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應用型高校在開展實踐教學中所面臨的困境,并且指出只有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和改革高校管理機制才能實現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 ;校企合作
當前,各應用型高校通過“校企合作”開展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共建實驗室、課題立項、實行合作培訓、合作開辟產業園,但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模式面臨一些列困境,解決這些困境十分必要。
一、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模式面臨的困境
首先最大的困境是政策問題。目前主要是政策不到位,高校要聯合企業辦教學,必須要有政策上的許可和支持,如高校和企業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利益分配,知識產權的歸屬,知識轉化成技術的操作程序等等??茖W合理政策的缺席導致了當前“校企合作”的盲目和無序,很多合作都是應景而來,不了了之,高校和企業雙方都投入了相當的熱情和精力,卻得不到任何收獲,長此以往,企業的積極性反復受挫,不愿意再參與到此項活動中來,高校的實踐教學難于開展。
其次,應用型高校在開展實踐教學中遇到的困境是經費問題。實踐教學是一項經費投入需求比較大的活動,涉及到實踐場地、設備儀器、教師等等諸多開銷。高校的主要功能是培養人才,屬于非營利性組織,其性質決定了在融資方面不占有優勢,資金相對短缺,而大多數企業也缺乏開發資金,項目資金主要來源于企業自有資金。在雙方合作過程中,高校提供最多的是技術和知識,企業則承擔了經費的壓力,因此,如果雙方的合作給企業帶來的收益并非可觀或者周期太長,都會很難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想要通過校企合作給學生覓得一個實踐的機會只能是一紙空想。
再次,是雙方的合作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高校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渠道不健全。高校對生產部門的產品、工藝、設備以及對市場需求缺乏了解,科研針對性差、工程化的能力差,因而大多只能產出“試驗型”或“技術型”的成果,與企業需要的“生產型”“、市場型”成果的要求存在著差異,從而造成技術供給與需求的脫節。這個現狀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二是運行機制不健全。有效的運行機制是開展校企合作的基礎。校企合作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市場交易行為,如果有任意一方的利益受到了損害,都會影響其參與的積極性,然而由于我國長期的科研、生產體制分屬不同的政府部門管理的現實,造成知識產權的歸屬和技術價值確定不分,嚴重地影響高校開展校企合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解決當前應用型高校開展實踐教學所遇困境的幾項措施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
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需要政府,建立宏觀引導激勵機制需要政府,完善區域創新網絡和國家創新體系需要政府,確立校企合作在區域和國家創新體系中的核心地位更需要政府。政府應該扮演好積極合作伙伴的角色,通過政策的引導和宏觀調控,更好地為高校與企業雙方提供廣泛交流、充分洽談的機會,鼓勵企業與高校在重大項目攻關、技術創新、人才培訓、管理咨詢等多方面開展緊密合作,為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建構資金、技術和人才平臺。尤其是教育部門應當會同有關國家機關和有關的行業協會制定相關政策,保障“校企合作”形成一個穩固的、有序的生物鏈。
(二)建立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投融資機制
首先,建立校企合作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鼓勵風險投資的發展,建立校企投資基金,形成“政策投入為導向、企業投入為主體、金融借貸為支撐、社會投資為補充”的多層次、多渠道的資金投入體系,特別要充分發揮風險投資和投資基金在校企合作中的催化作用,在解決對資源需求的同時降低經營活動的不確定性。
同時,政府職能部門介入校企合作,可以通過資金扶持,分解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壓力,形成政府、產業界、高校在高新技術產業化各個階段科技投入的優勢互補。隨著我國創建創新型國家要求的提出,校企的合作形式與合作成效對各級各類政府而言都是相當重要的研究課題,各級各類政府職能部門應當在校企合作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如對于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給高校學生提供了實習場所和給予了一定實習經費的,政府可以考慮減免其教育稅。
(三)改革和探索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的管理機制
應用型高校在“校企合作”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其出發點是要培養出有實踐技能、能創造價值的應用型人才,其培養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高校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在謀求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高校必須要有成熟完善的管理機制來保障“校企合作”的成功開展。目前,多數應用型高校對于理論教學的管理機制已趨成熟,對于實踐教學的管理方式還欠缺經驗,如學校相關制度措施不完善、評價方式不科學等等,直接影響著實踐教學的進行。因此,應用型高校應致力于建立健全實踐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如系統的實踐教學大綱、實踐教學計劃,資金保證制度,同時制定完整的、規范的各類實踐教學運行操作規章,建立系統的激勵機制和質量檢查體系??偠灾褪且剿饕惶缀侠淼哪艽罅χ巍靶F蠛献鳌钡墓芾頇C制,保障實踐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
參考文獻:
[1]許芙萍.應用型高校產學研結合的模式及新障礙探討[J].新西部,2008 ,(14):116
[2]任秀華,鄭曉齊,李漢邦.高校產學研合作的現狀與啟示[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7,(2):17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課程與教學論。
作者簡介:李春玲,女,武漢大學教育學碩士,現任職于中南民族大學工商學院教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