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音樂教學;情境創設;切入點;德育;時代性;多樣化;語言
〔中圖分類號〕 G623.71〔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11(B)—0054—01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為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教師進行情境創設不失為一種好辦法。教師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為切入點,精心創設教學所需要的情境,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從而體驗、發現音樂之美。那么,有效的音樂教學究竟需要怎樣的情境創設呢?
一、 情境創設應結合音樂教學內容,突出德育功能
傳統的音樂教學,過于注重學生唱、聽,對其潛在的德育價值重視不足。我嘗試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情境創設,并改變了以往那種柔聲細語式的講授方式,以突出音樂的德育功能。如,教學《只怕不抵抗》一歌時,我以黑紅色為主色調在教室中布置出莊嚴、肅穆的場景,并通過激昂的語言、有力的手勢,聯系歌曲創作背景向學生介紹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抗戰精神,讓他們知道奮起抵抗是當時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在那個硝煙彌漫、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可恨的日本侵略者到處燒殺搶掠,頑強不屈的中國人民怎能容忍侵略者的暴行?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起反抗——大人們拿起武器奔向戰場;孩子們也行動起來了,在村頭、在山崗到處都有兒童團的身影。在這種情境中,學生們不但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而且情緒十分激動,迫不及待地想學習這首歌曲。
二、教學情境的創設應注重時代性和新穎性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如果總是運用“音樂王國”、“問題情境”等表述,學生就會“煩”了。音樂教學情境的創設應注重時代性和新穎性,以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如,在教《如今家鄉山連山》這首老歌時,由于教授對象是現代城市里的孩子,該如何讓他們更好地理解農村的發展變化呢?首先,我出示了幾幅蘭州城市美景的圖片,然后,與學生展開對話。我問:在這首歌中,為表達豐收的喜悅,農村的孩子把成堆的谷垛比作家鄉起伏的山巒,那城市里的“山山水水”又在哪兒呢?學生答:城市中一棟棟高聳的現代建筑就是連綿的“山巒”,寬闊的道路、現代化的通訊網絡則將一座座城市緊緊連接在一起。最后,我告訴學生:農村的孩子看見山綠了、水清了、莊稼豐收了,城市的孩子看見樓更高了、馬路更寬了,這些都是我們建設美好家園的豐碩成果,都值得我們歌唱。這種情境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不但讓他們感到新穎、有趣,而且激起了他們對農村生活的好奇心理,使他們產生了進一步學習的熱情。
三、 教學情境的創設形式應多樣化
音樂教學情境的創設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如,問題情境、活動情境、競賽情境等。教學情境的創設要符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而變化,力求做到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一。如,在教四年級學生學習古詩配樂《春曉》一課時,由于小學多個學科都有關于春天的課文,小學各個年級段都有以“春天”為主題的音樂教學內容,如何進行情境創設,才能取得別樣的教學效果呢?我根據四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先以“春天的歌 春天的詩”為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比賽,讓學生們唱一唱、讀一讀,而后我又組織他們進行拉歌比賽,當其中任何一組接不上時,及時導入要學習的歌曲。最后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四、教學情境的創設離不開美的語言的運用
在音樂教學中,筆者常有這樣的感受,同樣的教學內容、教學情境,不同的音樂教師授課卻能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如,有的教師上課生動感人,吸引學生,而有的教師上課卻平平淡淡,學生沒什么興趣,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缺乏對美的語言的運用。
音樂是以樂曲的旋律美、歌詞的語言美、音響的意境美、演唱的情感美來表現其獨特魅力的。在音樂教學情境創設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美的語言的運用。教師的課堂語言生動形象、精辟凝練、環環緊扣、富于邏輯,不但能夠把音樂作品中所蘊涵的藝術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暢游音樂的海洋。反之,就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音樂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削弱其藝術魅力,難以激起學生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