目減排和管理減排。制訂減排年度計劃,首先,要對新增量進行科學預測,按照國家制定減排計劃的編制指南,科學預測新增量,分析完成目標和任務的可能性和緊迫性,做到胸中有數。其次,要認真分析統計數據,在科學測算的基礎上,把節能減排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逐級分解到各區、縣和重點企業。要結合近幾年的統計數據,結合總量分配指標,逐個企業核實SO2、COD的排放量,分析削減的可能性、可行性,全面掌握排放量的底數。最后,全面制定削減方案。特別是城市污水處理廠,要認真核實方案的可行性,把工程措施、結構調整措施和管理措施相互結合,確保完成減排任務。
(三)繼續加快生態工業園發展
要以國家環保局《生態工業示范園區規劃指南(試行)》和《江西省創建省級生態工業園區管理辦法(試行)》為規劃標準,從源頭上控制污染企業入園。將新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達標作為進園的硬性指標之一,對進園建設項目采取“一票否決”制,即建設項目環保和消防不通過,不能進入工業園區,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源。相關部門要積極引導和鼓勵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通過安排財政補助和貼息資金等,支持生態特色工業園區在能源綜合利用技術、回收和再循環技術、水重復利用技術、信息技術及網絡運輸技術等方面的建設。對利用廢物生產產品和從廢物中回收原料的,應按照國家鼓勵資源綜合利用的有關規定,減征或免征增值稅。
(四)繼續加強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和監控
2009年九江市已全面完成11個縣級污水處理廠建設,在前期投入方面已經取得長足的進步。在此基礎上,政府部門要積極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加強對目前已建成并投入運行的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的監控,加強對處理前、后的水質、水量、COD的削減量及污泥處置的核查,建立和完善污水處理廠的在線監測系統,對污水處理的運行情況進行評估考核,避免使污水監測系統成為形象工程。要充分利用各種環境執法手段,嚴肅認真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違法排污的企業,糾正超標排污的行為,打擊故意違法行為,提高污染減排監察系數。要突出重點,把城市污水處理廠、重點排污單位、工程減排項目作為重點監管對象,不斷完善在線監控和自動監控系統,實行人機結合,加密檢查監測頻次。對在污染減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對完成任務不力的單位予以通報和曝光。
總之,九江市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要狠抓節能減排,在推進“決戰工業2000億”建設的同時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發展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科學制定減排方案,按時全面完成節能減排目標,加快生態工業園建設,加強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和監控,確保經濟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