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完善的證券市場稅制必然使證券市場持續穩定發展。本文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認為我國應根據證券市場證券運行的各個環節設置稅種,由單一稅制逐步向復合稅制過渡,開征證券交易稅、降低證券交易稅負、開征證券交易所得稅、規范證券投資所得稅、開征遺產稅,并區別長期投資和短期投機行為征稅,以增強證券稅制的彈性,更好的發揮調控作用。
【關鍵詞】 證券市場 稅制 國際借鑒
Abstract : A perfect taxation institution in securities market can change the managing model of securities market. On the basis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other countries, this paper draws some conclusion that government should set up taxes in all segments of securities market, begin to collect security trade tax, standardize the income tax of security investment, and levy settlement duty and so on. Meanwhile the government should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ong-term and short-term investment when levying tax. By these measures, the tax levers can play its regulating role.
Key words : securities market taxation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從我國證券市場發展水平及其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來看,我們長期都應該秉承證券市場持續快速發展的原則,那么證券市場的所有制度設計就要與這一市場發展的根本原則相一致,構建相對完善而穩定的制度可以促進證券市場的穩定持續發展。
1.我國證券市場稅制存在的問題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1立法依據混亂,不利于證券市場法制建設
目前,我國有關證券市場的稅收政策規定尚沒有統一和正式的立法,證券市場稅收管理立法分散,且分屬于不同的立法層次,既有法律法規,又有暫行條例和臨時通知等,缺乏統一的證券市場稅收立法體系,導致證券市場稅收管理混亂,不利于證券稅收法制的建設,證券市場發展就缺乏行為準則,必將影響到證券市場的穩定。
1.2征稅范圍窄,有違證券市場公平原則
證券市場稅收,作為政府監管和調控證券市場的有效手段,其征稅范圍應該覆蓋整個證券市場中的所有證券品種和運行環節。現行的證券市場稅制僅將A、B股股票的轉讓行為和股息、紅利納入了證券交易印花稅和證券所得稅的課稅范圍,而對企業債券、金融債券、國債等有價證券的交易及持有收益和轉讓收益,以及對二級市場以外的股票交易和轉讓(股票一級市場的交易、場外交易等),稅收的約束都處于空白狀態,造成不公平競爭,這直接關系到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1.3稅制缺乏彈性,證券市場缺乏調控
我國現行證券市場稅制是以證券交易印花稅為主體稅種,由于缺乏彈性,在市場調控功能方面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尤其在調節市場收入分配方面顯得缺乏力度。如現行的證券交易印花稅采用的是固定比例稅率,對中長期投資者與短期投機者都按同樣的比例稅率征收,未給中小投資者適當的減免優惠,不利于抑制市場投機行為。
1.4重復課稅,影響投資者積極性
我國現行所得稅對個人證券投資所得缺乏避免雙重征稅的機制,增加了投資者的稅收負擔,違背了稅收的公平與效率原則,同時也誘使股份公司通過少分紅而拉升股價的方式幫助股東避稅,客觀上造成了打擊投資、鼓勵投機的負面效應,有悖于稅收公平,影響證券市場健康發展。
1.5稅制規定隨意性強,不利于證券市場穩定
我國證券市場現行各稅種規定,大部分是對我國證券市場運行中暴露出的各種問題采取的臨時補救措施,隨意性較強,缺乏法律意義上的規范性和嚴肅性。政府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幾次調整,這種做法是利用稅收工具調控宏觀經濟的一種表現,但就稅法來看,就顯得稅率不連續、不穩定,損害了法律的嚴肅性、一貫性,會給投資者以長期手段短期化的感覺,助長投資者的投機心理,而且這種做法本身就不利于整個市場的長期發展。
2.證券市場稅制的國際比較與借鑒
2.1證券稅制的一般比較
根據證券市場運行特點,所涉及的稅收一般包括證券發行環節征稅、證券交易環節征稅、證券所得環節征稅、證券財產(遺贈)環節征稅。
2.1.1證券發行環節征稅的比較
證券發行環節征稅是指對一級市場上發行的證券課征稅收。如日本、荷蘭等國對公司發行債券或股票課征登記許可稅。還有一些國家則按比例稅率向發行公司課征資本稅,如英國、比利時、愛爾蘭、丹麥、奧地利等國。此外,日本、瑞典等國在證券發行時還要根據證券的票面金額課征印花稅。
2.1.2證券交易環節征稅的比較
證券交易環節征稅主要是指對二級市場的證券交易行為所確定的征稅原則和征稅制度。這一稅種的設置主要是為了調控證券市場上的資本流動。對證券交易行為曾設置過的相關稅種有證券交易轉讓稅(如丹麥)、金融活動特別稅(如法國)、證券交易印花稅(如泰國)。近年來,由于英美等發達國家認為開征證券交易稅有損于資本流動,并相繼取消了該稅種,因而對證券交易環節征稅的國家呈減少趨勢。
2.1.3證券所得環節征稅的比較
證券所得主要有兩部分組成:一是債券利息、股息與紅利收入,也稱為證券投資所得;二是資本利得,即證券買賣的價差增益,也稱為證券交易所得。
(1)證券投資所得稅的比較
對證券投資所得的征稅是各國證券稅制的核心內容。按征稅對象的不同,分為對個人所得股利的征稅和對公司股利所得的征稅。
在美國,個人投資股票所獲得的現金股利和投資共同基金獲得的紅利和利息屬于“任何來源的所得”范圍,并入個人所得稅毛所得內統一征稅,在計算凈所得時允許扣除為投資股票而借款的利息。日本的證券投資所得稅是對個人和法人分別課征,對個人所得稅實行將投資收益從收入中分離出來的單獨課稅方式,實行源泉扣繳。
美國將公司獲得的股利計入公司所得稅的應稅所得額,計征公司所得稅。而日本則在公司取得股利時先預扣20%,以后在交納法人所得稅時,可以從法人所得稅額中抵扣。
考慮到股息和紅利所得是稅后所得,若再在投資者層面上征收所得稅,就會形成經濟性雙重征稅問題。對此,世界各國主要采用的避免雙重征稅方法是抵免制。抵免制又稱歸集抵免制,就是把投資公司所繳納的公司稅的部分或全部歸集到投資者所得的股息中去,以抵免投資者的個人所得稅。
(2)證券交易所得稅的比較
證券交易所得是各國資本利得課稅的重要對象??偟膩砜?,對證券利得課稅主要有兩種方式:①視為普通所得并入綜合所得課稅。多數國家不區分利得與所得而同等課征,將證券買賣的價差增益視同普通所得,并入綜合所得一起課征所得稅。②對證券交易實現的資本利得實行單獨課稅。即將證券交易所得從公司或個人所得中分離出來,單獨依率計征。
2.1.4證券財產(遺贈)環節征稅的比較
證券作為一種信用憑證,是財產的一種象征。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把證券列入財產稅的課稅范圍。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實行總遺產稅制的國家和地區只有一種超額累進稅率;實行分遺產稅制的國家則多按繼承人或受遺贈人與被繼承人的關系設置幾種累進稅率。
2.2外國證券市場稅制對我國的借鑒和啟示
2.2.1構建專門的證券市場稅制
證券市場發育比較完善的國家,都有專門的證券市場稅制來加以調控。大部分國家的證券市場稅制由證券交易稅、證券所得稅(包括證券投資所得稅和證券交易所得稅)、證券財產稅等組成。發行環節征收資本稅、登記稅,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控制公司的股票發行規模和協調一、二級市場的發展;交易環節的證券交易稅根據有價證券的種類及不同性質的轉讓行為分別設計稅率,是為了證券市場的均衡發展;所得環節的證券交易所得稅(資本利得稅)一般僅限于出售多數股份的所得及持有期限較短的所得。對證券市場活動的多環節課稅,不僅有利于與普通商品的課稅相銜接,充分體現稅收的公平原則,更有助于加強對證券投資活動的稅收調節、監督與管理。
2.2.2充分體現寬稅基、輕稅負,節省、便利的原則
大部分國家的證券市場稅制所確定的課稅范圍比較廣,不僅有股票、公司債券、出資證券和受益證券,甚至還包括認股權證。寬稅基、輕稅負充分體現在各國成熟證券市場的證券稅制中。在發行和交易環節的稅率都普遍較低,而對證券買賣差價增益的課稅上優惠則較寬厚。這種寬稅基和輕稅負相結合,既有利于監管證券活動,又有利于鼓勵證券投資。
3.完善我國證券市場稅制的具體構想
3.1證券發行環節
通過在新股發行環節征稅,可以提高新股發行價格,降低一級市場的收益水平,從而遏制融資申購行為,保護一級市場投資者的利益,進而防范金融風險。因此,在證券發行環節按證券發行時訂立的產權轉移協議或合同征收印花稅,有助于維護投資者財富增量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為一、二級市場的接軌創造條件。
3.2證券交易環節
應改變現行的對證券交易征稅套用印花稅有關規定的做法,開征證券交易稅以取代證券交易印花稅。證券交易稅的征稅范圍應該覆蓋全部證券交易品種,凡賣出在中國境內發行、上市的證券,一律按證券轉讓的實際成交金額征稅。為了抑制投機,鼓勵投資,在設計證券交易稅時可以根據投資者持有有價證券時間的長短給予一定的減免稅。通常以一年為劃分長短期投資的界限。
3.3證券所得環節
3.3.1證券投資所得稅
證券投資所得稅應繼續保持原有的統一課稅法,將證券投資所得并入企業或個人總所得中統一納稅。同時根據普遍征收和“同股同利”原則,將法人股、國家股納入證券投資所得稅的征稅范圍,即體現了證券市場的公平原則和股利平等原則也為國有股上市流通并統一中國股市創造一個平等競爭的前提。
我國目前對法人股東取得的投資所得采用抵免法來消除雙重征稅。為避免個人證券投資所得雙重征稅,我國應采用抵免制和扣除制。因為這種做法既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又能比較徹底地消除重復課稅,并且與國際慣例接軌。
3.3.2證券交易所得稅
為了進一步抵制過度投機,緩減證券市場上的收入分配不公,對證券交易所得課以相應的稅收進行調節是必要的。按照稅收的普遍性和公平性原則,各種證券品種的交易所得都應該是證券交易所得稅調節的對象。為了鼓勵中小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和保護其利益,我們對個人證券交易所得稅可規定一個證券交易所得稅的納稅起征點,其標準可參考我國中小投資者的平均投資額,再乘以二級市場平均收益率得到平均交易所得,在此基礎上下浮一定比例。
3.4證券財產(遺贈)環節
證券已成為我國居民財富的一部分,而且所占份額也越來越大,隨著我國遺產稅和贈與稅的開征,有價證券也應列為其征收對象,這是符合國際慣例的。結合我國的現實情況,開征遺產稅時,遺產稅的起征點要高,征稅面要窄,重點在于調節個人收入過高的那部分人,對所得稅起補充作用。
參考文獻:
[1] 肖鵬、陳石頭.證券市場稅收制度的國際比較與借鑒[J].涉外稅務.2000,7.
[2] 王紅領.借鑒國際經驗完善我國證券稅收制度[J].稅務與經濟.2002,5.
作者簡介:席小瑾(1975.11-),女,籍貫陜西西安,碩士研究生,助教,青島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師,主要從事財稅理論研究。
(作者單位:青島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