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名昀,字曉嵐,生于清雍正二年。父親紀客舒是一位考據學家,做過京官,外放姚安知府。紀曉嵐4歲開始讀書,12歲隨父入京。
紀曉嵐24歲應順天府鄉試,考為解元。31歲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繼授編修。乾隆三十三年,授貴州都勻知府。但皇帝認為紀昀雖學問優勝,但若到外省做官卻不能盡其所長,遂將其留在身邊。同年4月,提升其為侍學士。真實的紀曉嵐在其一生中卻并未做過一天大學士,只是在臨終前勉強做了一個月的協辦大學士而已,那也只是安慰之意罷了。
紀曉嵐一生著述甚豐,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熱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入主四庫館,雖慘淡經營了13年,但其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幾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國歷史上的主要典籍。主管如此浩大的編書工程,本應受到圣上的信任、重用才是。但一次紀曉嵐為好友向皇帝求情時,乾隆竟勃然大怒:“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看來,皇帝并沒有把他當成獨當一面的重臣,而只是把他當作給自己解悶的戲子了。
史書記載,紀曉嵐“貌寢短視”。所謂“貌寢”,就是相貌丑陋;所謂“短視”,就是近視眼。不僅如此,紀曉嵐還有口吃的毛病。紀曉嵐于乾隆五十二年升任禮部尚書,此后任職兵部、都察院等,皆為掌印的堂官。按說憑借這樣的官位,如能循序而進,任個軍機大臣或者大學士都不成問題。但直到乾隆將帝位傳給嘉慶后,紀曉嵐的職位都沒變化過。
嘉慶皇帝繼位后,紀曉嵐頗得其賞識,死后還恩榮有加。可是即使這樣,他也未能進入中樞機構軍機處或被晉升為大學士,因為此時乾隆仍然是太上皇。乾隆認為紀曉嵐不過是一介儒生,最多也就是個“御用文人”罷了。皇帝派他任職都察院,他判案不力,本應受罰,乾隆卻說:“這次派任的紀曉嵐,本來就是湊數而已,況且他并不熟悉刑名等事務,又是近視眼……他所犯的過錯情有可原。”
紀曉嵐吸煙成癖,煙癮奇大,所用的旱煙袋是訂做的,容量很大,據說一次能裝三四兩煙絲。因此他就有了“紀大煙袋”的綽號。
有一天,乾隆皇帝駕臨圓明園巡視《四庫全書》的編纂情況。紀曉嵐碩大的一鍋煙剛吸到一半,忽聽“萬歲爺駕到”的喊聲,匆忙把沒磕去煙火的煙袋隨手插入靴筒里,跪地給萬歲爺請安。起身后覺得腳踝上火辣辣的疼,但皇上正說著話,又不好打斷,他只好咬牙忍著。
乾隆看他滿臉焦灼難耐的樣子,吃驚地問:“怎么了?”紀曉嵐回答靴子失火。乾隆急忙揮手讓他出去。紀曉嵐跑到殿外,顧不得有失體面,坐在石階上一下子扒掉了鞋襪,靴筒里立即冒出一股黑煙,腳上皮肉已然燒焦一大塊。乾隆出來看時,那煙袋鍋還在靴筒里冒著煙呢。
紀曉嵐的感情生活則是典型的顯貴方式。17歲那年,他娶東光縣望族、時任城武縣令的馬永圖之女為妻。操辦這件婚事的是他同父異母的哥哥紀晴湖。紀晴湖比紀曉嵐年長18歲,為紀曉嵐花費數百金娶親。紀曉嵐雖然對這門親事很滿意,但是他仍然非常喜歡女色,后又納妾六人,這件事也得到了他那位兄長的認可。紀曉嵐尤對妾室沈明玕情有獨鐘,她的早亡還曾一度讓他傷感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