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上漲過快,是人們茶余飯后談論最多的一個問題,而且這種上漲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理性的。收入沒有房價漲得快,于是住房成了絕大多數普通百姓的心頭痛:即使用盡他們一生的財富,也無法購得一套“小康住宅”。這已經成為老百姓非常關注的民生問題,也是事關社會和諧的重要問題之一。在今年“兩會”之后,國家出臺一系列樓市調控政策,明確了國家及地方政府部門的相關責任,堅決遏制房價非理性過快上漲。審計部門作為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也應圍繞政府的這一中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在遏制房價非理性過快上漲這一項工作中發揮積極的監督職能作用。那么,審計該如何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督職能作用呢?
一、在對相關部門的財政財務資金審計中,要密切關注與房價息息相關的資金。首先,要重點關注保障性住房專項補助資金及使用效果,確保這項利民惠民的工作落實到位,滿足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并對經濟適用房的后續管理問題進行審查,關注是否存在擅自改變住房用途的違規行為。其次,審計金融機構和住房公積金中心時時要關注房產信貸情況,審查房貸的發放是否符合新一輪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重點關注經營機構對二套房以上的認定標準是否合規。再次,要加強土地審計,關注土地出讓收入和土地開發整理相關資金的征收、管理、使用情況和土地流轉環節的情況,從成本環節來調節高房價。第四,要看各項建筑規費的收取是否合法,有無違法收取建筑規費,推高房價的現象。
二、在對房地產企業清查過程中,要著重審查土地出讓金是否按規定繳納,有無少繳土地出讓金和違規拖欠土地出讓金的情況;是否嚴格執行城建規劃,有無擅自提高容積率和建筑密度的情況;有無有意虛減收房價,隱匿銷售收入,從而少繳稅費的情況,特別要關注儲藏間、頂層閣樓高度,是否符合規費減免規定,看其銷售收入是否一并計入銷售收入總額,一并交稅。
三、在對相關部門的績效審計中要關注房改績效分析。新一輪的房產調控是至目前為止牽扯部門最多、部門責任最明確的一次調控。審計部門應在對部門的績效審計中重點關注房改這一公共政策,分析評價各部門執行房改政策的公平性、效果性和效率性,督促房改政策更快更好地惠及于民?!靶聡畻l”政策明確提出建立考核問責機制,規定對穩定房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不力,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要追究責任。由此,審計部門也可在經濟責任審計中突出關注相關部門、地區負責人對遏制高房價這一社會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督促相關部門及領導人積極組織開展工作,貫徹落實中央確定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采取堅決措施,遏制房價“虛火”過旺,促進改善民生和社會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黎川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