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江蘇省教委下達“五嚴”規定,嚴格教學行為以來,新政策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擁護和支持,老師和學生都減負了,可是帶來的最直接的后果是:教學質量的嚴重滑坡,特別是農村學校,表現尤為突出,我區絕大多數學校都沒有完成上級下達的指標。學生的課余時間多了,老師只有依靠學生在校的有限時間來實施教學計劃,往往收效甚微。因此需要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有效的組織自學,并且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對學校教學進行有效的必要補充,甚至是錦上添花。學校和教師要認真思考如何幫助學生建立有效的導學體系,讓學生知道怎么做,什么時候該做什么。筆者就從語文學科出發,談幾點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在日常教學指導中,可以從閱讀的寫作兩方面入手,進行相應的嘗試。
一、閱讀
1.在日常的預習環節中,在接觸每篇新課文之前,讓學生借助字典來解決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對于文章中出現的一詞多義,要知道聯系上下文加以理解和領會,實在沒辦法解決的字詞,要用紅筆標注出來,等到新授時再認真注意一下。
2.在預習時,對于文章,我們還可以借助參考資料,網絡,查找自己需要的知識;并且把它記錄下來;可以記在筆記本上,或者記在書上。對于不能理解的段落和句子,同樣需要做記號,在課上找老師解決。
3.在泛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指導學生學會用一句話或一段文字記錄自己的心得和認識,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長期堅持下去,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做題的能力和速度。
4.另外,語文學習中有一項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對知識的記憶。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應該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對于語文學科的有關知識,可以用背誦這種形式來進行自查。對于自己整理出來的知識點,也可以通過背誦的形式進行鞏固。
5.學生還可以找一些專門考查閱讀的試題集,學生自己在家里進行專項訓練,努力提高解題的能力和速度。也可以找歷屆的中、高考習題來進行強化訓練;長期堅持,效果可以預期。
6.學校可以組織教師,編定適合本校實際的導學材料,分發到學生手上,讓學生根據學案上的提示,進行有效的預習和復習。可以設立一些條目:字詞積累,文學常識,知識鏈接,主題剖析,精彩評點,課外同步,學有所得,學有所思等。
7.任課教師也可以利用《同步導學》,對學生進行預習指導;在日常教學中,讓學生知道要學到哪做到哪,教和學要形成互動,建立有效的教學反饋,定期檢查,講評。
8.可以利用好班級的圖書角,學校的圖書館,開辟閱覽室,訂閱時事雜志,學科信息,學科資料等方面的書籍,努力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寫作
1.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養成收集好詞好句的習慣,做學習的有心人,將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好字好詞用筆記錄下來,并定期加以甄別和梳理,最后整理成冊。所有這些都可以作為自己的寫作資料庫,作為以后尋找素材的地方。
2.讓學生每學期或者一個月閱讀一本名著(尤其是低年級,時間相對多點)。在閱讀時要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可以寫心得,可以是好的語段,好的做法。
3.可以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再創作。可以從模仿開始,嘗試使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和技法進行創作,有條件和能力的可以進行多種體裁的創作。
4.可以利用作文課,閱讀課的時間,讓學生把自己的心得和新文章拿出來,大家欣賞,交流,互相提提建議,以求共同進步。這樣做,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
5.教師作為導演,要適時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總結。把有特點的文章打印出來,利用報刊和班級學習園地展示出來,讓學生自己去消化吸收。在平時的實施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以期使活動長期有效的進行下去。
6.可以利用學校校報發表一些學生的作品,也可以組織學生投稿,激勵學生努力提高寫作興趣和寫作水平。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和創作的習慣和意識。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公道中學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