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隊伍建設;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11(B)—0010—01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出路,是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正確途徑。近年來,筆者所在學校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學校發展的重大項目來抓,現就我校教師隊伍的現狀及解決教師隊伍自身存在問題的一些做法淺談如下。
教師隊伍的現狀
骨干教師的價值取向問題。在我校教師隊伍中涌現出了一批愛崗敬業、樂于奉獻、舍得投入、拿得起、放得下的骨干教師,他們是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但同時在他們身上也表現出對自己的教育理想定位不合理的問題。他們以取得好成績,受到表揚和贊譽,或者取得豐厚的物質待遇為自己工作的全部目的和落腳點。
中年教師中的“高原”現象。中年教師在我校所占比例較高,有多年經驗的中年教師對學校的管理模式、人際交往、工作方式相當熟悉。在工作中,他們勤勤懇懇,遵章守紀,習慣于憑自己經驗和思維定勢開展工作,不喜歡接受新的思想和方法,我們稱這種現象為“高原”現象。高原現象的出現,雖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也影響了教師的發展,影響了教育的創新。
青年教師的浮躁現象。青年教師思維敏捷,知識新,觀念新,是學校發展的希望所在,這是積極的一面。但在青年教師身上卻存在一些浮躁現象,如有些青年教師缺乏人文素養,不知道尊重他人,心高氣傲;有些青年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沒有正確的理想信念。
骨干教師流失嚴重。近幾年來,由于鐵路學校移交政府管理,教師福利待遇有所下降,特別是鐵路企業的改革調整,導致學校所處的地區人文環境及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使我校的一些骨干教師不斷外流。
教師隊伍建設的策略
領導要轉變觀念,明確方向。所謂轉變觀念,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認識到教師不是單純的教學任務的執行者,而是學校發展的促進者,樹立教師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才能不遺余力地去抓教師隊伍建設。其次要樹立平等的觀念。校長與教師既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但也應當成為朋友,要懂得尊重教師,理解教師,與教師平等相處,亦師亦友,才能真實了解教師的思想狀況,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和改善教師隊伍建設。
以人為本,制訂教師專業發展規劃。現代化學校的建設主要是軟件的建設,其核心問題是管理層隊伍和教師隊伍建設問題。近年來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是:繼續關注教師素質的轉變,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學歷進修、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新課程培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繼續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積累一定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經驗,并形成較為鮮明的教學風格;大部分教師能對外作公開課,能獨立承擔研究課題并撰寫有研究課題的經驗、論文和成果;學校分層次、分學科形成梯隊,并以校級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為主體,全面推進學校發展;關注教師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在實現各個教育目標的同時幫助師生對學校教育產生更大的熱情。
倡導先進的校園文化。倡導先進的校園文化,學校就要讓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不但使環境優美,同時也要把學校建設成為傳播文明、創造文明、發展文明的場所。為此,校長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辦學思想,先進的辦學理念。其次,要樹立人文關懷的思想,從基礎道德入手,以教育教學實踐為載體,發動教師、組織教師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在活動中內化自己的理念,把學校的辦學理念融入教師的思想之中。
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型的學校。終身學習是所有人必須樹立的觀念,教師更應是堅定的終身學習者。因此,要引導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做到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在這方面,我們主要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整體師能建設。做好優質課、優秀教案評選,教學管理與經驗交流會、問題研討會等,提高教師整體隊伍建設。二是抓青年教師的培養。通過青年教師拜師結對活動,明確目標,強化責任,通過嚴、逼、扶、幫、引等措施,使他們快速成長為教學舞臺上的主角。三是抓評價、激勵與獎懲,使優勝劣汰得到良性循環。四是完善管理體系建設,形成以年級組為主體的例會合議制,總結、交流、座談、反思教學管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