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工程變更常常發生在工程承包合同執行過程中,需要監理工程師隨工程進展現場定奪,若處理不當,不僅造成資金浪費,影響工程質量,埋下索賠隱患,甚至使業主對其工程投資失去控制或承包商的利益受到損害,監理單位的形象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正確對待工程變更是每個監理工程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關鍵詞】 施工監理 項目管理
Abstract : Engineering change often occurs in the project contract execution. It needs the supervision engineer regards with the project site. So treating the engineering change correctly is the basic qualities that each supervision engineer should have.
1.工程變更的范圍
廣義上的工程變更的范圍,是指構成合同文件的任何組成部分的變更,并不局限于設計變更所特指的與施工圖紙有關的部分。它既包括工程進展中形式的變更、工程數量的增減或工程質量要求及標準方面的變動;同時又包括合同條件的修改。
2.工程變更的提出和審議
2.1工程變更的提出
工程變更可以由承包商提出,也可能由業主或工程相鄰地段的第三方提出,有時監理工程師也會提出工程變更。
承包商提出的工程變更,一種情況是工程遇到不能預見的地質條件或地下障礙,另一種情況可能是承包商為了節約工程成本或方便其施工條件,加快工程施工進度。這種提出,一般都會涉及費用的增加或引起索賠。FIDIC合同條件特別強調,沒有監理工程師的指令承包商不得作任何變更。
業主提出變更多數是應當地政府的要求,或者工程使用性質改變。業主提出工程變更,監理工程師應與承包商協商,看是否合理可行,主要看業主提出的工程變更內容是否超出合同限定的范圍。若屬于新增工程,則不能作為工程變更,只能另外簽署合同,除非承包商同意作為變更。同樣也需要提出變更原因、設計圖紙和有關計算書。
監理工程師往往根據工地現場工程進展的具有情況及環境情況的變化,本著節約工程成本和加快工程進度與保證工程質量的原則,提出工程變更,也有一些為了彌補設計中不足或修正錯誤。監理工程師提出的變更,如屬業主授權的范圍,可直接下達變更指令,報業主備案;否則,應與業主協商或申請授權。
2.2工程變更的審查和批準
無論哪方面提出的工程變更,均需經監理工程師審查核準,并上報業主批準備案。對工程更審查的原則是:
2.2.1變更后的工程不能降低使用標準。
2.2.2變更項目在技術上必須可行,同時還必須可靠。
2.2.3變更后的工程費用較之整體工程要合理。
2.2.4變更后的施工工藝不宜復雜,一般不應由于變更后的施工技術方案影響工期。
3.工程變更文件的編制
一項工程變更設計,從提出到實施,一般要經過承包商、監理、業主多次地單獨或共同的考察、協商,特別是為了具體實施、計量支付及交、竣工驗收的需要,以及為了建設管理檢查、審計的需要,必須編制完備的工程變更文件。
一項工程變更應包括以下文件:
3.1工程變更令
對于一項工程變更指令,具有一定的法律性,因此應是嚴密和公正的。并不是簡單地說明決定哪一部分進行變更,而應當是一份包括以下內容的完整的文件:
3.1.1變更的原因和依據。
3.1.2擬采用的技術標準。
3.1.3變更的內容和范圍。
3.1.4估算工程變更的價格。
FIDIC合同條件下的工程變更,不同于國內以往的設計變更的另一個方面,是每項工程變更必須確定其變更項目的費用,包括其單價和根據單價和變更后的工程數量對變更價格進行計算。
3.2工程量清單
工程變更中的工程量清單是重要的工程變更文件之一,它同原合同中的工程量清單基本相同。其區別在于每個項目都需填寫變更前后的單價、數量和金額,目的是便于檢查該變更對合同價的影響。
3.3設計圖紙。
3.4其它有關文件。
4.對工程變更價格的確定的幾點粗淺看法
監理工程師在根據FIDIC合同條件第51條規定核準了工程變更后,不應以任何方式使原合同作廢或失效。但由于工程變更不包括在原合同造價內,這就牽涉到要增加或減少工程費用的問題,即對工程變更的估價問題。這樣就直接影響到業主、承包商的切身利益和監理工程師的形象。在許多工程建設過程中,監理工程師和業主與承包商之間的最常見的爭執,就是工程變更后的估價問題。
然而,多數承包商認為只要發生工程變更項目,就應該對該項目重新議價,以彌補原投標價偏低造成的虧損或獲得高額利潤,這也正是承包商樂意提出工程變更的最直接目的。
應當澄清,對于工程變更的項目并不是象承包商期望的那樣全部需要確定新的價格,需要確定新的價格的項目主要有以下兩類:
——工程量清單的項目中數量增減超過合同規定范圍的變更項目。
——工程量清單以外的變更項目。
另外,對于工程量清單中的項目,若發生性質、形式或施工次序和時間以及技術標準的變更,可以或需要對其確定新的價格。即使符合上述兩類,也并不意味著非重新確定新的價格不可,監理工程師有權確定他認為合適的價格。況且,確定新的價格,也并不安全象承包商期望的那樣上浮,某些情況下則是下調。有關基于實際發生的工程量對原估價的工程數量做出的單價調整問題,一般地講,工程量減少-單價提高;工程量增加-單價降低。
為了反映工程建設的管理水平及建設前期工作準備的充分性,對招、投標時估計的實際工程量,在重新測量后證明和工程量表(工程量清單)中記載的工程量不同時,則不屬于工程量變更范疇,不需要進行變更,也不必發工程變更令。僅當這種變化超出合同規定的范圍,則自動按上述第一類情況進行處理。
FIDIC合同條件對清單中單項工程數量增減的變化,一般規定為:對于原合同內有標價的工程量清單的費率或價格不應隨便地考慮變動,除非該單項工程涉及的累計款額超過合同價格的2%,同時在該單項工程下實施的實際工程量超過或少于原工程量清單中工程量的25%及以上時。其數量的增減未超出清單中數量的25%時,應理解為承包商的風險,則采用原清單單價,按原合同清單價格付款。
同時,如果監理工程師認為可以對數量增減的變更項目重新確定價格時,只是對超出25%以外的那一部分按新的價格支付,其余部分仍按原清單中的價格支付。必須注意的是,不能由于數量變化超出25%,全部按新的價格支付。工程數量增加或減少時的處理可形象地描述如下:
上述兩種情況中,\"應考慮調價的數量\"就其工程數量和價格而言有著本質的區別:當工程數量增加超過25%時,其應考慮調價的工程數量為實際發生的工程數量,為其而重新確定的價格,代表著為完成這些工程實體而實際發生的材料消耗及其人工、機械設備使用費等(基于原清單單價);當工程數量減少超過25%時,其應考慮調價的工程數量,為象征發生的工程數量,為其而重新確定的價格,則僅是在原清單基礎上的補差,涉及這部分數量的支付應理解為二次支付(原清單單價+補差=新單價)的疊加。
FIDIC合同條件還規定:
FIDIC合同條件中工程變更的費用,必須隨工程進展隨發生隨解決,不能采取事后補充概預算的方法解決。監理工程師應謹慎履行合同賦予的變更的估價及確定費率的權力,正確處理好工程變更問題,并對合理的確定工程變更后的估價與費率非常熟悉,以免引起索賠或合同爭端。
(作者單位:綏化監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