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什么?為什么寫作?
如果問一個中學生,他可能回答是因為無奈而寫作,因為教師布置了作文他不能不寫。如果問一名記者,他可能回答是因為飯碗而寫作,不寫就沒飯吃沒錢掙。如果要問韓寒,他肯定回答是因為快樂而寫作,看到自己的思想變成論壇上的帖子,那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啊!
然而,驅散言辭的迷霧,我們最終可以發現,寫作最初的和最后的奧妙都在于心靈。寫作的動機、寫作的內容、寫作的形式和技巧,都直指人心。
一、文如其人
一九四五年,毛澤東一闋《沁園春·雪》,轟動了陪都重慶,也使他在文化藝術界名聲大震,一時間和者甚眾。老蔣惱怒之下,指令陳布雷組織御用文人填詞反擊,《沁園春》在當時炙手可熱。據不完全統計,當年刊發的和詞不下50首,評論將近20篇。但是,不管是景仰者還是攻擊者,其作品都遠遠不能與原作相比。
除了才力不及的因素以外,更重要的還是因為那些詞家都沒有那種氣勢磅礴、氣吞山河的胸懷,沒有那種睥睨古今、指點江山的雍容大度,這就是心靈世界的差異。
白居易在《讀張籍古樂府》中說:“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讀君詩,亦知君為人。”葉燮《原詩》云:“詩是心聲,不可違心而出。功名之士,決不能為泉石淡泊之音;輕浮之子,必不能為敦龐大雅之響。故陶潛多素心之語,李白有遺世之句,杜甫興廣廈萬間之愿……”薛雪《一瓢詩話》曰:“敦厚人詩必莊重,倜儻人詩必飄逸,疏爽人詩必流麗,寒澀人詩必枯瘠,豐腴人詩必華贍,拂郁人詩必凄怨,磊落人詩必悲壯,豪邁人詩必不羈……”
我們會認為一篇尖銳深刻的文章有個性,而不會認為一篇優美恬靜的文章有個性。而實際上,個性,本來指的是這個人內在的不同與他人的氣質。其實就是讓學生寫他自己。按照自己內心的本來面目來寫的時候,他的文章就有個性。
所以,寫作是心靈的表達,心靈世界的不同決定了表達的不同。
二、真誠寫作
2009年11月,一本《別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至今已經出到第三部了。這里也摘錄其中一篇的部分謹借欣賞:
【2009·北京卷: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有一首歌唱道: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
給我希望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
飛向遠方請以“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作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我明白出題老師的一片好心,他們是想說:只要你努力,所有的丑小鴨,灰姑娘和自卑者,都會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去實現你小心靈里滿載著的夢想。只是這樣勵志的題目,給我們北京的考生有些可惜了。
我從來都知道,我一直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從上小學起,我就知道我會上北京大學,誰讓我就住在它的隔壁。而沒有“翅膀”的學生不少當了放牛娃,當了打工仔,他們還是未成年人。初中我的目標是上四中,那里的高三畢業班會有一半考上清華北大。那是超過了一個省的錄取數量。
看到一位三輪車夫被城管攔截,奪下他賴以為生的三輪車,我有些羞愧。車被奪走后,他的兒女也許就沒法再上學,那也許是一個優秀的高中生,就這樣被剝奪上學的權利。這是因為我有一雙隱形得翅膀而他沒有?
你應該明白我在說什么。外地的中學經常出現高考舞弊案,而這里幾乎沒有;外地的孩子經常創下復讀的記錄,這里很少復讀;外地的孩子上北大要分數驚人,這里的孩子還沒考已平添很多分。這是因為北京的孩子有一雙隱形的翅膀而他們沒有。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我不必用力展翅就能在天空飛翔,這難道預示著,我一出生就是比同類更高貴的鳥兒?
點評(原書):這是一雙非常厲害的“翅膀”,它直接將同生于父母之身的孩子們的命運分了等級。
零分作文大行其道有各方面的原因,不過最主要的恐怕還是我們的作文教學以至高考作文的指向出了問題。作文教學充斥著謊言、虛偽、欺騙和矯情,如同韓寒所說那樣,“人生第一次撒謊從作文開始”。而高考作文,作為作文考試的巔峰,更是需要精心的紡織設計,以博取盡可能高的分數,卻不再有多少真誠。什么樣的作文能獲得高分甚至滿分?當然必須是符合主旋律的,必須是迎合了上意卻絕對不能任憑你自由發揮的,主題永遠正確,立意非常深刻,內容必須健康,表達總是感人……
不難看出,所謂零分作文多為場外人所作,考生是寫不出的,不僅僅因為見識不足,還因為零分作文常常說真話,說不允許說的話,或者說不健康的話。但無論如何,缺乏真誠的寫作不可能具有長久的生命力,也不會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和正直坦率的人格,即便我們閱讀和使用的是信息量和精妙深奧遠遠超越了任何一種語言的漢語漢字,即便使用筷子吃飯使用我們的大腦發育遠遠超越了使用簡陋的刀叉的民族,因為對于習慣了不真誠的人來說,頭腦是越聰明就越可能招來麻煩,語言越是精妙就越可能充滿謊言。
當所有的人都言不由衷的時候,真誠寫作也就成為了空想。
三、關注心靈
進入新世紀以來,除了網絡寫作,所有傳統文學樣式都已經式微,連語文老師也不再關注新的作者或者作品,原因不是別的,只是如今看不到用心來寫作的人和作品了。
寫作需要真誠,心靈渴望表達。威廉·W·韋斯特認為創造性寫作有三個方面的標準:真誠、有感情和富有獨創性。所以,我們必須努力引導學生開拓自己的心靈世界,有情感有創造性地寫作。
1.摒棄空洞說教,回歸真實情感
作文教學早應該回歸到真實感情的表達了。當人在生活中有了各種表達的沖動和欲望時,心靈世界就會袒露和外化;具有了真實情感,才有個性化的鮮活語言。有真實的感情基礎作保證,才能讓人體會到寫作的快樂。同樣,只有讓學生喜歡寫作,樂于寫作,才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和寫作能力,從而掌握一定的表達技巧,錘煉出較好的語言。而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允許并且提倡表達真實的情感。
真實的情感是作文最原始的語言,正是這種靈魂的語言,使我們學生的作文更加生動,更加鮮活,更具有生命的質感。必須讓學生的真實情感得到回歸,糾正作文教學中的技術傾向和得分意識,讓學生的作文回到感受周圍世界,并作出情感反映和思想評判的作文基礎大平臺上,尊重學生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成為自己思想情感的主人。
2.解除心靈束縛,提倡坦率寫作
真實是作文的生命。一是內容的真實,二是情感的真誠。作文就是再現學生純真的性情,飛揚的靈性,表現真實自我,做到我筆寫我心,我口訴我情。對于學生的作文,教師要具備一種寬容的胸襟,對學生作文中流露出來的一些幼稚的想法,甚至消極的情緒,應當予理解、尊重和疏導。學生作文,應寫其想寫、說其想說。學生只有放手地寫、大膽地寫、自由地寫,才能寫出血肉豐滿的文章。
要解除學生作文的各種心理束縛,教師應該給學生作文以思想、個性和情感的自由,因為尊重學生的思想感情,就是尊重學生作為人的心靈世界。讓學生深刻地認識自己,挖掘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個人獨特的經歷,從而把學生內心中的“隱私”訴諸文字。要尊重學生的身心特點,培養其主體意識和主體精神,以增強其創造欲望和創造能力,提高在行文過程中的自主發展能力。
高考作文作為教學的指向標,必須更加開放、民主和寬容,允許學生說真話,抒真情,而不是一味的呼喚所謂高尚偉大無私的情操,表現虛假繁榮和虛幻道德。主題和政治的因素應當進一步減少甚至消滅,才能讓所謂的零分作文不再有出現的可能。
寫作是心靈的表達,寫作同樣也塑造著心靈。只有允許表露真情實感的寫作,才能培養自立自強的獨立人格精神,培養主體意識和自我人格,讓人獲得自主發展。
這也許不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但是我們可以向這個方向努力,以盡量減少虛假,表達真實。走進學生內心世界,培養良好的寫作素質。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海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