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班主任是學生在校期間對學生影響最多的老師,班主任的行為對學生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對學生的成長成材、學生的思想變化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一些探索與實踐對班主任工作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 班主任 德育工作 青春期
Abstract : The head teacher is the teacher who influents the students most during their school times. The head teacher's behavior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th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head teacher's work based on some of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head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work.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指揮者,對班級教育力量起紐帶和協調作用。班主任工作細小而繁雜,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生接觸最多,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班主任工作涉及面也很廣,從學生的德育教育到他們的生活管理,處處都要進行關注。
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內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證,在實際工作中,我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與科任老師配合
學生的大量時間是在課堂學習,學生大量的問題產生于學習過程中。為了做好工作,班主任必須與科任老師進行密切的交往,從他們那里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情況,還要經常與之共同研究,介紹自己的工作計劃和安排,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實行統一組織和管理,協調教育學生,并防止造成互相推諉、埋怨等不利于工作順利開展等情況。班主任要在學生中正確地樹立科任教師的形象和威信,有意識地介紹各科任老師的優點和長處;當學生對教師的教育或教學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時,必須誠意、及時地向科任老師個別反映,同時也必須向其介紹學生群體及個體的基礎與特點,幫助他們互相正確認識,改進教學或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同時又能形成學生、科任教師、班主任三位一體,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由于日語班學生課程多,負擔重,剛剛適應住校生活的他們,在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學習質量上極為苦惱。這時作為班主任就要與各學科教師進行溝通,協助各學科教師為學生介紹學習的小竅門,同時,也要不時地給與學生以鼓勵,使他們增強學習的信心,在學生的學習取得些許的成績后,及時和充分的肯定能夠使學生獲得一種成就感,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2.知人善用
用人,重在揚長避短,知人善用。戰國時齊國君的門客魯仲連曾說:“讓猿猴離開樹木跳入水中,當然不如鱉;要論鉆墻跳房,駿馬不如狐貍;讓勇士拋掉寶劍去拿鋤頭,當然不如農夫。因此,如果對人去之所長,用其所短,就連堯舜那樣的圣人也一無成就!”用人所長,就是著眼于人的長處和優點。對于任何人,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則成人才;用其所短,棄其所長,則成庸才。用人所長,核心是量才任用,宜帥則帥,宜將則將。量才錄用,切忌大才小用和小才大用。
我在選才和用才時,注意對潛在人才的開發,細心觀察、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優點和缺點、特長與愛好。應根據特長看其能否擔任干部或者能擔任某一方面的干部,使他們擔任最能施展出自己本事和才能的職務。給與每個學生以展示自我能力的舞臺,在開學初我就宣布一月后舉行班干部競選,愿以為競選不會有太多學生參與(鑒于高中學生不太積極主動的一貫作風),但是選舉當天沒想到學生的積極性如此之高,以至于分了兩次才將班級的班委會和各科科代表選舉完畢。
班委的成立之后,就是要注重開發和培養學生干部的獨立工作能力。班級工作讓學生干部自己去干,班委會議、班會等大型活動都讓學生干部主持進行,對班級工作也要征求他們的意見,鼓勵支持學生干部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創造地、獨立地去設想和主持工作。讓學生干部在班級舞臺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才能,表現其創新精神,使他們在沉思和探索中增長見識和膽識,增強自覺性和主動性。
3.疏通引導
引導教育即說理教育。它主要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循循善誘,分清是非,指明方向,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進行思想教育要以理服人,因為學生中的思想問題,大量屬于認識問題,只能采取“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因此,無論是對學生進行激勵,還是幫助他們克服缺點、錯誤,都必須使他們內心深處明晰道理。這并不是說說理教育可以放縱、容忍學生的錯誤言行存在,而是要對錯誤的東西剖析得有力,說得學生心服口服。因此,對學生一方面要讓他們敢于暴露思想,一方面要給以精神武裝,對講了錯話的學生不抓辮子,而要引導他們通過認真學習、比較、反思,經過獨立的思考去接受正確的思想。
說服引導法就其形式而言,有課堂講授、專題講座、討論會、個別談話和寫評論文章等。不管采用哪種形式,都要貫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的原則。例如:當我進行個別談話時,注意了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每次談話前我都作好了充分的準備。這種準備包括認真地思考個別談心的緣由是什么?談心的時機是否成熟?談話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這個學生的個性如何?他有什么興趣愛好?談話從何處著手?在談話中如果出現僵局怎么辦?有哪些事例易于被這個學生理解和接受?
第二:要對學生有深厚的感情,善于同他們交知心朋友。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與學生建立起融洽的感情,心心相印,推心置腹,才能使學生無保留地傾吐自己的全部真實思想,心悅誠服地接受所講的道理乃至忠告和批評。
第三:我注意選擇適當的地址和時機談話。例如:當我發現學生思想政治上要求進步時;或是遇到問題、困難而情緒低落、波動時;或受到批評、處分思想不通時;或受到獎勵、表揚而驕傲、自滿時;或與別人發生糾紛而影響團結時,就要不失時機地進行個別談心。個別談心可在僻靜處,也可在公共場所進行;可在教室、辦公室,也可以在校外進行。可以使學生感到嚴肅,用安靜、肅穆的氣氛使對方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從而認真地思考,也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感到很輕松,在漫步閑聊中,摸清學生的心理活動和思想狀況。
第四:我注意了談話的合理程序和委婉的語言藝術。個別談心,十分注意由淺入深、由遠及近、由異及同的循序漸進的方式。要講究語言藝術,力求做到鮮明、生動、準確,有邏輯性、知識性和感染力。
總之,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繁復。
參考文獻:
[1] 林濤濤.班主任德育論文.赤子[J].2009年第18期.
[2] 劉朝志.提高學校道德教育實效性的對策與思考.劉朝志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J].2010年第4期.
(作者單位:東北育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