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提高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水平,是中職學校計算機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通過分析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教育的教學特點,從如何培養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角度出發,對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幾點改革設想。
【關鍵詞】 中職學校 教學改革 教學質量 課程設置
Abstract:It is the problem that the com-puter education workers of the secondary school should think deeply abou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the computer profession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近幾年來,國家大力發展了職業教育,而且幾乎每個學校都在開設計算機專業,因此計算機專業已由20 世紀90 年代的熱門專業變成了各校均在開設的普通專業。隨著職業教育不斷深入和計算機專業的大量學生畢業進入社會,逐漸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雖然每年有大量的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但是現實情況是符合社會需求的計算機方面的技術應用性人才仍然短缺。這一現象表明計算機技術專業的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脫節,計算機技術人才培養面臨巨大的挑戰。
在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如何提高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水平,使學生能滿足社會發展對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的要求,是中職學校計算機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本文針對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工作,從如何確定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加強教學考核、注重學校的師資培訓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以期為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的改革做一點有益的工作。
1.加強課程開發,課程設置應向寬基礎、活模塊方向轉變
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計算機教學有著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的特點。計算機教學要求課程的開設和教材的選擇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教學內容應該反映計算機技術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的方向。多年的教學實踐認識,課程的開設一定要體現實用的特點,如果一味追求面面俱到,使學生學得過多過雜,其結果是不但收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反而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材的選用方面,應以學用結合為著眼點,授課教師要根據實際需要選用合適的教材。
學校需要通過各種途徑,開設多種潛能性的、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基礎素質的課程,如禮儀、書法、美術、文藝、演講等等。總之,目的是讓學生獲得較寬厚的基礎素質,以利于培養綜合能力,而在課程編排上,則劃分成若干中心,形成多個知識模塊,模塊之間能相對和互相組合。
2.改進教學方法、轉換教師的角色
目前,在教師中以自我為中心、以課程為主、采用“滿堂灌”進行教學的仍然大有人在,這樣的教學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抹殺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主動建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各種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當前所學知識建構的目的。這是教育學中\"建構主義\"的核心內容,這已不僅僅是教學方法的問題,而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從根本上轉變的觀念。
具體上說,在教學過程中,要少而精地將知識點講授清楚,多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盡量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允許學生在課堂上向教師提出問題,將問題引入課堂;教師在講課當中也要經常注意學生的反應,關注學生的課堂反饋,隨時調整授課行為。這樣一來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加強了學生的主動性,而且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同時要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典型應用是多媒體輔助教學。計算機專業有著不同于其他專業的教學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學內容是很難用語言進行描述的,如果借助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再配合教師的講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應該倡導和鼓勵教師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變得靈活多樣、豐富多彩,達到優化教學過程的目的。除此之外,多媒體輔助教學還有助于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擴大認知的空間領域,特別是擴大教學規模,使更多的學生得到優秀教師授課,這些都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3.突出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中職學校的辦學,應該以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可持續發展和繼續學習的能力為目標。所以要特別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徹底改變只重視理論學習、不注重實踐教學的做法。計算機課程作為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實踐教學無論對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是培養學生運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堅持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同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機操作,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能使教師把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所以,一方面在教學中要保證上機實習課與理論課有合適的比例,另一方面教師應高效利用每一節上機課。如在課前對上機實習做出明確安排,明確每次實習的目的、任務、內容與要求等;課后要求學生寫出上機實驗報告。這樣做,可以避免學生上機學習的盲目性,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從而保證教學質量。
4.加強學校計算機教學的考核
計算機教學考核是對教學質量的評價和監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和保證。重視和加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評價與考核在順利開展計算機教學改革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考核一方面能對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檢驗;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所采取的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進行引導。比如:通過提高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例,讓學生明白應非常重視學生的平時成績,這種考核方法非常有助于學生踏實地掌握所學知識,而不是期末考試時突擊復習,考完就忘記。當然平時成績是由多次小考和作業等成績構成的,這樣做學生平時的壓力要大一些,但是有了平時的扎實基礎,期末時就會相對輕松些。此外,書本的知識只是考試的一部分,為了鼓勵學生實際能力的提高,上機,實驗課也要作為考試的重要內容。應該認識到,一個好的考核方法對于學習一門課程是至關重要的。
5.注重學校的師資培訓
教師是學校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資源,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專業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好與壞,對職業教育任務的完成和目的的實現都有著直接的重大影響。一是教師應該通過在職學習、參加進修和培訓等方式來加深專業理論知識;深入企業接受實際工作能力的鍛練,提高自身動手能力,使自己能始終站在本學科的技術前沿。專業知識不深必然影響講授內容的深度、廣度和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念。二是教師應該具有豐富的與本專業有聯系的知識,能夠將本專業與其他相關專業知識進行糅合和相互滲透,以便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激勵學生的求知欲望與信心。三是通過刻苦鍛煉,教師應該具有較強的教育能力。包括全面細致地觀察了解學生的能力;發揮教育藝術、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具有縝密的思維和精準的語言表達能力;能把教學實踐和教學改革結合起來,獨立完成教研任務的教研能力。最后,教師還應該在更新教育觀念、加強教學反思、教師間相互學習探討等方面做進一步的工作。
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改革有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要改善職業學校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大力改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和熱愛,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地掌握計算機相關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應用能力,以培養出更多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綜合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趙智. 高職高專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J ].教育與職業, 2006 (35).
[2]譚浩強. 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的新階段[ J ].計算機教育, 2003 (12).
[3]趙智群.對工學結合課程的認識(一)[J].職教論壇,2008,(1).
(作者單位:河北經濟管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