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一種體現國家意志的執法活動,作為一種單方面權威性的活動,是以國家強制力作為根本保障,具有強制性。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一種行政賦權行為,確保了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活動都是合法進行的,一切行政執法活動都有法的依據。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兼有法律性和行政性的統一,對吸毒成癮人員進行強制隔離戒毒,體現了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行為是一種行政制裁行為。
關鍵詞: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法理思考
中圖分類號:D922.59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27-0170-02
強制隔離戒毒是我國《禁毒法》中明文規定的一種戒毒模式,因此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行為表現為實施和執行國家法律法規的職能活動[1]。國家設置相應的各級行政機關,以現行國家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力,來實施對強制隔離戒毒工作管理的這種職能活動。本文主要是以馬克思法理學的相關理論作為基礎,系統闡述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中各種法理性問題。
一、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的概念
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指國家和強制隔離戒毒工作執行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按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實行的一種管理活動。這一定義主要包括以下三個要點:1)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的主體是行政機關(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人民警察)這一特殊主體。2)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由這一特定的主體按照法定職權和程序進行的活動。其依據的職權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政執法的執行程序是依據相關的政策法規。3)這一執法活動的結果是對戒毒人員(行政相對人)進行影響,其中影響的手段有多種,實質是一種管理活動。
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的“法”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①,同時也包括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管理所依據的一種部門規章及各種規范性文件,所有這一切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的特征
從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的概念中,我們可以得出強制隔離行政執法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一種具有國家意志的活動
從法理學的角度看,法是以國家政權意志形式存在的社會規范,是法的一個重要特征。一方面,法是由國家政權產生和變動的;另一方面,法也是以國家政權的強制力作為后盾來保證實施的[2]78。依據《禁毒法》的相關規定,對其實施強制隔離戒毒措施,是以國家公權力作為后盾的。因此,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首先是由國家行政權力機關為執法主體來實施這一活動。其次,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具有明顯的國家意志。無論是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的主體——人民警察,還是執法對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行政相對人)都必須服從于它。而要實施強制隔離戒毒措施的關鍵,要有國家強制力作為保證,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國家公權力作為保障。
(二)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一種法律性活動
所謂法律性活動指的是法的一種效力,是指法所具有的人們必須遵從的一種強制力[2]349。從勞動教養執行的法律關系的概念和特點出發,勞動教養的法律關系具有行政性[3]。強制隔離戒毒是我國《禁毒法》明文規定的一種戒毒措施,因此,強制隔離戒毒工作管理首先表現為實施和執行國家法律法規的職能活動,有明確的法律依據是不言而喻的,具有法律效力。既然這一決定是行政措施,如果被決定人不服決定,可以依法提出行政復議,甚至更高層次的權利救濟,即行政訴訟,所有這一切活動都具有法律性。
1.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一種法律行為,它依據《禁毒法》中的明確規定,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是由公安機關作出;如果是非法,則作出的決定才能變更和撤銷。從法律效力上講,這種有效性源于法律的授權,是《禁毒法》賦予公安機關的決定權。
2.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也是受法律約束的具體行政行為。其一是行政執法對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必須服從對公安機關依據《禁毒法》作出的決定。其二是行政執法主體自身的約束力。執法主體自身的執法行為必須是合法的,如果出現各種違法活動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一種具有單方權威的活動
由于作出的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是國家機關執行法律的一種活動,在《禁毒法》第38條中也有明確的規定:吸毒成癮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1)拒絕接受社區戒毒的;2)在社區戒毒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3)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4)經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對于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4]。其執法主體可以通過擁有的各種強硬手段來強迫執法對象服從,并不需要考慮執法對象個人的意愿;反之,執法對象必須無條件地服從執法主體的約束,從而使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具有單方權威性的活動。
(四)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具有主動性
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由公安機關作出的,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所共同承擔著這一職能。只要符合《禁毒法》中強制隔離戒毒的條件,公安機關就可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這一執法行為是主動的,這一點與民事法律行為中的“不告不處理”原則不同。同樣,在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進行管理過程中,在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學習教育、行為養成、習藝勞動、執行一定強制隔離期限后的診斷評估中都有明確的法規政策規定,所有這一切活動都必須是在警察的親自操作下完成的,這一操作是是積極主動的。
(五)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具有行政司法性
強制隔離戒毒主要通過行政途徑,對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要求行為主體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所謂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于違法行為、違約行為或者由于法律規定而應承受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后果[2]164。在《禁毒法》第68條中具體規定了強制隔離戒毒場所違反規定使用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在《禁毒法》第69條中也規定了司法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禁毒工作中有對戒毒人員有體罰、虐待、侮辱等行為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雖然對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行為的法律責任的追究,并不僅限于行政責任,更嚴重的是刑事法律責任,甚至是違憲責任。而強制隔離戒毒管理主要是行政職能,強制隔離戒毒管理中有相當數量以行政法規形式出現,使得強制隔離戒毒管理具有行政司法性。
三、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的行政行為分析
所謂部門行政法是指在行政法體系中調整各個領域的行政關系,主要為管理相對一方當事人設定權利和規定義務的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其他行政管理規范性文件的總稱[5]212。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部門行政法的一個重要體現,它是《禁毒法》賦予強制隔離戒毒機關的重要職能。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是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依法行使職權并產生法律效果的行為。
(一)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一種行政賦權行為
1.行政賦權行為是一種具體的行政行為,是針對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事而作出的影響相對方權益的具體決定和措施。因此,行政賦權行為不是一種抽象的行政行為。
2.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依法作出的行政行為,并不因為行政機關和行政相對人自行決定和任意約定。從這個角度來講,行政賦權行為既具有行政性又有法定性,體現了法律對行政主體的制約。
3.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一種單方的行政行為。這種行為是行政主體依法單方面作出的,無需與行政相對方在平等的基礎上達成合意。
(二)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一種行政制裁行為。所謂行政制裁行為,是指行政主體為了懲戒違法行為人或者迫使行政相對方履行義務,依照行政職權和法律、法規的規定,對違法或拒不履行義務的相對方所實施的具有懲罰性和強制性的行為[5]290。
1.強制隔離行政執法體現為一種人身罰。人身罰也稱自由罰,是行政機關限制和剝奪違法行為人的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5]292。針對吸毒成癮的人員,公安機關可以做出兩年的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從而限制了人身自由。
2.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是一種行政強制性行為。所謂強制性是指確定、不可改變的約束力。既然強制隔離戒毒管理行政執法體現的是國家的意志,對戒毒人員實行的是一種嚴肅的執法活動。被依法做出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在人民警察的管理下,必須嚴格遵守制度和紀律,使戒毒人員的行為得到規范和約束。如果戒毒人員不服從相應的管理,強制隔離戒毒管理機關可以依法對其實行一種具有強制性的保護性約束措施。
結語
強制隔離戒毒是一種國家行政職能活動,在強制隔離戒毒行政執法的過程中,對吸毒這一社會違法行為,必須由國家出面,運用國家公權力來實現這一過程。另一方面,正是有了法律的保證,才能使國家權力的行使在正確的軌道上,防止各種濫用職權的違法行為,才使作出的強制隔離戒毒決定具有一種合法性,保證了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施紅輝,李榮文,蔡燕強.毒品成癮矯治概論[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122.
[2]周旺生.法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張碩.最新勞教干警工作指導與執法實務操作實用手冊[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301.
[4]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N].新華社北京:2007-12-29電.
[5]關保英.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于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2008年6月1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