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對SA8000對中國出口企業的影響及對策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 SA8000 社會責任標準 出口企業 影響 對策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 in-fluence from SA8000 on China's export enter-pris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1.SA8000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社會責任道德標準SA8000是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的簡稱。它是全球第一個可用于第三方認證的社會責任國際標準,其標準的制定主要是依據國家法律、國際人權以及ILO國際勞工組織的規定。它的主要宗旨是希望企業對于整個社會負起應有的責任,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條件,保障工人和兒童的合法權益,規范企業或工廠的管理體系。
SA8000的主要內容規定由童工、強迫性勞動、健康與安全、結社自由和集體談判、歧視、懲戒性措施、工作時間、報酬、管理系統這九大方面構成。通過這些內容規定來界定社會責任的有關要求,使公司制定相應的政策及程序并去執行和維持,并向相關利益方證明公司的政策、程序和舉措符合SA8000標準的規定。
2.SA8000對中國出口企業的影響
2.1 SA8000對中國出口企業的消極影響
2.1.1 加大國內出口企業的成本,降低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企業想通過SA8000認證,將不可避免地要付出極大的精力,時間和成本。其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1)直接成本
企業因申請SA8000認證而直接增加的成本包括認證成本和維護成本。認證成本是指企業為了通過SA8000標準認證而進行的申請,審核,注冊,監督,交通翻譯等而需支付的費用;維護成本即通過認證后企業必須每年要繳納的年費。
①認證成本
在我國,企業需要支付的具體認證費用見表2.1。
②維護成本。SA8000的維護成本主要是指年費。繳納年費的多少主要取決于企業年收入的多少。企業年收入越多,須支付的年費也就越多。
對于一個小企業來說,這些成本費用并不是個小數目,單是認證成本就已經相當大,每年還需支付相應的成本來維持。因而企業的競爭力相對于大的企業肯定有所降低,增加的成本也有可能轉嫁于消費者身上。
(2)間接成本
間接成本主要是指為了遵循和實施SA8000規定的標準,企業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革而需增加的支出或費用。間接成本主要表現為企業的生產成本。
毋庸置疑,我國的某些企業確實存在著雇傭童工,沒有達到最低工資水平,有的還拖欠工資,工作超時等不良現象。要通過SA8000標準認證,這些企業肯定必須對企業的制度規定作出相應修改和調整。拿工資這一項規定來看,未達到最低工資水平的企業就必須得上調工資,以達到法定或行業規定的最低標準。這樣,企業生產成本必然會大幅度攀升,這對于原本效益就不好的企業,更是雪上加霜。
2.1.2減少國內企業出口,威脅企業的供應商資格
自SA8000標準實施以來,便得到許多跨國公司的重視和支持,許多跨國公司紛紛公開表示采用SA8000標準,并鼓勵供應商和合約工廠申請SA8000認證。例如蘋果和惠普公司對供應商的選擇一直有著嚴格的選擇標準,其標準之一就是要求供應商必須保證他們的員工能感受到安全和尊嚴,這正恰好符合SA8000標準關于“健康和安全”的要求。在2006年,富士康遭遇“血汗工廠”質疑時,蘋果就曾派人深入該公司調研,通過檢查不同生產線上7個月的換班記錄,結果發現,富士康員工平均每周工作時間超出35%,四分之一的員工極有可能連續工作6天以上,屬于加班強度“過度”,當時便要求富士康改正。
我國的一些重要貿易伙伴也非常重視SA8000標準問題,有些進口商還硬性規定,供貨商必須通過和嚴格遵守SA8000標準,否則撤銷其訂單,甚至取消供貨資格。換句話說,如果我國企業達不到相關的標準要求,就有可能遭到其他國家對我國出口產品的聯合抵制。
由此可見,SA8000標準對我國出口企業面臨的沖擊將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大量企業被取消供應商資格,出口量肯定大幅度下降,對此,必須引起企業的足夠重視。
2.2 SA8000對中國出口企業的積極影響
2.2.1提高出口企業的國際形象,擴大企業的國際市場份額
在當今市場經濟時代,市場競爭不僅首先表現為商品質量和價格的競爭,而且更重要的表現為生產商品背后的企業整體形象的競爭。對于一個國外進口商來說,如果面對的幾個供應商在產品和服務質量,價格方面都是相等的,不置可否,他肯定會選擇有著信譽保證,良好形象,知名度高,有社會責任的供應商。
總而言之,實施SA8000標準將可大大提高企業在公眾心目中的社會和品牌形象,提升企業的聲譽和知名度,幫助企業吸引更多的國際市場消費群體,最大限度地擴大國際市場的占有額度,從而獲得利潤最大化。
2.2.2促使出口企業進行結構性調整和優化,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企業要通過SA8000標準認證,一方面在制度上要使其規章條款與SA8000標準相符合,另一方面在行動上要真正落實SA8000標準的規定,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因此,無論是從企業制度上還是從企業內部結構上必然要對企業進行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且不談企業因實施SA8000標準而進行制度機構改革所需支付的成本多與少,但從企業進行制度和機構改革所帶來的效益來看,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在制度上,通過制定相關的員工福利條款,關心員工的利益問題,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可以提高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忠誠度,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相反,如果工廠環境讓工人感到不舒服、工作時間漫長、工作條件不安全、工資待遇不公正、政策和公司規章帶有歧視性,必然引起員工不滿,從而降低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
3.中國出口企業應對SA8000的措施
3.1正確辨證地看待理解SA8000標準,積極接受和開展認證工作
事物總是有兩面性的,凡事有利必有其弊。SA8000標準對我國的出口影響也同樣存在利弊問題,雖然它會加大企業的生產成本,威脅企業的供應商資格等等,但也有它的合理成分和可取之處。它不僅明確了企業社會責任規范,還提出了相應的管理體系要求,從管理上規范企業的道德行為和社會責任,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保證工人的合法權益,提高企業聲譽,增強競爭力,改善風險管理。SA8000 標準正越來越演變成進入國際市場的準入條件。
3.2改變企業出口的增長模式,加強企業技術創新
我國的出口主要都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出口的規模大,量也非常的多。許多企業為了擴大出口數量,更是夜以繼日的加班加點,而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便是企業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但是隨著社會公眾和消費者的權益和社會責任意識的提高,這種優勢越來越不明顯,甚至變成我們的劣勢。因此首先,我國出口企業必須改變以往以追求出口數量來促進貿易發展的增長模式,改進商品出口的結構,提高出口產品的檔次和水平;其次,加強企業的科技創新和技術引進,提高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過技術進步和創新,使勞動密集型行業依靠廉價的勞動力優勢轉化為依靠先進科技技術為競爭優勢;第三,注重環境保護和改善勞工條件,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從整體上提高企業的出口競爭力。
3.3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社會責任意識,解決企業存在的不良勞工問題
企業經營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贏利最大化。我們也都一直以此作為評價一個企業是否成功,只要企業的出口創匯高,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企業追求利潤無可厚非,但不能以犧牲環境的污染,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剝奪工人的合法權益來獲取利潤的最大化。企業不應只是單純地追求經濟利益,而更應該考慮自身應負的社會責任,并勇于承擔責任。但現實中,仍存在許多企業不顧公司形象和工人的死活,利潤至上的現象。企業管理者,是一個企業的領導核心和關鍵人物,掌握著企業的生死大權,他所制定的決策決定著企業的未來發展前途。因此,作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應該從長遠的角度去考慮企業的生存發展問題,以全局為重,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帶領企業追求合理的利潤。同時,對企業進行適當的整改,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按照SA8000的標準要求,逐步改善工人的工作條件,給工人提供安全、衛生、舒適的工作環境,不壓低或拖欠工人工資,重視員工的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工人的技術水平和品德品質,確確實實保護員工的權益,在追求企業利潤和增加員工福利兩者之間尋求一個理想的平衡點。
3.4提高企業的法制意識,了解并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實際上,SA8000與我國的《勞動法》在某些內容規定和精神原則上是一致的。 只要企業嚴格遵守《勞動法》以及國內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就基本上符合了SA8000標準的要求。因此,企業上至領導,下至員工,應該自覺地提高法制意識,了解和學習與SA8000有關的國內外法律知識,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和國際公約。當與其他國家在有關SA8000問題上存在矛盾和糾紛時,我們便可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若對法律完全不懂或一知半解,企業就會處于被動的地位,任人牽著鼻子走,可以預見企業存在損失是必然的。
參考文獻:
[1]王飛鵬.SA8000標準對我國出口企業的沖擊與應對措施[D].山東:中國海洋大學,2006.
[2]戚淑杰.SA8000對我國出口貿易的挑戰及對策研究[D].福州:福州大學,2006.
[3]胡曉穎.SA8000對我國出口企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黑龍江:黑龍江對外經貿出版社,2006(1).
[4]王春林.SA8000對我國企業的影響和對策[J].上海:上海企業出版社,2005(11).
[5]劉嵐.SA8000 與我國出口企業對策選擇[J].北京:對外經貿實務出版社,2005(12).
(作者單位:廣東行政職業學院經濟貿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