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體閱讀教學的理論基礎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主體。閱讀是對書面信息進行認知構建的心理語言過程。人們通過閱讀學習,獲得外來信息。20世紀80年代初,Carrell等人提出了“現代圖式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在理解新事物時,需要將新事物與已知的概念、過去的經歷即背景知識聯系起來。對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釋取決于頭腦中已經存在的圖式,輸入的信息必須與這些圖式吻合。
根據圖式理論,閱讀能力由三種圖式結構構成: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語言圖式指讀者已有的語言知識,即語言、詞匯和語法等方面的知識;內容圖式指讀者對閱讀材料主題的了解程度,也就是讀者頭腦中所儲存的有關閱讀主題的相關背景知識;形式圖式指讀者對所讀材料的題材和篇章結構的熟悉程度。
該理論充分揭示了閱讀的本質,強調閱讀實質是讀者及其背景知識與閱讀材料所輸入的文字信息交互作用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只有對這種交互作用的兩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才能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過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多年來受傳統教法的束縛,以及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我國的英語教學重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輕語用能力的培養;過分拘泥于字詞句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語篇層次上的教學。我們不能不對我們的英語教學進行深刻反省,其中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滿堂灌,不注意對學生閱讀技能的培養,學生被動地接受語言知識。
(2)受傳統的語法翻譯法和直接法的影響,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過多地重視語法,把閱讀當精讀,教學過程就是拼讀生詞,講解單詞,補充詞組,羅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結構、語法等。教學方法單一、陳舊,學生感到乏味,沒有閱讀興趣,很難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
(3)對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認識不足,根據對當前英語閱讀教學現狀的分析,學生在閱讀中主要存在詞匯量不足、背景知識貧乏、閱讀技巧欠缺等問題:
三、英語閱讀教學的現實需要
(一)《新課標》對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指導思想:高中英語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要有利于學生改變傳統的被動記憶、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以參與式和合作式的學習方式,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在教學的方式上,強調學生在參與、實踐、討論、探究和合作中學會用英語來表達、交流,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近年來,高考英語卷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其主要特點是:
1.側重于對學生語篇領悟能力和語言解析能力的考查,強調多學科知識的綜合考查;
2.注重對學生語篇分析水平以及根據語義進行邏輯推理能力的考查;
3.讀速要求大大提高,閱讀詞匯量逐年增加。
四、整體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針對傳統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新課標》的指導思想和近些年高考對閱讀的要求,高中閱讀教學呼喚整體教學法。過去傳統的閱讀教學過分注重詞匯、語法、句型等語言形式上的知識分析,對文章的分析陷入了一種十分僵化的模式之中,教與學所關注的內容集中于語言點方面。而過分宣揚語篇教學的人們忽視了讀者的閱讀能力是由三種圖式決定的: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又陷入另一種僵化的模式之中。在這三者中,語言圖式是內容圖式的基礎,沒有一定的語言功底就不具備識別材料中詞、短語和句子的能力的,自然不能調動相應的內容和形式圖式,更談不上對文章的理解。鑒于此,本文通過對圖式理論的研究,并結合傳統教學法,以達到運用圖式理論指導閱讀教學,從把握整體的原則出發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
圖式理論中的圖式知識不單純只是背景知識,它是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三者的統一。在閱讀過程中三者相互作用,其結果直接影響了讀者對材料的理解程度。因此我們外語教育工作者首先應該依據我國外語學習的實際,努力提高閱讀者的語言能力,而不是撇開語言知識,高談背景知識在閱讀中的重要性。在中國語境下的英語閱讀教學,一方面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應該注重學生各領域、各學科、全方位的圖式知識,特別是英語語境下的圖式知識的發展;另一方面,必須正確運用和理解圖式理論在閱讀教學的作用,構建更適合在中國語境下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整體教學法。它強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要求教師整體地把握教材中的內容,將課文作為一個完整的知識整體來進行教學,便于學生形成知識系統;教學過程必須是一個完整的環節結構,便于學生系統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學習過程必須是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便于學生能力的形成。這種教學方法強調“語篇、整體、內容、意義”,要求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重視文本內容,而不是語言的形式,側重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筆者期望通過整體教學法在閱讀中的教學實踐探索,能使整體語言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展其所長,并使我們的外語教師能夠正確理解這種教學理念,為我們的傳統教學注入新鮮血液。
(作者單位:安徽省銅陵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