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代大學生在同齡人當中思想知識水平較高,渴求新知,接受新事物快,思想進步,有鮮明的時代感,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具有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自立自強,敢于競爭,敢于創新。
關鍵詞:后進生;自卑感;關愛;心理特征;心理障礙;學習動機;意志;興趣
中圖分類號:G642.4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27-0191-02
當代大學生在同齡人當中思想知識水平較高,渴求新知,接受新事物快,思想進步,有鮮明的時代感,注意自身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具有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自立自治,敢于競爭,敢于創新。
所說的后進生,就是因為某種原因暫時落后的學生,不愿與人交流,不愿受到別人的冷嘲和指責,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大學,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掉了隊,成為后進生,有的學習不適應,有的沉迷網絡,缺課曠課。他們內心要求上進,自尊心極強。在任何一個時期都會有這部分學生的存在。一個集體的先進與落后,跟這部分學生有著直接的關系。如何在不傷害的條件下來做他們的工作,才能使他們迎頭趕上呢?這是每個教師都在探討的課題。認清問題的嚴重性,迷途知返,浪子回頭。下面,我來談一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得到的一點啟示。
當代大學生青年人當中知識充實,思想敏銳,成年過渡的時期,是生理和心理發生變化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歷史條件社會物質化,當代社會面臨著改革開放,物質化,其思想和心理經歷著嚴竣的考驗。商品經濟和社會生產極大物質化,與此同時,面臨學業上的壓力,由高中時代聽老師教學,被動式學習方式向大學生的自主、自覺,不單單靠老師講,還有相當一部分靠自學。并且學生知識經驗有限,考慮問題容易出現片面性和表面性,固執已見,需要教師正確引導使他們從問題的各個方面分析和論證,不至于因興趣、愛好跑偏,誤了學業,誤入歧途。
基于學生的這一特點,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做了嘗試。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和解決過程進行了分析。
一、關心幫助,春風化雨
對于后進生,我首先從思想上關心他們。跟他們談心,交朋友。只有師生之間以心交心,平等相待,才能使學生敞開心菲,才能實現心靈的溝通。使他們感受到,老師沒有忘記他們,對學生是一視同仁的,根據他們自尊心強的特點,對于他們要多表揚,少批評,千萬不能采取挖苦式的批評,這樣只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更消極地對待學習。所以對他們一定要細心呵護,切不可簡單粗暴。反之,只會適得其反,甚至產生逆反心理。除了以情動人,我們還多虛心聽學生的反饋和建議,從而得到學生的理解和信任。
有這樣一個事例。在教室的一個角落里,有一個男生總是低著頭,很少看黑板。他就是學習成績經常在六十分以下的翟照奇。我找他談,詢問了上課不聽講的原因。他的回答使我感到很意外,由于上次測驗成績不好,他被老師點了名。所以總覺得抬不起頭來,甚至產生了自卑感。沒想到老師的一句輕描淡寫無意識的批評,竟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我感到自責。我為什么沒有想到情緒體驗強烈,面對承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兩極性突出的特點呢?他們高興時,吹呼崔躍,不滿時義憤填膺,一旦遇到挫折,(我們的小考試不能算為挫折吧?)很容易恢心喪氣。
這說明我們在進行教學過程當中,必須注意學生的心理特征,否則就會影響學生的進步,造成學生學習的心理障礙,產生消極的影響。
心理學研究表明,既然動機是行為的內部驅動力,那么,學習動機則必然是學生努力學習并取得好的學習成績的第一位原因。所以,我在跟后進生“交心”的同時,啟發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使之成為推動學生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因,激勵和指導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他心理常常處于矛盾狀態,表面傲慢、驕橫,內心卻苦悶、自卑,表面上對錯誤滿不在乎,心理卻時時悔恨。表面上看不起先進,而內心又常羨慕不已。讓他們鼓起奮進的勇氣,進入努力學習的良好狀態。并使他們懂得目前的學習是通往理想彼岸的必經之路,以此穩定學生的進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后進生也是一樣。他們也有對未來的追求,也有自己的夢想。切不可把他們當做廢料棄之不管。那是不負責的做法,也是一種愚蠢的做法,因為是一個過渡階段,它每天都在增添新的東西,可塑性極強。因此,決不能把后進生一棍子打死,一碗水看到底。要積極地爭取,用理解進行感化調解。有時簡單的一句話就能改變一個學生的人生取向。使他們早日走出后進生的行列。發現優點要及時表揚鼓勵,有的學生散漫,但有潛力,他的反應很快,接受能力比較強,發現了這些優點之后,要與學生促膝談心,首先肯定他的優勢,然后說明紀律是學習的保障。鼓勵他要踏踏實實地學習,鼓勵學生發揮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爭取畢業時有個好成績,好職位。從這以后,上課的時候,這名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講,認真筆記,勇于發言,成績顯著上升。
意志是人的意識能動性的集中表現,只有效地進行各種實踐活動的主動保證。無數事實證明,沒有良好的意志品質,沒有堅忍不拔的意志,無論從事什么活動,都難獲得成功的。意志是成人、成才、成事的關鍵。“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不立,則如無駝之舟,無勒之馬”。
做后進生的工作,還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僅要耐心細致,更要常抓不懈。一次、二次的說服教育顯然是不夠的。因為壞毛病已成習慣,要一下子改掉是不可能的。于是,每堂課后我都要談心。表揚進步,指出不足,激勵他更快地進步。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課上基本保持穩定。
所以說,堅強的意志使人的活動更加積極、勤奮,推動著人們去組織和控制自己的行動,去克服各種困難和挫折。改正難以改正或漸成習慣的缺點。
二、激發興趣增強信心
興趣是對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的,是人活動強有力的動機。一個人對其事物感興趣,他就會積極地從事這方面的活動,因而也就會獲得更多的知識,取得更大的成就。興趣可以促進學習,興趣既為學習定向,又給學習以動力和毅力。有一位教育家說:“興趣到是最好的老師”。
后進生之所以在課上聽不進去,有些是因為前一段對學習沒抓緊,落下課的緣故。這種情況下,他們背著“欠的債”,怎么能對課堂產生興趣呢?于是,我給他們講中外友好的歷史,講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講外國的風土人情。他們逐漸認識到學習外語的重要性,并對外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下一步,我利用業余時間為他們補課。從基礎知識到基本技能,再到基本運用,學習到語法的講解;從課文內容的運用,到順利地做出習題。補習期間,點滴進步我都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不斷進步。漸漸地把課程趕上。
三、傾注愛心,掃除陰霾
在學習過程中,情感雖不直接起作用,但其間接影響卻十分明顯。有人將學習活動中的智力因素比作汽車的發動機,而將情感比作汽車的燃料。此話不無道理。學生有了對學習的熱情感,就會增強對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地要求學習新的知識,大膽地進行創造性思維,頑強地克服各種困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后進生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極個別屬天資不足之外,后天的原因占大多數。
一方面,是因為家庭的破烈。這些家庭的孩子,因雙親不能同時在身邊,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多比較內向,感情很壓抑。他們大多少言寡語,遠離人群。這些孩子因家庭的不幸,往往對學習喪失了熱情,卻從學習以外的地方尋找樂趣。這是極其危險的。這些孩子當中,有的天賦極佳,只不過受心理因素影響,無法將精力和熱情投入學習。
弄清原因之后,我便給他們講逆境成才的故事。人的生活環境是復雜的,人生的道路也是曲折的。有順境,也有逆境。逆境對一個人來說,有利也有弊。以利而言,它能增長人的見識,磨煉人的意志,增強性格的堅韌性,引導人產生創造性的變遷,尋找到更好的人生道路。“自古雄才多磨難,歷來紈绔少偉男”。人的才能與智慧是在與逆境、挫折斗爭中增長發展的,不少人正是戰勝逆境才做出出色業績的。以弊而言,逆境、挫折會造成人的心理創傷,導致情緒紊亂,甚至形成心理疾病。
聽了我講的這些道理之后,他們似乎一下子長大了許多。開始克服消極情緒,讓心思回到學習上來,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另一方面,學生的一方父母因工作關系,不能經常在家。(在外的一般多是父親)。由于孩子多怕父親,而恰恰他們的父親又不在身邊。學生變得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對學習自然談不到刻苦,有些甚至厭學。對于這部分學習,我給他們擺事實,講道理。講他母親一個人帶他不容易,要讓他媽媽放心,并把學習抓上來,解除在外父親的后顧之憂。這樣,用情感親情感化他們,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搞好自己的學習。
還有一種種是被爺爺、奶奶老輩人照顧長大的學生,他們多數是被嬌慣出來的。他們被老人家頂在頭上,結果聽不進一點不同意見,甚至犯了錯誤,也批評不得。并且缺乏應有的判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理能力更不用說,是很差的。有的學生,雖已上了中學,但表現得極象個多動的幼兒園孩子。其多動的程度,無法堅持在下面聽課。這些孩子本質不壞,只是后天沒能養成良好的習慣。既然是后天,就會有辦法糾正。首先從一點一滴做起,培養他們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在勞動中培養他們的勞動能力。使他們能學習,會學習到自覺學習,能干活,會干活到主動干活。逐漸使他們改掉自身的缺點和毛病,成為有自制力的自覺學習的學生。
總之,處在人生的發展與轉折的時期,要根據青年學生轉向期的表現特點,以及個人的傾向性,即個別特征,有地放矢地做好他們的工作,使他們完安全地渡過“斷乳期”,不出現“塌腰”,不出現發展不成熟的動蕩。幫助他們提高思想認識,加強意志鍛煉和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發揮自力的作用。讓所有的后進生,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都變成積極向上的學生,成為國家需要的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