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匯風險的影響因素
外匯風險,是指由于匯率變動,造成企業持有或經營的外幣資產或負債發生變動,從而使企業收益產生的不確定性。外匯風險取決于三個因素:外匯敞口、匯率變動幅度與時間因素。
二、企業如何防范和控制外匯風險
(一)研究匯率波動趨勢,準確判斷外匯走勢。
匯率波動并不總是朝一個方向運動,對于外匯走勢的估計也不可能十分精確,但對外匯基本趨勢的把握是防范外匯風險、保證操作取得成功的前提。由于國際經濟形勢瞬息萬變,對企業而言,在確定外匯敞口的前提下,判斷外匯走勢并及時采取相應對策非常重要。在把握匯率波動的時間上,短期趨勢(1年內)相對容易把握。如預測企業所在地的貨幣短期內貶值,則在該時間區間內執行的合同應盡可能以強勢貨幣作為結算幣種。同時,可以采取降低當地貨幣現金及有價證券的水平、增加進口原料的庫存、借入本幣等系列避險措施。如果選擇購買金融機構的套期、掉期或掛鉤外幣利率的金融產品,期限也在1年內為宜。趨勢把握,非常關鍵,一旦預測出現錯誤,以上防范和降低外匯風險的措施均會出現方向性錯誤,后果則往往十分嚴重。
(二)合理選擇結算貨幣并限定匯率變動區間。
很多企業從簽訂合同到支付價款都有一定的時間間隔,當合同計價幣種與結算幣種不一致時,企業就要面臨外匯交易風險。以某保險企業的涉外保險業務為例,保險企業收取保費與支付賠款時間間隔較長,支付賠款的幣種與已收保費幣種又經常相左,若匯率波動幅度較大,且兌換率無明確限定,則企業將面臨巨大外匯交易風險。為盡量降低這種風險,在每年簽訂承保合同時,均應將保費和賠付幣種予以明確規定,盡量使兩者一致,這樣可以完全避免外匯風險。如幣種無法相同,則應考慮一定期間內的匯率變動趨勢,在承保期間內確定合理的匯率作為折算率,將外匯風險限制在可接受范圍內。
(三)加速資金周轉,合理運用應收賬款貼現。
應收賬款貼現是企業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常用手段,然而,對于出口企業而言應收賬款貼現還能幫助其規避外幣貶值帶來的外匯風險。國際貿易中常用的票據貼現方式有福費廷和保理。
1.福費廷
福費廷又稱包買杜撰,是指在國際貿易延期付款方式下,出口商把經進口商承兌的,并經進口商所在地銀行擔保的遠期匯票或本票以無追索的方式賣斷給包買商。福費廷業務可以規避兩大風險:其一,由于福費廷是一種杜撰賣斷行為,所以將進口商到期不付款的信用風險轉嫁給了包買商;其二,出口商在應收賬款貼現后,可以立即將現匯兌換成本幣,在預計本幣可能升值的情況下就能順利地規避外匯風險,減少企業的外匯暴露頭寸。
2.保理
保理是一種集結算、管理、擔保、融資為一體的綜合性售后服務業務。出口商通過保理業務貼現應收賬款,可以在支付一定的手續費或貼現費用后,提前收回大部分出口貨款,從而縮短了外幣應收賬款的暴露期限,在提高資金周圍率的同時,也有效規避了應收賬款的外匯風險。
(四)合理運用外匯金融工具。
交易合同簽訂后,企業可以在外匯市場通過合理運用外匯金融工具消除或降低外匯風險。防范外匯風險的金融工具主要有包括: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期貨交易、外匯期權交易、貨幣互換等。
以遠期外匯交易為例。遠期外匯交易是指外匯的買賣雙方通過協議價格鎖定未來某一天的外匯價格,按照協議價格進行實際交付,其最大優點是能夠轉移風險,因而可以用來進行套期保值。
(五)實行資產負債表保值。
資產負債表保值目的是規避外匯折算風險。這種方法要求資產負債表上用各種功能貨幣表示的受險資產與受險負債的數額相等,以使其折算風險頭寸為零。只有這樣,匯率變動才不致帶來任何折算上的損失。由于有些賬戶或科目的調整可能會帶來相對于其他賬戶、科目調整更大的收益性和流動性損失,因此,應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權衡,決定科目調整的種類和數額,使調整的綜合成本最小。
資產負債表保值的具體做法是:將資產、負債表劃分為價值不可變賬戶和價值可變賬戶。價值不可變賬戶是不受匯率波動影響的賬戶,如廠房和設備,它們的價值不受匯率波動的影響。價值可變賬戶是指隨匯率波動其價值會發生變化的賬戶,如外幣債權、債務。價值可變賬戶又可劃分為可調整賬戶和不可調整賬戶。可調整賬戶如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等,不可調整賬戶是指不能因公司愿望而加以調整的賬戶,如應付稅金等。對于可調整賬戶可以通過調整債權與債務的幣種、期限和金額,使同一外幣的債權與債務在金額和期限上相均衡,從而達到防范外匯風險的目的。
(作者單位:南昌對外工程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