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函數知識;數列;求解;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6〔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11(B)—0051—01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果能把各個知識板塊相互交叉、滲透,往往會讓人耳目一新,在開拓思維的同時不但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會提高解題的速度.函數與數列就是其中一例,教材中從兩個角度對數列給出了定義,一是描述性定義:數列是按照一定順序排列著的一列數;二是函數性定義:數列是一類定義在整數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上的一種特殊函數.由此可見,任何數列問題都具有函數的性質以及函數的一些固有特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函數的概念、圖象、性質去揭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更有效、更快捷地解決數列問題.
1.一次函數的性質在數列中的應用
在“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引導學生用常規的方法(通項公式法)求一些與數列有關的量.此外,由于等差數列{an}的通項公式為n=a1+(n-1)d(n∈R),an可以看作n的一次函數,它的圖象是一次函數圖象上的離散點,所有表示(n ,an)的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例1 (1)求等差數列8,5,2……的第20項;
(2)-401是不是等差數列-9,-5,-1……的項?如果是,是第幾項?
解:(1)因為(1,8)、(2,5)、(20,a20)是同一條直線上的點,所以■=■,解得a20=-49.
(2)略.
小結:以上問題的常規解法是通過解方程組求出特征參數,之后再代入公式求解,計算較為繁雜.這里我們從函數的角度觀察這些問題,得出了新的解法,這些解法新穎、簡單,學生很容易接受,同時還揭示了等差、等比數列特性的另一面.
2. 二次函數的性質在數列中的應用
等差數列{an}的前n項和Sn=na1+■d=■n2+■n,令A=■,B=■(a1是首項,d是公差).當公差d≠0時,Sn=An2+Bn,可以看成是關于n的一元二次函數,其圖象是過點(0,0)且對稱軸在S軸右側的拋物線,開口方向取決于d的符號.而點(1,S1)、(2,S2)、(3,S3)……(n,Sn)是其圖象上的一些孤立點.利用一元二次函數圖象及其性質解決一些與等差數列前n項和相關的問題可以大大簡化計算過程.
例2 在等差數列{an}中,已知a1=25,S17=S9,求n為第幾項時Sn取得最大值.
分析:根據已知條件可得d<0,再由二次函數圖象的性質可知Sn的圖象開口向下,又S17=S9,故關于n的二次函數的對稱軸是n=13,所以當n=13時,Sn最大.
3.導數在數列中的應用
導數,作為高中數學的新增內容之一,為解題教學和教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是解決函數單調性問題的有力工具.由于數列可看作是特殊的函數,所以對形式為某一函數的導數的數列,可以通過構造該導數的原函數,然后用導數法求解問題.
例3 已知函數f(x)=x2+x-1,α,β是方程f(x)的兩個根(α>β),f ′(x)是f(x)的導數,設a1=1,an+1=an-■ (n=1,2……).
(1)求α,β的值;
(2)證明:對任意的正整數n,都有an>α.
解析:(1)∵f(x)=x2+x+1,α,β是方程f(x)=0的兩個根(α>β), ∴ α=■ , β=■;
(2) f′(x)=2x+1, an+1=an-■= an-■=■(2a■+1)+■-■.∵ a1=1, ∴有基本不等式可知a2>■.
∴a3>■,a4>■,……,an>■>?琢(n=1,2……).
∴對任意的正整數n ,都有an>?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