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幾屆高一,發現高一學生剛入學那會,在政治課學習上存在很多不適應,要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般要花很長一段時間。高一政治課必修一是《經濟生活》,與初中知識相比,邏輯推理強,抽象程度高,知識難度大。因此,教師就面臨著如何在最短的時間里培養起學生對高中政治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順利從初中向高中轉變。
一、學習心理上不重視政治課
大多數學生認為政治書本內容讀起來淡而無味,認為政治課其實就是講黨的方針政策,離生活很遠,學了沒多大用處;認為政治課只要考試之前認真背肯定沒問題。可見,學生學習政治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這樣的學習心理是學不好政治的,更別談通過學習培養或提高學生什么能力了。
二、學習方法上缺乏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習慣
每節課老師都有預習講義發下去,但剛開始幾節課,上課檢查時,學生的書上仍然沒有任何預習過的痕跡。少數學生預習了,但只是把書本上找得到的東西在講義上填滿,沒有按要求把知識點在書本上劃出來,并標明問題所在。
三、學習態度上過于呆板,缺乏主動性
新課程要求課堂以學生為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高一學生剛開始總是習慣于老師說哪句話劃起來才劃;老師說了哪個知識點要背才背;老師要求學生理解的,學生寧愿選擇機械式記憶。教師如果找學生談話找以上現象的原因,學生一般回答:習慣了。教師發下的學案上是有重難點標示的,有些注明了只要學生自己看著理解就可以了,但學生往往就是把學案看成是廢紙,有的拿到學案沒到一天就已經找不到了。
高一學生形成以上學習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受學生固有的學習模式的影響,也許受有的教師本身不太重視的影響,也許會受有的學校認為政治是小科目的影響。為此,高一政治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改變政治課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
教師在上高一政治第一節課時,不要忙于講授新課,可以先簡單介紹一下高中政治課將會學習的幾個模塊內容,并說明學習每一模塊的實際用處。比如最先接觸的是《經濟生活》模塊,可以通過將要學習的信用工具知識來吸引學生。現在的學生已經大多了解了信用卡,有的已經會初步使用,但對之了解肯定不深刻,也肯定有深入了解的欲望。也可以用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對金錢的看法、消費觀、甚至投資理財的知識點吸引學生,讓學生明白,學習政治并不單單是學習黨的方針政策,而且還能學到怎樣生活,怎樣做人以及以后踏上社會怎樣理財等等。比如矛盾分析法要求我們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能使我們學會看問題要全面,無論對人、對事,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這樣能幫助學生正確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之,即使花一節課的時間,也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政治是為以后生活服務的,是有用的,而不是為考試。如果一節課能換來學生思想觀念的轉變,哪怕是一點點轉變,那也是值得的。
二、努力改變學生的固有學習方法
學生最初不習慣于預習和復習,可能是初中時政治教學簡單,學生沒有意識。教師可以采取以下辦法幫助他們養成:在學案的第一部分,把預習的具體要求和方法及預習的內容羅列出來,每次開始上課后10分鐘給學生預習;在學案的最后一部分設置一些復習鞏固的內容,在課上的最后10分鐘讓學生鞏固完成。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學生有了這種習慣,即使不專門給學生預習或復習,或者是課上老師給預習和復習的時間不夠,學生也會知道自己去做這些事情,這樣教師上課時就會輕松很多。教師還可以在教案中設置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綜合探究題,讓學生共同學習、討論,最終逐步提高學生理解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并在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他們學習到“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一框內容時,可以設計這樣的探究題:材料一、某中學高一同學在探討對消費的認識時,甲、乙、丙同學各自發表了見解:甲同學說:某手機廣告云:“我的手機自己喜歡就行了,管它是否時尚潮流,管它有沒有攝像頭,我喜歡就行。”乙同學說:食品消費,向廣告看齊;人情消費,向父母看齊;服裝消費,向名牌看齊;美容消費,向明星看齊。丙同學:現在提倡“科學消費”,所以,“只買對的不買貴的”。材料二、如今,都市里這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有著穩定且較高收入的工作,可因為生活無計劃,消費超能力,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不得不做起“月光公子”、“月光公主”。問題:(1)你對三位同學的消費觀念如何評價?結合個人實際,你更推崇哪種消費觀念?并闡明理由。(2)對于“月光一族”的做法,如何評價?通過這樣的題目,讓學生結合身邊的事例,分析幾種消費心理的利弊,并自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在無形之中也能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通過(2)的討論,也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正確看待和使用金錢。學生在相互討論中難免會有觀點的對立,思維情緒的碰撞,教師應適當地加以引導,讓學生全身心投入探究過程,最終相互達成一致,得出結論。這樣,學生會享受探究過程中獲得的成就感和自我滿足感,進而也能提升學生對學習政治課的興趣。通過探究,學生在課上把學習內容理解了,搞清楚了,就不再需要課后花多少時間去背誦了,學生感到學得輕松,學習興趣也會因此而更加濃厚。
三、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以上兩方面的努力,學生對學習高中政治課的興趣也培養了一些,對學習政治的意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良好的學習習慣會比較容易些了,教師只要再適當介紹些學習方法,學生消極學習的現象應該不會再出現,更不會出現上課書上什么都不劃之類的現象了。至于學生容易弄丟學案這一現象,可以引導學生把所有知識點在書本上清楚的標明,這樣只要學完的課,學案就變得不再重要了,即使丟了,也沒有關系。當然,最理想的建議還是讓學生養成定期整理學案的習慣,這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學生的自理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江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