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寧波體育旅游進行SWOT分析,探索寧波體育旅游發展中的優勢、弱勢和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最后鐘對寧波體育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策略和建議,為寧波體育旅游發展出謀劃策。
關鍵詞:體育旅游 發展 寧波
一、寧波發展體育旅游的SWOT分析
(一)優勢
1,地理區位優勢。寧波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南翼的經濟中心,也是該地區一個新興的旅游目的地。目前,寧波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骨架呈明顯“十”字形。一條是從舟山向西經寧波、杭州到達安徽的黃山,另一條是分別從上海和蘇州越過跨海大橋的沿海大通道,寧波正處于這兩條高速公路的交點,南北向溝通了華東和華南兩個國內最大客源地,東西向連接江西安徽,擴大了旅游腹地。另外,杭州灣大橋的建成通車,直接溝通了滬杭和滬甬高速公路,變以前長三角旅游交通“一條道走到頭”為旅游交通的“三角形回路”,實現所有長三角區域內的城市3小時交通圈。寧波旅游網絡區位優勢明顯,這種地理區位優勢對寧波旅游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2,客源市場優勢。寧波的國內旅游以短程旅游為主,客源市場主要是以上海為中心,浙江、江蘇為二翼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區。近年來由于假日經濟的興起,寧波往往成為這些城市居民短程旅游的首選點。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成通車,寧波與上海及江蘇省蘇州、無錫等經濟發達地區的陸路距離明顯縮短在3小時經濟圈內,使更多的上海及附近游客利用周末和其他假日到寧波休閑旅游。
3,人文優勢。每一個古老的城市都是一本厚重的書,翻開寧波這本書,從遠古的河姆渡文明,到燦爛的浙東文化,到近代的寧波商幫,一頁頁都書寫著城市輝煌的昨天;而港口的開發、臨港大工業的崛起,則讓人看到了寧波在改革開放以來進發的蓬勃生機。寧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以及全國綠化先進城市。
(二)劣勢
1,產品特色不顯著,沒有形成知名品牌。近幾年寧波已建成的具有特色的體育休閑類旅游景區不多,盡管有以奉化商量崗高山滑雪、象山漁山島海釣、慈溪龍山滑翔傘、寧海野鶴湫攀巖等體育特征明顯的休閑項目,但由于大部分都在初級開創階段,無法形成足夠知名度和影響力。
2,體育節事級別不高。除國家女排系列賽外,寧波舉辦高規格重大體育賽事數量不多。寧波體育旅游要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必須把體育節事級別升格,爭辦國際和全國知名的大賽事主辦權和承辦權。
3,經營管理水平較低,專業人才匾乏。體育旅游發展,管理和經營人才是關鍵,而且需要大批復合型人才。目前,大學的旅游專業課程設置比較穩定,對于新興的休閑、拓展、攀巖、滑雪等體育旅游項目,導游素質難以滿足個性化需求。我國體育旅游人才數量有限,且大部分分布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體育旅游人才的匱乏將導致整個服務體系中經營管理水平低下,制約體育旅游持續、健康發展。
(三)機遇
1,政府政策的支持。寧波市體育產業發展的主要思路是:重點發展以體育健身娛樂業、體育競賽表演業為主的本體產業;積極發展以體育彩票業、體育用品制造銷售業、體育旅游業為主的相關產業;努力建設一批國內先進、省內領先的大型體育健身設施和便民、利民的社區健身服務設施,增強體育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政府的支持對寧波市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政策引導作用。
2,休閑時代的來臨。休閑產業是近代工業文明的產物。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社會步入大眾休閑時代,提出了新的休閑觀點,強調了休閑是生活的主要樂趣,休閑是當代社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人們正是通過休閑而不是工作來充分展示個性和實現自我價值。發展休閑產業,能夠促進人與自然、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同時也為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提供保障。
(四)挑戰
1,寧波很多體育旅游項目處于其他“知名品牌”的陰影中。從全國范圍來看,全國自然資源雷同情況比較普遍,使得寧波體育旅游項目很難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必然面臨激烈的競爭。如何打出自己獨特的品牌,占領更大的客源市場,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是寧波體育旅游發展面臨最大挑戰。
2,周邊地區的競爭激烈。寧波與周邊城市尤其是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形成體育旅游資源競爭。在長三角地區,寧波知名度遠不如上述城市,周邊城市都在想盡絕招不吝投入加大開發體育旅游項目,面臨挑戰的寧波,在市場信息、營銷售渠道等方面原就落于人后,競爭中稍有疏忽,即有可能陷入被動。
二、寧波發展體育旅游的對策
(一)實施政府主導
體育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的行業,關聯度高,幾乎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而且,由于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和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的多頭歸屬,使體育旅游業己由原來的系統管理轉化成了社會化的行業管理,這就必然要求政府在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政府主導是城市體育旅游業迅速發展、提高產業層次的關鍵要素。
(二)多渠道培養人才
目前寧波體育旅游市場人才多為非專業人員,極少有經過專業培訓。寧波體育旅游人才應該一靠引進二靠培養。一方面,可以直接引進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進入體育旅游業,以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可借鑒國外教育經驗,挖掘自身現有高校的教育資源,在進行專業教學和訓練的空閑舉辦各種專項體育旅游項目的培訓班,構建以體育專業為主體的體育旅游教育體系。此外,還可派從業人員接受國內外有關機構的短期培訓,以提高管理者的業務水平和職業素質。
(三)實施借“勢”發展
體育旅游發展,“勢”很重要,借勢與造勢相比,成本低些。長三角地區城市群中有很多著名的濱海綜合型旅游目的地,具有強烈的旅游整體吸引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寧波市應當合理定位,充分利用所處區域的發展優勢,充分強調和展示其海灘風光及水上運動之都的風采,積極融入長三角旅游強市。
寧波可充分利用杭州舉辦的休博會與上海成功申辦世博會的極好機會,與杭州、上海聯手發展體育旅游業,共建“世博圈”,以提升寧波體育旅游產業的層次和國際影響力。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立,縮短了寧波與上海之間的距離,我們完全可以好好利用這一地域優勢,借用上海國際知名度的延伸來提高寧波的國際知名度。
同時,寧波應與杭州、上海、蘇州等城市形成旅游宣傳、路線組織、景點互補、經驗共享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實現與周邊強市多旅游業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走出這些強市對寧波體育旅游資源的屏蔽效益。
(四)積極中辦有影響力的體育節事
相對于普通的節慶活動,大型體育活動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大型賽事可以為舉辦地帶來短期或長期的旅游效應,通過舉辦大型體育比賽,還能極大地改善舉辦地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創造良好的旅游環境,帶動旅游業的全面提高,促進旅游業的進一步提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