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學校管理;校園建設;宣傳;方案;
特色
〔中圖分類號〕 G472.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11(B)—0013—01
“五園”學校的內容具體包括平安校園、生態校園、健康校園、文明校園、文化校園五個方面。為了建設好“五園”校園,筆者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總結出以下幾方面的經驗,以供大家參考。
廣泛宣傳,達成共識
宣傳的目的就是為了達成共識。本著“校內校外人人知曉,師生家長個個參與”的原則,通過知事、領意兩個環節,針對“五園”的豐富內涵、意義及預期目標,學校廣泛宣傳,小會研討,大會講解,家長座談,學生宣傳,由領導班子解讀到教師理解,由學生參與到家長支持和社會配合,自上而下的認識過程,使全校上下、學校內外對“五園”學校有了全新而全面的認識。大家一致認為,創建“五園”學校是規范辦學水平、增強發展動力、加快發展步伐、提升辦學品位的有效途徑和載體,把學校建成平安有序、健康向上、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教育質量高、文明誠信好的“五園”學校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創建工作已經深入人心。
理清思路,制訂方案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如何挖掘內涵,有條不紊地做好“五園”學校創建,如何揚長避短,發揮師生特長,彰顯學校特色?學校領導班子會議幾經研究,班子成員各抒己見,討論重點,研究細節,制訂了科學合理的實施方案和創建細則。
在創建工作中,我們分別找準每一園創建的切入點,把握重心,做到創建工作有序有效。平安校園以規范師生行為入手,重在預防,教育為本;生態校園以倡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重在培養生態環保意識;健康校園以體育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心理疏導,培養強健的體格和健全的人格;文明校園從行為禮儀入手,品德教育貫穿始末;文化校園則從精神文化和顯性文化兩個方面著力打造,五個方面合力而建,“五園”校園的建成便指日可待。
創新載體,彰顯特色
“五園”創建的根本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整體推進的原則,我們挖掘人、物資源優勢,彰顯本校特色,以“五植入”的創建原則將創建工作融入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之中,將成效體現在教師與學生積極有序的參與上。
以“校本式”教育將“五園”建設植入課堂。課堂是實施教育的第一陣地。我們將“五園”內容校本化、生活化,組織骨干力量深入挖掘適合本校生源、地域特點的平安類、健康類、生態類和文明文化教育資源。
以“滴水式”將“五園”建設植入日常教育環節。例如,在日常教育中,圍繞“五園”創建中安全、生態、文明等主題,學校常規的班隊活動、升旗儀式、廣播站等教育環節,以引領、激勵、宣傳等教育方式,注重抓好學生品德、學習、禮儀等各種行為習慣的培養,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方式。學校在充實完備閱覽室、圖書室的同時,建立班級圖書角、學生私人藏書角。
以“主題式”將“五園”植入大型教育活動。主題教育活動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形式。在“五園”主題教育活動中,可依據不同年齡段、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主題的教育活動。在中高年級的生命主題教育活動中,生命主題詩朗誦、感人至深的親情小品、地震救人場景的再現、小手牽大手的感恩、催人淚下的單親孩子的心聲,同學們以豐富多彩的形式詮釋了生命的意義,表達出對生命的珍愛。在創建過程中,以安全、生態、健康、文明和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教育活動定期在校內外開展,小到小組,大到全校,班級之間、年級之間,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以“體驗式”將“五園”植入實踐活動。例如,筆者所在的學校開展“三個一”(每班一缸魚,一籠鳥,每組一盆花)活動和樹木綠地認養活動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環保基地的內容不斷豐富,廢舊利用率不斷提高,以廢品制作的紙制花籃、鐵藝作品栩栩如生,按摩器、賽車道等小發明創意十足,煙灰缸、小筆罐、垃圾桶等物品美觀實用。實踐體驗活動在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同時,增強了環保意識和責任心。
以“互動式”將“五園”建設植入家庭、社會。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校內外的合力,“五園”創建也是如此。家長的配合、社會的支持對創建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安校園的創建中,我們致力于構建平安有序的校內外環境。致家長的一封信、節假日安全公約、上學放學綜治員交通執勤、大手拉小手安全共建、法制副校長定期講座、少年勞教人員進校園現身說法,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形成了強大的教育合力,為學生的平安健康成長提供了身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