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冬,民國首都南京城內(nèi),曾有一批人暗中策劃了一場反蔣的軍事暴動:準備駕駛飛機,投擲炸彈,炸毀國民黨中央黨部會議廳,把在此開會的蔣介石一干“中央要人”一舉炸死,造成混亂局面,然后再乘機暴動。他們?yōu)榇俗髁酥苊芗氈碌牟渴穑B退路都已安排妥當,但卻因故胎死腹中,而令人不解的是,這批“叛亂者”竟清一色是國民黨黨員,此事得從“改組派”的成立說起。
“改組派”的成立
1927年9月,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國民政府與以汪精衛(wèi)為首的武漢國民政府,為了繼續(xù)北伐,暫時從“寧漢分裂”的相互對抗走向雙方妥協(xié)的“寧漢合流”。之后,蔣介石為了排擠同床異夢的汪精衛(wèi)集團,則煽動國民黨內(nèi)一部分勢力對汪等人施加壓力,并在黨政機關中對汪系的大部分人都摒棄不用。在此情況下,汪系內(nèi)的骨干顧孟余、陳公博、王樂平、柏文蔚、甘乃光、白云梯、郭春濤等都只好陸續(xù)離開南京。
1928年5月,他們集中于上海,戴上國民黨“左派”的假面具,成立了“中國國民黨改組同志會”(簡稱“改組派”),開始反蔣活動,陳公博和顧孟余還分別創(chuàng)辦了《革命評論》及《前進》刊物,主張“改組國民黨,恢復民眾運動,反對軍事獨裁”,甚至還提出“沒收地主土地,工人有罷工自由”等等,在當時青年中影響很大,迷惑了不少人。“改組派”的總部設在上海,總部委員是以汪系政要及反蔣的一些國民黨中常委組成,決定大權則由王樂平一人負責。不久又派遣人員分赴各省市及國外一些地方吸收會員,正式成立各級組織。
“三·一四”事件
緊接著,這年秋天,“改組派”總部派了趙惠謨赴南京秘密發(fā)展會員,籌設支部,經(jīng)輾轉(zhuǎn)活動,很快就吸收了20多人入會。
“改組派”成立了南京市支部,不到1年時間即發(fā)展到五六百人,其中以大學生和機關職員占大多數(shù)。中央大學有七八十人,中央政校有五六十人,中央軍校有三四十人,連中央黨部內(nèi)也有三四十人。因處在蔣介石的高壓下,組織活動完全采取秘密方式,會員入會后,都編定號碼,一切文件都只寫號碼,不寫姓名,除工作上的必要聯(lián)系外,彼此都互不知道。“改組派”南京支部還出版了《夾攻》周刊,內(nèi)容主要是以反蔣、反軍事獨裁、主張民主自由為中心。但只出了三四期后,即被當局發(fā)現(xiàn),蔣介石下令緝拿“改組派”南京支部書記趙惠謨,趙連夜化裝逃往上海,《夾攻》周刊即停止發(fā)行。
1929年3月,國民黨內(nèi)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前決定,大會代表由中央常務委員會圈定。此舉激起國民黨內(nèi)稍有民主意識的人發(fā)動了一個“反獨裁、反圈定代表”的運動,“改組派”利用這一機會,充當了這次運動的主力軍。除了秘密散發(fā)傳單外,在中央黨部召開區(qū)黨部黨員大會時,“改組派”成員李實還作了公開反對發(fā)言,從而引發(fā)了該派與擁蔣的CC系(陳立夫、陳果夫派系)的群毆事件,氣得蔣介石下令逮捕李實。
3月14日,在“改組派”策動下,全市國民黨黨員代表會議在夫子廟禮堂召開,推舉了傾向“改組派”的中央政治學校訓育主任谷正綱為會議主席。谷在開幕詞中提出“反獨裁、反圈定代表”后,聞訊而來的蔣系軍校學生及CC分子沖進了會場,雙方大打出手,以致多人受傷。谷正綱之兄“首都衛(wèi)戍司令”谷正倫派憲兵來場鎮(zhèn)壓,把谷正綱送交中央黨部請示,當CC分子和軍校學生又發(fā)動了許多人來到中央黨部要求“嚴辦兇手”時,恰恰遇到被“先行撤職,聽候查辦”剛剛放出的谷正綱,眾人一擁而上,想把他架走處死。眼看谷正綱在劫難逃,不想一幫“改組派”人也趕到場,雙方又是一場混戰(zhàn),這才將谷救出,并派人連夜將他護送至上海總部,介紹他入了會,于是谷正綱變成了“改組派”的紅人,在總部工作。
經(jīng)過“三·一四”事件后,蔣介石對“改組派”更加恨之入骨,遂多方面進行殘酷的鎮(zhèn)壓,“改組派”方面同樣也欲置蔣于死地而后快。雙方已是勢同水火。
“暴動計劃”流產(chǎn)
到了1929年冬季,張發(fā)奎和桂系聯(lián)合通電擁汪,要求蔣介石取消“三全大會”決議,并起兵向武漢進攻,于是京滬一帶“改組派”支部皆紛紛乘機活動起來。江蘇的“改組派”發(fā)動了溧陽暴動,南京“改組派”支部也摩拳擦掌,準備在張發(fā)奎一旦奪下武漢向長江下游進攻時,在南京發(fā)起暴動響應。當時,除了已經(jīng)把起事的臂章符號都做好之外,同時還計劃準備在“中央政治會議”開會時,由中央軍校的一個“改組派”航空教官駕駛教練機,投擲炸彈,炸毀中央黨部會議廳,把來開會的蔣介石一干“中央要人”一舉炸死,造成首都混亂局面,以便乘機暴動,取而代之。
有關人員已經(jīng)把中央黨部會議廳地點所在處畫了草圖,交與那位飛機師。并且炸彈也已運到位,連轟炸的日期時間也定下了,事后飛機師逃脫的方法也布置妥當,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但是,萬萬沒想到,就在起事的前一天晚上,老天突降大雪,飛機不能起飛,眼見轟炸計劃無法進行,接著又傳來壞消息——張發(fā)奎軍事行動失敗,已退出鄂西,局勢急轉(zhuǎn)直下,“改組派”在南京的“暴動計劃”只好放棄。
“改組派”的瓦解
不久,計劃暴動一案終于漸漸露出風聲,蔣介石大為震怒,早在“三·一四”事件后,蔣密遣特務多方刺探“改組派”在南京的組織情況。
此案發(fā)生后不久,蔣介石又設法收買了“改組派”中時任中央宣傳部干事的卓衡之、邵華等人,他們把“改組派”在南京的一些情況出售告密。
蔣介石得知中央軍校和政校竟有許多“改組派”分子以及“暴動計劃”的內(nèi)幕后,更為憤怒,除密令將軍校大隊長羅子實扣押外,并逮捕了“改組派”支部書記羅方中和委員朱倫、林凡野等。在軍校和政校的許多“改組派”分子,也都先后失蹤。南京市“改組派”受此嚴重打擊后,一切活動陷于停頓,許多會員脫離了組織關系。
1930年2月,蔣介石派他的親信陳希曾專程赴滬,組織許多特務,在環(huán)龍路環(huán)龍里“改組派”總部周圍,天天偵察動靜。一天下午,總部正在開會,被特務沖上樓,一陣亂槍,將王樂平等人打死,“改組派”無形中歸于瓦解。
“改組派”的形成原是一個政治騙局,其骨子里并非真正“反軍事獨裁、改組國民黨”,而是他們在失意之余,利用這個東西來和蔣介石爭權奪利。雖然一開始迷惑了一部分青年,但最后還是露出原形,群眾發(fā)現(xiàn)受騙后,只好失望地離開了這個政治集團,這是其瓦解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