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財政資金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便是改變原有的財政資金分數收付方式,探索以會計核算中心為主要載體的收支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實行集中統一的會計核算和管理。這種制度,以公共財政理論和效益財政理論為指導,以建立公開、高效、廉潔、務實的財政管理運行機制為目標,通過規范會計行為,加大對財政資金收支的監管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它既是對現行財務管理體制、理財方式的大膽創新,也是我國財政實現與國際接軌,構建公共財政框架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 會計核算 收支制度 財務管理
Abstract : An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is to change the original financial receipts and score, explore the accounting system reform that thinks the accounting center as the main carrier center. It is not only the bold innovation for the curr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financing, and also an important link to realize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construct the framework of the public finance.
1.會計集中核算的運作方式
現階段全國各地實行的會計集中核算管理模式各具特色,有集中帳戶、資金;集中審核、記賬;分戶記賬、核算等多種形式。但其運作方式基本遵循;集中管理、統一開戶、分戶核算;明確職責、優質服務、循序漸進的原則。以集中設置帳戶、集中收支為主要特征。一是集中設置帳戶,原有單位自行分設的帳戶,改由核算中心集中統一開戶,財政性資金都通過單一帳戶進出管理,改變原來單位在銀行多開戶頭,散亂無序的局面。二是集中會計核算。原由各單位分散辦理的會計事項如資金往來核算、經費收支核算、會計報表編制、會計檔案管理等工作,改由會計核算中心統一承擔和辦理。各預算單位在不改變預算管理體制、內部理財機制、資金所有權、資金使用權、資金審批權、會計主體法律責任的前提下,取消相應的銀行基本帳戶和會計核算崗位,設專兼職報賬員協助做好會計核算,負責保管、使用“備用金”。
2.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勢在必行
2.1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是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需要。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會計分散核算和國庫分散支付制度,這一傳統制度已經暴露出諸多弊端,主要表現在:財政資金經過層層轉撥,由各部門、單位分散收付和儲存,一方面使總量很大的財政資金閑置沉淀,滯留在各個環節,無法發揮最佳效益;另一方面使財政部門資金調度緊張。而且隨著經濟發展,單位占有資金在本級財力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資金規模的擴大,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機關經費不足,緩解了資金供需矛盾,但由于各單位資金分散管理,分散使用,捏不成拳頭,明顯削弱了財政宏觀調控能力,降低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把會計核算集中起來,將各單位不論是何渠道來的資金都統籌管理,進行合理運作利用,有利于政府充分發揮財政整體功能,集中財力辦重點事業,以實現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2.2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是強化預算管理制度的需要。傳統分散核算的理財方式重收入管理輕支出管理,重審批分配輕監督控制。這種模式,一是缺乏嚴格的預算監督機制,缺少對財政資金使用過程的事前監督和全面控制。預算資金撥給部門后就基本脫離了財政監督的范圍,財政部門無法及時發現和制止各種擠占、截留、挪用等違紀行為,造成財政監督職能缺位嚴重。二是財政資金運行信息反饋滯后,影響預算安排的科學合理性。資金的分散,使財政部門很難掌握整個財政資金的運作、使用情況,難以對財政狀況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運用會計集中核算的形式實現財政提前介入,使理財由被動變為主動,通過對資金撥付到使用全過程履行實時監控,能夠有效的強化財政對單位財務收支活動的監督,更清楚的了解各單位預算執行情況,為合理制定各項開資標準或定額,細化、強化部門預算管理,最終使預算分配走向公平合理創造了條件。
2.3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需要。在缺乏健全有效的法制和公眾監督的背景下,一些部門和單位極易產生亂收懶支問題。如巧立名目亂收費、亂攤派;公款失存、私設“小金庫”;擅自出借資金,搞體外循環,帳外循環,帳外設帳等等,這些問題不僅干擾了正常的財政秩序,導致國家財政性資金大量流失,而且助長了不正之風,成為滋生腐敗的重要根源。實行會計集中核算,財政性資金收支都盡會計中心的“籠子”,把所有單位的收支賬目都一目了然的擺在明處,變“暗箱操作”為“陽光操作”,資金的來龍去脈完全置于財政的監督管理下,從而形成一種無形的約束機制,這就能較好的解決過去分散核算制度下存在的看不到、管不住等弊端,從體制上削弱權利的隨意性操作。這是從源頭上制止不正之風,預防和治理腐敗的一項重要舉措。
2.4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是逐步實現公平分配的需要。由于依法理財的運行機制沒有完全建立,支出管理、資金管理缺乏嚴密規范的制度,導致個人分配“暗箱”操作,隨意性大。為了改善干部職工的福利待遇,不少單位的領導要想方設法動腦筋,找門路、搞創收籌集資金。少數單位甚至不顧財經紀律,挪用專項資金,隨意將預算內資金當成單位福利金,給小團體發放獎金福利補貼,使單位之間出現明顯的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這種苦樂不均的狀況,不僅造成攀比之風盛行,影響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正常輪崗交流,而且極易出現行政不公的現象,阻礙行政效能的提高。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取消基本帳戶,所有獎勵、福利發放必須進中心核算,大大提高了資金收支透明度。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是對會計核算體制的改革嘗試,作為一種創新的會計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使當前會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對加強和改進財務管理和會計監督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成為財政監督和會計服務的契合點,實現了會計主體與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分離,集中核算單位自己使用權、財務自主權與會計核算權的分離,加快了會計核算手段由手工操作向電算化的分離,加快了會計核算手段由手工操作向電算化的轉變。從運行情況看,取得了成果大家有目共睹。實現了會計核算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并且從源頭上把住了財務管理關。會計核算中心擔負著會計核算和資金結算兩大職能,嚴格按照會計制度進行管理和結算,加強了對財政資金使用的監督,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減少了財政資金撥付環節,使分散、游離的資金進入了專戶,使財政監督得以貫穿與資金使用的過程,從源頭上杜絕了資金體外循環和單位“小金庫”現象,防治了腐敗行為,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實現集中核算,促進了會計隊伍建設。目前,會計核算中心已經實現了會計電算化,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實行集中核算,改革和完善了現行財政理財機制變分散理財為集中理財,各集中核算單位取消銀行帳戶,由集中核算機構統一辦理各種往來款項的收付業務,從而得以掌握和監督每筆資金的流向、流速和流量,從運行方式和工作機制上,為國庫集中收付打下了基礎。
(作者單位: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