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旗幟鮮明、極具針對性地昭示了我們黨和我國各族人民所崇信和踐行的價值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效引領社會思潮,必須積極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必要性,正確認識和處理核心價值體系與多樣化社會思潮的關系,努力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效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潮的途徑,以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導地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思想基礎、文化源泉和精神動力。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
中圖分類號:D616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27-0081-03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nèi)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旗幟鮮明、極具針對性地昭示了我們黨和各族人民所崇信和踐行的價值觀,集中體現(xiàn)了最廣大人民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
在當前這樣的社會轉型期,我國的社會思潮呈現(xiàn)出了多樣化特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效引領社會思潮,必須積極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必要性,正確認識和處理核心價值體系與多樣化社會思潮的關系,努力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效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潮的途徑和方法,以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導地位。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必要性
所謂社會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nèi),人們對某種利益、立場或愿望的表達形式,是該時期得到廣泛傳播并對社會生活產(chǎn)生某種影響的思想趨勢或思想潮流。按其性質可分為順應歷史發(fā)展的正確思潮和阻礙歷史發(fā)展的錯誤思潮。由于其傳播往往會在一定范圍和領域獲得廣泛的影響和認同,因此對社會生活起到巨大的沖擊作用。社會思潮比一般的理論思想更具有影響力,無論對于社會矛盾的解決、人們精神信念的形成、社會發(fā)展方向的選擇等都具有重要的影響能量,其總體態(tài)勢是衡量社會肌體是否和諧的重要指標。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利益追求和價值取向不同,確實存在一些社會思潮不能推動社會良性發(fā)展,不能與社會主流價值形成良性互動,不能繁榮社會文化和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有的甚至危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1.價值失落、價值混亂、價值扭曲現(xiàn)象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仍然存在
在當今經(jīng)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隨著國內(nèi)外形勢的迅速發(fā)展和社會變革的日益深化,既給我國發(fā)展進步帶來了巨大活力,同時也帶來了種種矛盾和問題。一方面,人們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極大增強,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準有了明顯進步。但另一方面,在國內(nèi)外的一些錯誤、落后、腐朽的思想觀念影響下,價值失落、價值混亂、價值扭曲現(xiàn)象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這不僅給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形象帶來負面影響,而且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造成了思想和道德障礙。
2.經(jīng)濟生活中的“多樣化”,導致社會思潮呈現(xiàn)多樣、多元、多變的特點
在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jīng)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jīng)濟制度下,經(jīng)濟生活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具體表現(xiàn)在:經(jīng)濟成份和利益形式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就業(yè)崗位和就業(yè)形式多樣化。經(jīng)濟生活中的“多樣化”必然產(chǎn)生反映不同利益主體需求的不同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必然導致社會思潮呈現(xiàn)多樣、多元、多變的特點。應當看到,社會不同階層、群體內(nèi)部都有相應的自我認同和價值觀念。但是,如果這種認同感和價值觀是封閉、對立甚至是相互排斥的,那么,整個社會將缺乏一種包容、凝聚的文化意識,這種文化鴻溝將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產(chǎn)生持久的破壞性。目前,“社會思潮呈理性和非理性交織,政治因素和經(jīng)濟、文化因素交織,進步和愚昧落后交織的紛繁復雜態(tài)勢”[1]。
多樣化社會思潮的出現(xiàn),必然對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產(chǎn)生重大影響。這種影響既體現(xiàn)在人們的精神生活方面,也體現(xiàn)在人類面臨的生存環(huán)境上;既有對社會發(fā)展程度的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要使多樣化的社會思潮盡可能發(fā)揮正面影響,就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多樣化社會思潮的關系。“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潮,保持和鞏固其在社會思想道德領域中的主導地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思想基礎、文化源泉和精神動力。
3.西方國家民主自由理念的滲透,已形成了一些頗具挑戰(zhàn)性的社會思潮
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大國試圖把西方式的民主理念和自由價值觀推廣到全球。其對我國的影響滲透已形成了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社會思潮,包括:新自由主義、私有化、民主社會主義、民族分裂主義和利己主義思想等等。它們歪曲和否定改革開放,否定中國革命的歷史實踐,主張照抄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在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階段,若不能戰(zhàn)勝這些挑戰(zhàn)、消除這些干擾,社會共識就難以形成,社會和諧就會出現(xiàn)問題,科學發(fā)展就會受到阻礙[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主體,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nèi)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決定著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模式、制度體制和目標任務,也是引領社會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面旗幟。只有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導地位,才能使全社會獲得廣泛而深刻的價值認同,使人們超越民族、血緣、語言、習慣、地域等差異而形成共同的歸屬感,不斷增進社會共同體的團結和諧,促進社會的科學發(fā)展。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基本模式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tǒng)一思想,凝聚力量,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此,需要我們從多方面予以積極探索和實踐。
1.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基本路徑
黨的“十七大”在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體現(xiàn),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所謂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就是指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從學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到繼續(xù)教育,都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和滲透其中,使之成為貫通教育全過程的核心內(nèi)容;所謂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就是指精神文明建設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各項工作都要從始至終融入和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使之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統(tǒng)領和支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基本路徑。
2.切實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基本原則
歷史經(jīng)驗表明:對于多種多樣的社會思潮,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一味堵塞。惟有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在尊重差異中擴大社會認同,在包容多樣中增進思想共識,是思想文化發(fā)展的一個法則。在新的形勢下,黨中央把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寓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原則之中,表明了我們黨在思想文化建設上認識更加自覺,視野更加開闊,胸懷更加博大,境界更加高遠。長期以來,我們黨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把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與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有機結合起來,就充分體現(xiàn)了多樣性統(tǒng)一的思想。
3.努力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價值目標
“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是引領、整合社會思潮的目標取向。為此,“必須及時了解思想理論領域的各種傾向性問題,認真分析各類社會思潮的本質特征、主要內(nèi)容、表現(xiàn)形式、現(xiàn)實影響、形成根源,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引導其沿著健康的軌道前進,向著積極的方面發(fā)展”[3]。由于社會思潮的多樣性和多變性,“社會思想共識”的形成將始終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因此,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過程中,要牢牢扭住“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這個目標取向不放,重點引領帶有全局性影響的社會思潮,下大力氣求得突破性進展,以造成輻射式的社會效應。
4.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價值標準
實際上,當下作為多元、多樣利益群體訴求反映的社會思潮,都在設法尋求其表達的平臺和傳播的渠道,對此,我們不能進行硬性阻止,相反卻應該“以人為本”,積極探索并選擇行之有效的平臺讓各種社會思潮有一定的空間和渠道表達其訴求。把引領社會思潮同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結合起來,不斷鞏固形成社會思想共識的群眾基礎。換言之,建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并以此引領社會思潮,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教育引導問題,還是要依靠社會主義的直接實踐和社會現(xiàn)實,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解決與整合和社會思潮相關的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利益問題和利益矛盾[4]。
當前,正是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矛盾突顯期,諸如貧富差距、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利益不和諧等問題的嚴重性,很容易造成社會心理的不平衡并導致矛盾的惡化。惟有調整好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差距,促進利益(下轉136頁)(上接82頁)的和諧,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從改革開放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和實惠,分享到公正、合理、正義的改革發(fā)展成果,他們才會從內(nèi)心深處真心實意地支持、擁護、認同共產(chǎn)黨的領導,真正認同社會主義制度,真誠信仰馬克思主義,真心折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價值評判標準,是“以人為本”這一核心價值原則的具體化。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原則,才能真正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特點和價值導向。
5.不斷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方式和手段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引領方式是否有效直接決定著引領的功效,因此,必須全方位拓展引領新渠道、新手段。
一是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此,可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思想實際和接受習慣,積極開辟“第二課堂”。如: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社會主義榮辱觀,廣泛征集推廣“新童謠”、青少年題材影視作品和校園原創(chuàng)歌曲,開展愛國主義影片和民族藝術進校園活動,以及實施以網(wǎng)吧整治為重點的文化環(huán)保工程。
二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網(wǎng)絡文化和群眾文化中去。及時組織推出適應不同群體的文化精品,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在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培育需求。
三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要求滲透到市民公約、鄉(xiāng)規(guī)民約、職業(yè)規(guī)范、學生守則等具體行為準則之中。
四是充分利用大眾傳媒,廣泛宣傳以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生動實踐和先進典型,倡導和激勵人們爭做引領工作的熱心人。
五是規(guī)范網(wǎng)絡文化傳播秩序,進行有效“攔網(wǎng)”。以控制黃色網(wǎng)站和不良信息對社會、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危害。
六是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的原則,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體現(xiàn)到宣傳文化管理中去。不斷完善落實各項規(guī)章制度,加強對報告會、研討會、民間論壇、民辦社科研究機構等的管理,切實加強文化市場監(jiān)管,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斗爭。
總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是一項重大而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只有從多方面予以積極探索和實踐,才能有效引領、整合多樣化的社會思潮,從而在全社會樹立共同的思想基礎、精神支柱和道德標準,使多樣化的社會思潮在維護和尊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導地位的前提下找準自己的社會位置,為社會生活增添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周振國,王彥坤,王永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導地位[N].光明日報,2007-8-6.
[2]楊冬民,許春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應對和引領當代社會思潮[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9,(5):104—105.
[3]評論員.如何理解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EB/OL].新華網(wǎng),2007-10-4.
[4]王銀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當代社會思潮的實現(xiàn)途徑[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