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機動車輛保險是我國財產保險業務的龍頭險種,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由于我國車險起步較晚,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旨在介紹我國汽車保險的發展現狀,分析影響我國汽車保險健康發展的因素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汽車保險 健康發展 影響因素
一、我國汽車保險發展現狀
汽車保險又稱機動車輛保險,險種主要包括機動車輛損失險、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險、機動車輛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三類基本險,此外包括各類附加險,常見的險種如全車盜搶險、玻璃單獨破碎險、新增設備損失險、自燃損失險、不計免賠特約險、車輛停駛損失險、車上人員責任險、無過失責任險、車載貨物掉落責任險及車上貨物責任險等。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迅速,汽車消費的增長必將帶動汽車保險業迅速發展。我國自1980年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汽車保險業務蓬勃發展,我國車險保費收入穩步增長。2000年車險保費收入373億元,占財險保費收入比例61.35%;2007年車險保費收入是1484億元,占財產保險保費收入的71.10%。我國汽車保險發展雖然迅速,但由于起步較晚,汽車保險制度及獎懲系統不夠完善以及汽車保險市場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影響我國汽車保險的健康發展。
二、影響我國汽車保險健康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我國汽車保險制度不夠完善
1,車險不能充分體現保險的補償和保障功能。我國的財產保險公司把車險承保業務當作一塊重大利潤來源,當客戶出險時,拖延賠付的情況時有發生,不能完全體現保險的補償和保障功能。國外許多保險公司在承保利潤方面幾乎為負值,而是依靠資本市場投資來獲取盈利。
2,車險費率厘定方面不夠合理。根據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價格應當反映價值,費率應當能夠科學反映風險情況。我國車險雖自2003年1月1日起實行自主費率,但由于發展時間短,各大保險公司還不能實現信息共享,還存在“一刀切”和“價格戰”問題。另外,目前我國車險費率體系基本上屬于“從車費率”,即影響費率的因素主要是與機動車輛本身有關,而西方國家大都采用“從人費率”或者是“從人”加“從車”的費率模式。從原理上講“從人”因素較“從車”因素更加合理。
3,車險市場競爭以價格競爭為主。目前,我國保險公司在經營車險時大多以價格競爭來贏得市場份額,存在惡性費率競爭。而對于消費者而言,機動車輛保險服務質量是一個較大問題。根據新華網的一項調查資料顯示,被調查車主中有6成人對現在使用的保險不滿,“服務質量差、服務內容沒特色”。發達國家車險市場激烈的競爭,使各大保險公司由價格競爭轉到服務競爭。
(二)我國汽車保險市場信息不對稱
1,逆向選擇問題。逆向選擇在保險市場上的表現有兩方面:一是關于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在保險市場上,消費者對自身的風險狀況比保險公司更清楚,而保險公司的保險費率是根據平均風險水平厘定的,對于那些高出平均風險水平的消費者購買保險是有利可圖的,因此越是風險高于平均水平的消費者越傾向于購買保險。這就迫使保險公司提高費率,而提高費率必然迫使低風險消費者退出保險市場,進一步惡化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二是關于保險產品信息的不對稱,保險公司擁有關于保險服務信息優勢,推出的保險產品也日益復雜化和多樣化,而且很多保單的條款在表述上專業詞匯較多,模糊不清。相比較而言,投保人處于信息弱勢地位投保人對各險種的認識以及對保險合同條款的理解,基本來自于保險代理人的解釋。因此,許多對自己的保險需求和保險公司經營狀況并不是很明確的潛在消費者則被排擠出保險市場。
2,道德風險問題。道德風險是一種交易后的信息不對稱。在簽訂保險合同之后,保險公司不可能比投保人更清楚保險汽車事故發生的真實情況,投保人就處于信息占有的優勢地位。車險市場上的道德風險問題集中體現在頻發的車險騙保案上。對于車主來說參與其中的原因在于騙保可以省掉一部分保養車的費用。道德風險的存在,將破壞市場均衡或導致市場均衡的低效率。道德風險增加了保險的賠償負擔,推動了保險費率的上漲。
(三)我國汽車保險獎懲系統不完善
1,保費等級數少。在我國目前最多只有10個級別,而國外獎懲系統的等級數一般都有20個以上。以韓國為例,韓國的初始等級為100%,最高220%,最低40%,每5個水平為一級。發生事故后,有責任的投保人會得到一些懲罰的點數。投保人每有1點上升10個保費水平。劃分的等級數直接關系到BMS在減少風險非同質性中的作用,等級數越多,BMS制度就越有效。
2,沒有考慮索賠額因素。我國絕大多數保險公司的獎懲系統在根據駕駛員的駕駛記錄確定其級別時,通常只考察了他的索賠次數,對于其索賠金額并不計較。這不僅對索賠金額小的投保人不公平,也不利于保險人對投保人進行風險評估。
3,獎懲力度不夠。比利時的BMS系統比較發達,獎懲方案有18個等級。最高等級的保費水平為200%,最低等級的保費水平為60%。各保險公司之間建成了一個統一的信息系統,以防止投保人通過轉移保險公司來擺脫過去索賠的懲罰。我國雖然已經實施了獎懲制度,但由于各等級之間的差異不夠大,故而還不足以發揮BMS對駕駛員的約束作用。
4,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汽車投保人信息平臺。我國車險投保人續保時如果選擇另一家保險公司,則該公司一般沒有關于此客戶以往索賠記錄的資料,要對他的風險質量進行評估,實施獎懲就很困難。所以,如果某個投保人本來風險質量很差,一旦他換一家保險公司投保,就可以逃避BMS對他的懲罰,這使得BMS在我國的運作效力欠佳。
三、解決對策
(一)完善我國汽車保險制度
1,充分體現保險的補償和保障功能。各大保險公司應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防災防損上,通過降低事故發生率來實現自己的利潤。而當客戶出險時,保險公司會以各種方式給客戶提供方便,比如在定損前預先賠付,還有在客戶修車時提供替代車服務,這不僅給受害者以賠償,更體現了保險公司的人性關懷,從而提高了保險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2,厘定合理的車險費率。各發達國家的車險費率厘定均由多種因素決定,基本上包括:車輛保養情況、行駛區域、車型、歷史賠付紀錄、年行駛里程數,駕駛人年齡、職業、性別、駕駛年限、投保人不動產擁有情況、信用記錄和結婚年限,等等。而各國由于國情不同,其側重點也不同。我國應根據具體情況健全費率體系,將“從車”因素和“從人”因素結合起來。各大保險公司應實行信息共享,根據風險狀況的不同制定較為科學和合理的價格機制。
3,將產品設計和服務相結合,確實體現產品的創新。中國汽車保險業應該吸取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避免惡性的費率競爭,利用后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只有將高質量的服務和產品設計相結合,憑借自身的服務推出的特色產品,才能理性地贏得市場份額。如提供種類繁多的細分保險項目,供投保人依據自己的情況與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組合;在續保、防災防損上及當投保人出險時,向投保人提供細致的服務等。
(二)治理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對策
1,建立和完善信息收集系統。引起汽車事故的原因很多,根據事故致因理論,可分為人、車、環境三個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駕駛員年齡、性別、職業婚姻狀況、身體狀況、駕齡、以往肇事記錄等;車的因素主要包括廠牌型號、車型、車齡、使用性質、車況、安全裝置等;環境的因素主要包括行駛區域、道路等級等。保險公司可以與交通管理部門密切配合、實行信息共享,收集關于保險標的的風險信息并進行加工整理,建立客戶風險信息系統,對投保人的風險等級進行細分,在此基礎上分類管理并約束投保人對免賠額的選擇,能夠使投保人的免賠額約束更具有科學性,更有效降低或減少逆向選擇。
2,完善法律法規。完善的保險法律體系是一國保險市場健康發展的保證。目前,針對我國保險市場信息不對稱、違規操作嚴重的情況,需要盡快出臺《中國保險監管基本法》、《保險信用評估法》等保險監管法律體系,使我國的保險監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保障保險信譽機制發揮作用。
3,政府干預。首先,加強法制建設。政府可以通過立法來要求信息優勢方向信息劣勢方提供信息,以減輕信息不對稱程度。其次,政府應當調整監管重心,加大對車險市場上保險中介的監管。依法打擊不法中介,對保險中介的市場準入資格進行嚴格審查,提高保險中介從業者的從業“門檻”。而對于保險公司的監管,則應把注意力集中在檢查市場運行狀況與預防市場偏軌上,為保險公司提供更大的自由發展空間。最后,通過建立個人信用檔案來促使代理人信息得到較好顯示,保證車險市場的健康發展。
(三)對我國汽車獎懲系統的建議
第一,增加保費等級數量,一方面會激勵投保人小心駕車,以便在下一年得到保費折扣;另一方面也對投保人發生事故的未知風險進行了充分估計,以保持保險人的財務平衡。第二,我國絕大多數保險公司的獎懲系統在根據駕駛員的駕駛記錄確定其級別時,通常只考察了他的索賠次數,對于其索賠金額并不計較。這不僅對索賠金額小的投保人不公平,也不利于保險人對投保人進行風險評估。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汽車保險應該考慮索賠額因素,給投保人提供一個“公平”的平臺。第三,我國汽車保險獎懲系統應該加大獎懲力度,增大各個獎懲等級之間的差距,充分發揮BMS對駕駛員的約束作用。第四,建立起完善的汽車投保人信息平臺,這樣會很容易地查到投保人的索賠記錄,減少投保人續保另選別家的現象,也可以減小保險公司在實施獎懲時的困難程度,使那些本來風險質量很差企圖逃避BMS懲罰的投保人受到相應的懲罰,從而更有效地實施B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