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運用故障案例分析的方法,對北京SONATA電控發動機的冒黑煙故障進行研究分析,本文介紹了一些診斷方法,通過該案例重點突出用數據分析方法來診斷汽車故障。介紹了本人在故障檢修過程中總結的一點經驗,突出說明“豐富的維修經驗+先進的診斷設備的幫助=維修技巧”。
【關鍵詞】 發動機冒黑煙 噴油量 分析 檢修方法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anlyses the smoking wh3en fault in the Beijing SONATA electronic-controlled engine. It introduces some methods that it diagnoses the auto fault with data analysis methods through this case.
案例一:
故障現象:北京SONATA2.0轎車出現冒黑煙、怠速游車的故障,而且黑煙隨加速而增多,油耗大。
分析:黑煙隨加速而增多,油耗大,應該是噴油量偏多,混合氣過濃造成的。
故障檢修:先讀故障代碼,診斷盒在離合器右側的保險盒下方,元征X431診斷儀,讀到21號代碼(水溫傳感器信號不良),檢查水溫傳感器的插頭有油污,清潔后故障代碼可以清除,但故障依舊。
(1)測量系統油壓為250kpa。
(2)噴油器噴油時間為:怠速為6.4ms(噴射時間太長)。
(3)進氣歧管傳感器MAP信號:怠速3.3V(怠速時MAP信號正常時應為1.9V左右)。
從上述測試可知怠速時噴油時間太長,并伴有排氣黑煙現象,據此分析到根本原因是噴油太多太濃以至無法完全燃燒而排黑煙,并使怠速不穩。
踩加速踏板時噴油量的增加使混合氣濃度變的更濃而使氣缸內燃燒不良所以在加油初期,因混合氣過濃而使轉速降下來。但因節氣門持續開著,使進入歧管的空氣漸漸沖淡混合氣濃度,故轉速會慢慢上升。MAPS信號偏高,其故障原因可能為歧管傳感器周圍有泄漏或本身有內漏,檢查時發現MAPS的安裝不良。拆下MAPS重新安裝到位,并插好插頭,再做測量,怠速MAPS信號電壓為1.9V,噴油量為2.6ms,發動機怠速運轉平穩,不冒黑煙,由此故障排除。
案例二:
故障現象:北京SONATA2.0轎車發動機油耗過大,排氣管冒黑煙,低速運轉明顯抖動。
故障檢修:
影響發動機油耗的因素很多,其多數情況下主要有三方面因素:混合氣濃度、壓縮比及點火正時。
北京SONATA2.0電控發動機噴射系統(MPI)為閉環控制系統,正常情況下它對混合氣的調節是很精確的,對怠速油耗過大的這一類問題,首先應該檢查怠速是否過高正常情況下發動機的怠速轉速是很穩定的,當發動機的怠速轉速突然發生變化時,ECU會以發動機轉速傳感器的轉速信號作參考,通過控制怠速罰開度來修正怠速轉速,所以對于怠速過高的故障應先檢查節氣門位置傳感器的怠速觸點,看發動機是否在怠速下運轉(SONATA發動機的怠速不可以人工調整)。
對于D型噴射系統電控發動機的油耗過大故障應結合現代汽車故障檢測手段綜合分析,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檢查;
(1)檢查噴油器是否有滲漏滴油
(2)燃油系統油壓
(3)水溫傳感器(THW)
(4)曲軸、凸輪軸位置傳感器(CKP、CMP)
(5)進氣溫度傳感器(IAT)
(6)氧傳感器(O2S)
(7)點火正時
(8)缸壓.炭罐電磁閥是否常開等。
引起氧傳感器信號異常(故障碼)的原因較多,如燃油壓力異常,噴油器和空氣濾清器堵塞,燃油品質差,炭化物和鉛化物覆蓋了氧傳感器表面,排氣管漏氣,點火異常等。
水溫傳感器的檢測試驗(負溫度系數)
活性炭罐清除電磁閥在低溫怠速狀態下應該是關閉的,此時汽油蒸汽不進入燃燒室,只有當發動機處在正常溫度且中速下才開啟,否則會使怠速工況下混合氣過濃。
點火定時的檢測,除可用示波器和正時槍外還可以通過檢測進氣真空度的方法來檢查點火正時。怠速狀態下(500-600R/MIN)真空表指針應57.33-70.66KPa范圍內,若指針跌落在46.66-57.33KPa之間,表示點火時刻過遲,點火過遲會使汽車的動力性下降,油耗升高。
檢查燃油系統壓力是否過高。測的發動機怠速、全油門,5min保壓三種情況下燃油系統的壓力,其結果均正常,說明燃油系統壓力正常。檢查各缸噴油器是否密封不良。噴油器是電壓驅動型的,電阻較大,約為12-16Ω。直接用12V電源測試噴油器工作情況,其方法是:
①將噴油器連同燃油分配管一起拆下,接好燃油軟管;
②將噴油器放入量杯;
③接通燃油泵電源(不要起動發動機);
④接通噴油器電源15s,測得各噴油器的噴油量。結果各缸的都為45ml(標準值為40-50ml)各缸噴油量之差小于5ml,也符合標準。
⑤斷開噴油器電源后發現2、3號噴油器有滴漏燃油的現象。更換2、3缸噴油器后故障排除。
參考文獻:
[1]《汽車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主編:馮健璋 機械工業出版社.
[2]《發動機電控技術》主編:劉越琦 機械工業出版社.
[3]《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主編:張建俊機械工業出版社.
(作者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水電交通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