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中國寫作教學改革的現狀,認為寫作教師要想消除目前學生對寫作及其教學改革的抗阻,不僅要努力進行教學內容、方式、手段等方面的革新,更應該致力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寫作觀,才能激發學生對寫作教學改革自覺、積極、恒久的參與。
關鍵詞:寫作;教改;學生;抗阻;消除
中圖分類號:G642.4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27-0265-02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主體參與的態度和程度決定著教學教改活動的過程和質量,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教改的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在高校寫作課程教學改革的進程中,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這樣的現實:由于教學時間有限及其它種種因素的限制,課內的寫作訓練難以充分保證,必須以課外寫作訓練加以彌補。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對于寫作及教學的參與,必須延伸到課外,寫作教改要想取得實效,必須更加重視學生的自覺、主動和積極的參與。
可是,長期以來,學生參與寫作教學改革活動的意識普遍不強,寫作教師也沒有對此足夠重視。結果,教師進行教改的熱情高漲,但是學生卻冷漠以對,即使有一時參與的興趣,卻總是不能持久。
作為長期從事寫作教學的一員,經過不斷的探索、實踐和反省,我認識到,要想消除學生對寫作及其教改活動的消極參與,除了在教學內容、模式、手段等方面努力以外,還必須從根本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寫作觀。具體來講,我們應該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寫作的內涵、寫作的價值、寫作的對象這三個彼此相關的問題。
一、寫作的內涵
“寫作”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簡單又熟悉詞語,可是,要讓他們理解其真正的內涵,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關于寫作是什么,有太多的說法。
“寫作,是一種復雜的精神生存勞動,是一個整體系統,它由主體、客體、載體和受體四大系統構成”[1],“寫作是一種精神生產活動,是一種用符號傳達有創造意義的制作行為。”[2]這些寫作教材的解釋,雖然嚴謹周全,但卻不夠通俗,增加了學生對寫作的畏懼感。
寫作學者給出的解釋是:“文章是生命的寄寓之所,是一種生命狀態的呈現。寫作就是對這種生命狀態的自覺的戰略性選擇?!盵3]“21世紀的寫作是什么?簡單說,是一種應世策略,具體來說,‘是一種以言說的方式創造性地對當下生活作出的戰略性的反應,是社會需要的必然產物。’”[4]寫作實在是寫作者“面對特定的社會處境的一種生存反應和棲息之所,……是寫作主體在寫作行為、成品中體現出來的一種生存關注(生存意識、生存情緒)。”[5]這種解釋,雖然沒有錯,但是,針對我們的學生尤其是中小學生,卻又顯得太空洞、太神秘了!
所以,要想學生理解寫作活動的內涵,我們不能不加分辨地照搬宣講,而應該針對學生個體發展的實際,選擇地介紹。
林語堂在《論小品文的筆調》中曾經提到寫作“略如高朋話舊,私房娓語”,如此才能“筆墨上極輕松,真情易于流露”[6]。我以為這對學生理解寫作很有啟發。也就是說,寫作不是什么神圣、神秘的事情,也不一定非得與國家政治、事業人生相關,不一定要有什么非凡的創造,它只是想和一個老朋友說話,把所有心事娓娓道來的過程。我們在寫書信、日記、隨筆時會做出這樣的理解;或者,寫作也可以是一份情感的宣泄,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別人。當我們在生活中有感悟、感動、苦惱、委屈、喜悅時,可能做出如此理解;寫作也可以是一項工作的回顧、一件事情的總結,是理清一份思緒,是下一個決心,是告別一段過去。當我們回首過往,展望未來時也可能做出這樣的理解;寫作也可以是一種喜好、一種興趣,就好像有些人喜歡爬山,有些人喜歡繪畫,有些人喜歡烹調一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心里就會安靜,那是一種水一樣清澈透亮淡淡的甘甜味道。更多的學生,尤其是校園寫手會這樣理解……。
總之,寫作的內涵是開放、發展的,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甚至一個人也會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寫作情境下做出不同的解釋。寫作不是教科書、理論家說的那么神秘、沉重,而是一種自悟、自省,甚至自娛,是自然、自由、自主的表達。只有基于這樣的理解,才會褪去長期以來蒙在寫作上的那一層神秘的面紗,找回學生參與寫作及寫作教改的信心與興趣。
二、寫作的價值
我不否認,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寫作就是為了應付老師或應付考試,這是寫作的一種現實功能。但是,絕大多數學生的寫作,尤其是他們自發的寫作,是因為內心情感的觸動,無論是喜、怒、哀、樂,寫作是一種精神需要。對于前者來說,是件非??膳掠滞纯嗟氖虑椋枚弥瑫饾u失去興趣和信心;而對于后者來講,寫作是非常令人癡迷的事情,他們會樂此不疲。
如前所述,寫作的內涵是開放的,其功能也應是多方面的,有功利性或者工具性的一面,也有非功利性或者審美娛樂的一面。我們不排斥在某些特殊時期或特殊情形下,教師通過制定某種程式,某種規范,以幫助學生謀求高分進行“應試作文”的訓練。但是,我們更要讓學生明白,真正的寫作,因情而發,由感而生,是真實自我的畫像。記得有人曾對法國散文大師蒙田說:“皇帝陛下讀了你的書,很想認識你”時,蒙田答道:“假使皇帝陛下已經認識了我的書,那他就認識我的人了?!薄拔业臅钡莱隽恕拔业娜恕钡娜烤袷澜鏪7]。所以,為了應付某種功利目的而訓練的寫作的技法與模式不過是矯情之外一件美麗的外衣??上У氖?,我們的老師和學生在“外衣”上下了太多的功夫,但再華麗的外衣也掩飾不了軀體的空洞與虛無,這正是學生的寫作興趣越來越低、寫作水平難以提高的癥結之一。
另一方面,寫作還是學生為了完善自我、應對環境而產生的一種內在需要,或者說是學生必備的一種能力。當代社會已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學生應該認識到這一經濟形態與人類寫作活動的密切聯系:知識經濟是一種信息化經濟,生產、分配、消費的每一個環節都伴隨著與人類的寫作有關信息的獲取、加工、傳輸、儲存及使用;知識經濟也是一種智力支撐型經濟,而智力成果主要以寫作活動的成品來表現,寫作水平與個人智力水平高低密切相關。
總之,寫作既是個體心靈自由的釋放,更是個體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方式。沒有任何目標的寫作只能是沒有意義的囈語。寫作及其教學活動應該成為引導學生發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成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必定會有自己的經歷、感受,也會有將這些經歷、感受表達出來的沖動,老師要善于將社會環境的要求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并適時地抓住這種內在的需要或沖動,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寫作教學。在只有將學生的寫作目的導向精神生活與自我發展之路,才會調動他們對寫作活動主動的、自覺的、恒久的參與。
三、寫作的對象
林語堂在其主編的《人間世》雜志的發刊詞里,談到自己小品文寫作的題材時說:“蓋小品文,可以發揮議論,可以暢泄衷情,可以幕繪人情,可以形容世故,可以割記瑣屑,可以談天說地,本無范圍,特以自我為中心,……宇宙之大,蒼蠅之微,皆可取材,故名之為《人間世》。”[8]
在林語堂看來,寫作的對象是沒有任何限制的,宇宙萬象,皆可取材。如果硬要劃出類別,不外乎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換句話說,一個是社會,一個是自我,說得通俗一些就是:體驗生活、感悟生命。
但要注意,無論寫什么,林語堂認為,應該“以自我為中心”。所以,無論寫什么題材,都應該有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對自我的認識,它包括自我生命歷程中的點滴心得,喜怒哀樂。首先,寫作歸根結底是人類特有的、必需的一種精神生活;其次,人生最大的難題莫過于認識自己;其三,學生總是在他們的習作中更習慣于表達自我,哪怕是內心世界微小的波瀾也不會放過。
但是,寫作如果僅僅停留于這個層面,恐怕會為自我所囚。人要想真正認識自我必須超越自我。英國亞歷山大·史密斯說:“其(寫作)最重要的天賦,是在于能從很平凡的事物中,找出其暗示,從最無希望的題材中,找出其教訓……”[9]所以,作為一個要在寫作路上不斷成長的學生來講,自我只是一個側面,寫作更深遠、更廣闊的內容在于透過自我的觀察與體驗,去發現、了解自己周圍的人的生存狀況、生命狀態。在浩瀚無邊的宇宙、蕓蕓眾生的人世,人與人是要互相支撐、關愛的,我們在關注內心的同時,切莫忘記周圍的親人、老師、學友及千千萬萬同胞的生活。概而言之,寫作及其教學活動,在喚醒學生內心情感的同時,也應該把學生關注的視野由自我引向他們周圍、引向他人的世界和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學生才可能看到世界的本質,認識真正的自我,唯其如此,他們的漸漸冷漠、干澀的內心才會變得敏感、溫柔、熾熱,寫作與教改的內容與思路才會越走越開闊。
參考文獻:
[1]江少川.寫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林可夫.高等師范寫作教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
[3]周淼龍.別一種詢問:寫作是什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4]彭永珍.寫作是什么——試論大學寫作教育觀[J],咸寧師專學報,2002,(5).
[5]馬正平.寫的智慧[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6]李寧.小品文藝術談[C].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0.
[7]王永生.中國現代文論選[C].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2.
[8]孔范今.近百年中國文學史論[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9]林疑今譯.小品文作法論[J].人間世,1934,4月,(2).
How to eliminate the student of resistance from writ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reform activity
MO Shun-bin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nan Yongzhou 425100,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riting teaching reform, think writing teachers want to eliminate the student of resistance from writ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reform, not only to upda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means and methods, and let students to understanding write correctly, only in this way, students can consciously,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writing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Writing;Teaching reform;Students';Hindrance;Eli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