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社會進入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資源約束矛盾突出、環境問題加劇和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的狀況,使傳統的電力工業正面臨著資源、環境和效率的三難困境。2007年6月2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體學習中,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既積極做好開源工作,又優先做好節約工作,應該成為解決我國能源資源問題的基本思路。”隨后,國務院相繼印發《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要求大力節約能源,抓緊啟動重點節能工程,突出抓好重點耗能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節能;大力節約用水,節約原材料,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并明確提出積極創建節約型城市、節約型政府、節約型企業、節約型社區。工信部于2009年9月15日正式印發了關于促進工業企業加強管理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盡管我國工業經濟運行企穩向好的勢頭日趨顯現,但由于外部經濟環境并未明顯好轉,國內經濟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我國工業企業仍然面臨嚴重困難,其中庫存積壓嚴重、流動資金緊張、成本費用上升、盈利水平下滑等問題比較突出。意見認為,要苦練內功向管理要效益,對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工業企業應樹立現代成本管理理念,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成本管理與控制,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增強核心競爭力。
要全面貫徹中央的指示精神,認真吸取電力工業改革與發展的經驗教訓,就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建設高效節約型發電企業,以成本有效和“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資源耗用和效益產出相對最優,實現企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和諧相處,實現發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成本高低決定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和生存質量,進而影響到企業未來的發展。國家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政策、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將對企業的發展經營帶來潛在壓力。國有民營合資企業的迅猛擴張導致了資源競爭加劇。原材物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產品連續降價,減少了企業的盈利空間,降本增效已成為企業生存和持續發展之本。
降本增效的提法來源于一個簡單的公式,即利潤=效益一成本費用。成本費用越低,效益增值得越快,利潤才會越高。提高企業的利潤,一方面需要做好開源工作,對企業而言就要做好各種產品,特別是高附加值產品的產銷工作;另一方面,做好各單位的成本控制工作,減少固定費用、可變費用的支出,降本減費。這樣,企業的利潤才能最大化,職工的收益才能得到明顯提高。
當前,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擴散到實體經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逐步顯現,電力企業面臨電力需求下降、煤價高位運行、經營效益下滑等嚴峻挑戰。廣泛發動和組織職工群眾,深入開展降本增效活動,對于引導職工正確認識當前經濟形勢,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意識,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積極應對挑戰,確保實現集團公司扭虧為盈、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保持行業領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開展降本增效活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的戰略舉措;是增強企業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超越意識,提高企業應對困難和挑戰能力的有效途徑;是進一步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迫切需要。為積極應對市場低迷,電力負荷大幅下滑,內蒙古電力集團公司提出了“狠抓管理,堵塞漏洞,消除隱患”12字工作方針。
對于如何降低消耗,實現高效益,搞好決策、降低工程造價、調整電源結構、電網經濟調度、依靠科技減少煤電對環境的危害、加強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等,都是電力企業長期實行并行之有效的措施。2009年以來,內蒙古杭錦后旗電力公司積極參與,深挖內部潛力,推行精細化管理,攻關挖潛增效,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增收節支、降本增效”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一、目標明確。組織保障,全員參與,是實現增收節支、降本增效的堅實基礎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業的重要目標。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重點在工業、難點在企業。由于管理水平相對落后、經濟效益下滑,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受到嚴重影響。眼睛向內、苦練內功,狠抓成本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對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應充分利用好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各項財稅金融政策措施,將加強管理、降本增效放在生產經營戰略的突出位置,樹立現代成本管理理念,抓好成本核算與分析等基礎性工作,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成本管理與控制,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增強核心競爭力。
為確保此項工作深入人心、落到實處,公司首先制訂并下發了公司“增收節支、降本增效”實施方案,明確了10項工作重點和37項實施措施,全面保證預算目標和增收節支目標。成立了以公司黨政一把手掛帥,副經理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全部參與的領導小組,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以完善的管理體系確保監督、考核到位,保證工作實效。通過專項動員大會,贏得廣大員工的理解,并最終形成相互支持、相互監督、達成共識、全員參與的良好局面,形成了向管理要效益的良好氛圍,為順利開展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更新觀念,實施有效成本控制,是實現“增收節支、降本增效”的根本保證
堅持把控制成本增長、挖掘創效潛力作為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同時,注重“人”這一關鍵因素作用的發揮。在此項工作中,從初始階段就注重對全員成本意識的樹立和節約觀念的形成,以強化預算管理為手段,以逆向思維方式使全員對成本控制有了全新認識。那么,如何壓縮成本、通過什么方式實施有效成本管理呢?實踐證明,依靠預算管理控制、科學管理調節、全員共同參與是實現成本壓縮的有效途徑。
第一,科學編制預算指標,嚴格考核執行情況,以強化預算管理剛性執行力度為統領,將費用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有力指導下,公司更注重預算指標編制的科學性和嚴肅性,經過充分調研和反復測算,編制并下達了涵蓋“增收節支、降本增效”指標的財務預算指標。以節能、節材、節支為突破口,細化預算指標,每月財務部把可控費用按預算指標的50%進行壓縮后,再按部門進行分解,日常工作中及時監督控制費用的列支情況,做到列支每項費用均要回頭看預算,將費用控制在預算的范圍之內。同時,出臺相應的考核制度,加大考核力度,按月考核,月月通報,獎“節”罰“超”,努力實現成本控制由事后核算向事前控制的轉變,由宏觀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
第二,嚴格可控費用支出,壓縮經營成本。對辦公費、水電費、車輛燃油修理費等可控費用嚴格指標預算,同時,將降本的目標瞄準了看似微不足道的會議費、辦公費、招待費、水電費、電話費等“細水長流”的費用。這些工作更注重強調全員的參與,不僅為企業節約開支,更培養了職工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和環保意識。
第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作用,提高企業投資效益,充分發揮其內審、監督作用,通過對物資采購、工程概預算的審計,對廢舊物品折舊出售程序監督等,進一步強化企業內部監督,規范管理,以更合理的采購價和合理計定工程造價提高企業投資效益。同時,對公司有現金收益的合同履行情況進行監督,提高企業合同執行力,保證顆粒歸倉。
第四,用足用好增值稅轉型政策,合理避稅。購置固定資產等大型資本性支出嚴格要求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以降低增值稅稅賦。
第五,加強物資管理,規范物資采購。制定物資采購管理辦法,嚴格控制上報計劃時無預見性和隨意性,提高計劃準確率。重點加強自采物資管理,采取議標、招標等采購方式。在物資使用管理上,實行物資消耗跟蹤制度,建立部門、所站物資領用、消耗跟蹤記錄臺帳,防止物資流失。
三、群策群力挖掘創效潛力,是實現增收節支、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徑
面對低迷的電力市場和困難重重的經營壓力,應扎實穩妥地開展增供擴銷,降損增收工作,在“增”字上大做文章。
第一,持續開展營業計量大普查活動,有效堵塞營業漏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營業漏洞是一張無形的大網,隨時吞噬著供電企業的營業收入。企業可抓住這一癥結,持續全面開展營業普查,將普查重點確定為:抄表實抄情況、線損異常臺區、計量裝置接線、表計管理、電價執行、用戶違章用電、淘汰表使用、業擴報裝等。其中在線損異常臺區分析這項工作中取得不小的收獲,每個月線損報表出來后,各普查組都針對所屬范圍異常臺區進行分析并進行處理。營業普查工作的持續開展進一步規范了供用電秩序,堵塞了營業漏洞,為公司的“降本增效,增收節支”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二,緊緊圍繞“增收節支、降損增效”目標,結合實際情況,落實節能降損管理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節能降損管理體制與制度。本著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監督完善的工作方針,成立農網降損節能領導小組及日常工作小組,公司營銷部牽頭,供電所具體落實。修訂下發電網電能損耗的管理規定和分線、分臺區線損管理及考核辦法,將指標分解到各部門、供電所,月考核,月兌現,供電所再按照指標進行二次分解,分解到每一個臺區和每一個人進行考核,使責任人有了降低線損的動力和壓力,充分調動了全員參與線損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其次是通過農村電網改造、加強無功設備治理、加強低壓運行維護管理等工作,保證電網經濟運行。與此同時,加強用電營銷管理,降低管理線損,堵塞經營漏洞。一是定期開展電網負荷實測及線損理論計算工作;二是開展分線、分臺區管理,降低管理線損,對35kV及以下實行分線、分壓、分臺區管理,考核到人,從根本上摒棄線損的粗放管理;三是嚴格執行抄表制度、加強抄表和核算管理及售電量異常分析,合理控制月末電量比重,嚴格控制內部用電;四是建立健全線損分析例會制度,各供電所每月至少召開1次線損分析會,重點對線損高、波動大的線路、臺區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認真查找管理和技術上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研究確定整改措施,并分解到相關責任部門、責任人進行落實,不斷消除線損管理的薄弱環節,使分析會收到實效,實現營銷管理有指標、有分析、有措施、有落實的閉~環管理;五是加強計量管理,減少電量流失。對大電力客戶全部更換為多功能電子表,實現全部數據自動采集,對小電力客戶逐步推廣應用3只電子表,做好計量2次壓降檢查工作,減少客戶計量前端的技術性電量流失,互感器全部使用s級電流互感器。更換淘汰表計;六是不斷擴大集抄運行范圍,截止到目前共有40個居民小區、43個低壓臺區和60個專變共8120戶用戶安裝了電子式集抄電能表和采集器,實時在線監測負荷情況,避免了估抄、漏抄和錯抄現象,提高了抄表質量,降低了線損。七是搞好線損同期統計及分析堵塞管理漏洞。
總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目標。由于管理水平相對落后、經濟效益下滑,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受到嚴重影響。眼睛向內、苦練內功,狠抓成本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對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應充分利用好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各項財稅金融政策措施,將加強管理、降本增效放在生產經營戰略的突出位置,樹立現代成本管理理念,抓好成本核算與分析等基礎性工作,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成本管理與控制,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增強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