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會計信息化是在當今經濟社會一體化、數字化、網絡化的條件下不斷發展起來的,它具有開放性、多元化和智能性等特點。本文就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趨勢談幾點粗淺認識。
【關鍵詞】 會計 信息化 發展
Abstract: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eve-lop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today's social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digital and network. It is open,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lligent, et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前言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是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不斷創新,信息產業持續發展,信息網絡廣泛普及,信息化成為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場全方位的社會變革演進。信息化是指現代信息技術與社會諸領域及其各個層面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及其結果,會計信息化是在傳統的會計電算化已無法適應和涵蓋信息化社會和現代管理的發展這一客觀現實的情況下,由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應用于會計領域的一種從形式到內容的根本性變革,它是在會計電算化的基礎上上升發展的新的階段。會計信息化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融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與業務流為一體,反映會計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的、高度數字化、多元化、實時化、個性化、動態化的會計信息系統;它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運用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對其進行獲取、加工、傳輸、存儲、應用等處理,具有賬務處理職能集中化的特點,為企業組織經營管理、控制決策提供充足、實時的信息。會計信息化的實質是在新的會計思想的指導下進行會計業務流程重組,并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建立起以“集成”與“互動”為特征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集成”是指對信息集成、過程集成、功能集成的財務業務一體化解決方案。“互動”是指會計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相互結合,會計信息提供者與使用者的相互影響,他們互為主動關系。
1.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歷程
1.1會計軟件研發階段
這階段是我國企業會計化的起步階段。該階段的會計軟件沒有從整個會計系統完整功能的角度出發來設計,而只是從用戶對單個功能的需要出發邊試驗邊設計和開發軟件。主要內容是用計算機模擬和代替人工操作,完成記賬、算賬、報賬等業務,從而減少會計人員日常的繁重工作,增強會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1.2核算型會計軟件階段
經過第一階段的不斷摸索和實踐,核算型會計軟件日趨成熟,核算型會計軟件的體系結構、功能結構基本成型。核算型會計軟件包括賬務處理、應收應付核算、固定資產核算、存貨核算、銷售核算、工資核算、成本核算、會計報表生成和匯總等模塊的劃分已被廣泛接受,核算型會計軟件商品化水到渠成,財務軟件公司也相繼涌現。1994年財政部相繼頒布了《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范》和《商品化會計核算軟件評審規則》等,又推進了我國核算型會計軟件及其商品化的進一步發展。
1.3管理型會計軟件階段
在企業中,財務會計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它與企業的其他部分有著緊密的聯系。據統計,企業管理的70%與會計有關。企業通過財務計劃、分析對企業管理各部門進行指導、監督和控制。因此,處于企業管理系統中心位置的會計系統僅具有會計核算功能是遠遠不夠的。
而核算型會計系統幾乎是一個僅供財務部門使用的封閉系統,與其它模塊缺乏交流功能,不具備適應各種管理分析要求的功能,不能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于是,在核算型會計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管理會計的計劃、分析和控制等功能,如:財務計劃、財務分析、成本管理等,并且引進了更科學、復雜的計算方法,產生了管理型會計系統。
2.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前景
2.1促進會計系統全面發展
會計信息化要實現會計業務事前預測決策,事中監督控制,事后分析評估的全面信息化,這將全面影響包括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會計實務工作、會計教育以及政府對會計的管理等所有會計領域,是對會計進行系統全面的發展。
2.2促進會計功能全面覆蓋
會計信息化不僅僅是進行會計核算,還包括會計監督和控制、會計預測和決策、并根據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術重整會計流程。
2.3促進會計技術全面提升
會計信息化不僅要采用計算機技術,而且,更要以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手段,進行現代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
2.4集成、共享性和開放性
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由于采用了現代信息集成技術,使財務業務一體化系統成為可能,這里的信息集成性包括三個層面:首先,在會計部門內部實現信息集成,即實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之間的信息集成,協調和解決會計信息真實性和相關性的矛盾;其次,在企業內部實現財務和業務一體化,即實現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的集成,使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能夠真正融合在一起;最后,是在企業間的信息集成,形成企業或組織與外部關系人(如客戶、供應商、銀行、稅務、財政、審計等)的相互授權的信息共享。會計信息系統必將日趨開放,會計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島”現象,提高了組織的適應能力和管理水平。
2.5實時動態性
會計信息化應用軟件系統按信息流分為事前、事中、事后的幾個層次,這幾個層次本身非常明顯地體現出時間上的實時動態性。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事前財務及業務的預測和決策,計劃本身就是動態的。可以將本期的財務及業務計劃是根據前一會計期間的分析結果和市場狀況由會計信息化的決策支持系統實時調整、動態制訂的。事中財務及業務數據的采集是實時動態的,并隨時與事前制訂的財務和業務計劃相比較,以監督和控制事前決策或計劃的執行。例如企業外部的數據(發票、訂單等)和企業內部的數據(入庫單、產量記錄)一旦發生就實時存入相應服務器的數據庫中等待處理。事后財務及業務數據的處理更是動態和實時的。例如財務及業務數據一經傳入就會立即轉入相應的處理程序,對數據進行分類、計算、匯總、更新、分析等一系列運算操作,以保證信息動態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2.6處理、輸出信息的多元性和智能性
進入會計信息化階段后,會計信息系統是一個由人、計算機網絡和數據及程序等有機結合的應用系統,它不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有控制和管理功能。會計系統不再是簡單模擬手工的系統,而是人機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統;既可以按既定的月、季、年來提供會計信息,也可以隨機快速地生成需要的會計信息,既可提供歷史信息,也可提供當前信息和未來信息(如預定成本、目標利潤等);還可以提供圖形化信息(直方圖、折線圖等)以及語音化信息;會計信息系統既可以提供貨幣的,也可以提供非貨幣的信息。處理信息的方法更體現了多元化和智能性,如折舊計提的方法不僅可采用直線法,也可同時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等其它方法進行試算來比較差異。
結束語
隨著世界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成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導技術。在市場瞬息萬變的形勢下,會計信息化的應用,能為企業提供及時、準確和完整的財務信息,從而增強決策有用性,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不斷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肖斌.論會計信息化的發展[J].科技經濟市場.2008.07.
[2]劉萬榮.試論新形勢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J].中國經貿.2009.22.
(作者單位: 宮儷萍 龍江銀行大慶分行輝 大慶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