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農戶采納沼氣技術行為特點,研究農戶采納沼氣的影響因素,結合扎賚特旗的實際情況,提出切實有效的對策建議,加快農村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
關鍵詞:農戶采納行為 沼氣技術 能源消費結構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內蒙古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扎賚特旗農村能源消費量和農村用能結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面對經濟快速增長與資源環境制約因素之間的矛盾,發展農村再生能源與生態建設勢在必行。
目前,扎賚特旗農村能源生態建設面臨的形勢,一方面是資源環境壓力很大,生態環境形勢比較嚴峻。—些地區農村生活污染問題日趨嚴重,農業生產污染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我國加入WTO以來,在客觀經濟環境方面,為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的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為扎賚特旗農村能源生態建設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二、扎賚特能源發展現狀
(一)扎賚特基本概況
扎賚特旗位于興安盟東北部,大興安嶺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嫩江右岸。全旗總人口397924人,其中,農村人口318860人。扎賚特旗主要產業是農業,財政收入約50%依靠農業,2008年全旗農業產值約1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756元,其中,工資性收入約650元。

2008年扎賚特旗農村人口占全旗人口的80.1%,三次產業比例為54:14:32,農業比重較大,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756元,相比較2008年內蒙古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已達4656元。差距較大,扎賚特旗農村人口的整體生活水平較低。
(二)扎賚特農村能源消耗情況
通過將不同能源的消耗量、所占比例及不同能源的折算方法計算得知扎賚特旗農村能源消費量及農村居民人均能源消費量,如表1所示。
扎賚特旗農村的能源消費按標準煤計算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且農民人均能源消耗量也在逐年上升,再加上能源消費的成本迅速飆升,扎賚特農村人口的能源消費支出增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限制了農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三)扎賚特能源消費結構
扎赍特旗農村能源消費結構主要構成為秸稈及原煤,秸稈的消費量呈現下降趨勢,相比之下,原煤的消費逐年遞增。因此,農民能源消費的支出增加,能源消費逐步轉向不可再生能源消費。
(四)扎賚特沼氣推廣現狀
2007年扎賚特旗項目總投放量為690戶,實際完成數為550戶;2009年沼氣項目總投放量3969戶,完成數量3671戶,沼氣項目推廣迅速。但是,由于扎賚特旗特定的氣候條件狀況以及項目建設不規范等原因導致沼氣實際使用數量較低,沼氣池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農戶采納沼氣技術行為分析
(一)農戶價值觀念對農戶采納行為的影響
扎賚特旗經濟較為落后,進城打工農戶相對較多,受城市價值觀影響較大,所以,農戶受城市觀念、城市生活習慣的影響,開始對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時,價值觀產生了一定的變化,這種價值觀會對農戶采納行為產生影響。

調研發現,有50%的農戶采納新技術首先考慮沼氣技術方便快捷,注重經濟效益的占25%,節約勞動力的占11%,“方便快捷”在所有的因素中排第1位,因為方便快捷是他們了解到的沼氣技術最主要的優勢。這種想法是由于當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推廣不全面,導致農戶的基礎認知集中體現到“方便快捷”上來。
(二)農村基層組織對農戶采納行為的影響
在西部地區,村民委員會在農戶采納行為上的影響力非常大。村干部的號召力及權利較大,一定程度上會對農戶采納沼氣技術的行為產生影響。
通過調研發現,有64.6%的農戶認為采納新技術的決策依據是村里安排,20%的農戶的決策依據是鄰居朋友的介紹,我國農村村民委員會的權力過集中,權力往往掌握在個人手中,國家對農戶采用新技術的補貼往往會被挪用,有的時候即使用于補貼,也還會產生“近親”效應。
(三)農業推廣服務體系對農戶采納行為的影響
農戶直接接觸政府組織機會不多,農業推廣部門就扮演了政府“代言人”的角色去接觸農戶。農戶對政府提供的信息技術總體來說還是非常相信的,作為政府“代言人”的農業推廣組織對農戶采納行為的影響非常大。
扎賚特旗農戶希望從農業推廣部門的幫助主要集中在現場指導及技術培訓方面,分別占38.4%、47.7%。由此可以說明,在沼氣推廣過程中農戶對沼氣的操作規范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的欠缺。
從問卷調查結果我們發現,參加過技術培訓的農戶比沒有參加過技術培訓的農戶采納沼氣比例高,分別為84%,16.8%,與農業推廣部門接觸次數多的農戶采納沼氣技術比例高于接觸次數少的農戶,農戶最希望得到農業推廣部門的幫助是沼氣技術培訓。由此可以得出,農業推廣部門對農戶采納沼氣技術有一定的影響,推廣工作做的好可以提高農戶采納沼氣技術的比例。
(四)農戶所處的社會階層對農戶采納行為的影響
農村社會中的上層在經濟上一般較下層要好得多,他們在采納新技術的時候受到固定資本投資的約束比下層要少得多。社會上層在資金約束方面較低層次要寬松,農村社會的上層人士在提高生活水平的意識上較層次低得要強,他們對新技術采納比低層次的更有積極性,所以采納的可能性比層次低的要大。
從問卷結果中可以發現:與村里左鄰右舍相處很好、與其他村里人接觸多、住房價值高的農戶采納沼氣技術的比率高。住房價值高的農戶在農村社會中一般處于農村社會的上層,他們一般率先采納沼氣技術,然后帶動越來越多的低層次的農戶采納沼氣技術。
(五)農戶的文化素質對農戶采納行為的影響
調研地采納沼氣技術情況調查中,所調查的農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農戶采納沼氣技術的比率為100%,高中教育水平農戶采納的比率為67.5%,初中教育水平農戶采納比率42%,小學文化水平農戶采納比率為22%。在其他條件不變時,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農戶對新技術采納比率也在不斷提高。
四、扎賚特旗沼氣技術推廣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宣傳,改變農民價值觀念
農戶的價值觀對農戶采納沼氣技術具有影響作用,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宣傳可以改變農村現有能源消費的習慣,由污染嚴重、成本高的能源消費結構逐步轉變為低污染、低成本的沼氣與傳統能源結合的消費結構。
(二)靈活調整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方式
政府應當增加農業推廣的投入經費,建立“按勞取酬”工資制度提高農科人員的積極性,穩定和發展農業技術推廣隊伍。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應該加大推廣力度,多和農戶接觸,把新技術的信息傳遞給農戶。如果農業推廣服務體系能夠真正的落實和貫徹到位,將會對農戶采納農業新技術行為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三)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建立高效管理模式
調查中發現,扎賚特旗沼氣推廣存在很多農戶希望采納沼氣技術,但未能如愿的現象,一定程度上挫傷了農戶采納沼氣技術的積極性。在沼氣推廣過程中應當采取公平原則多傾聽群眾的呼聲,使得農村基層組織真正起到一種橋梁作用,把農戶的技術采納動態情況及時的反饋到相關的農業推廣和研發部門。
(四)提高農民文化水平,加大沼氣技術培訓力度
農戶文化水平低,加之對農民的技術培訓嚴重不足,是造成農戶對農業新技術采納比率低的重要原因。調查發現,多數采納沼氣的農戶在使用沼氣的過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方面是沼氣培訓力度不夠;另一方面就是農民文化水’平低,掌握新知識能力差。為此,必須加強農村的職業教育,強化農村成人文化教育,辦好農民夜校,深入開展農村青壯年掃盲活動。通過短期培訓、科技講座、函授等方式提高農戶的文化科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