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聽力是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篇章聽寫法不同于單詞或句子聽寫,可高效激活學生的語言圖式,促進學生的意義機制調配,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
[關鍵詞]篇章聽寫;語言圖式;意義調配;語言能力
一、引言
作為二語習得的一種重要技能,聽寫是測試學習者語言能力的重要方法。專家學者對此褒貶不一。盡管如此,在1997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增加了Spot Dictation 和Compound Dictation 兩種重要題型,專業英語四級考試中Compound Dictation 更是固定的測試項。學生失分較多。因此,如何訓練學生的聽力技能,提高其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二、篇章聽寫法與其教學實踐
篇章聽寫法最初出現在1963年的《英語教學周刊》上,70年代普及于澳大利亞。作為一種控制性寫作,在國內實際操作中,教師常讀文三遍。聽寫前教師將話題進行簡單介紹,激活學生腦中已有的內容圖式,預測所聽內容,同時解決生詞問題。讀第一遍時,教師語速正常,學生理解大意。第二遍語速較慢,學生邊聽邊做筆記。第三遍語速回歸正常,學生查漏補缺,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根據上下文對詞語或句子進行重組,最終形成完整的語篇,并根據已有知識檢查拼寫、標點、語法等。整個過程包括準備、聽寫、重構和分析與糾錯四個步驟。下面以一篇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練習為例來加以說明:
These special(S1)objects include the nation’s most (S2)famous flag:the Star-Spangled (S3)banner. The table that Thomas Jefferson used while writing the (S4)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The papers showing music written by the great jazz (S5)musician, Duke Ellington. However, the museum can show only a small (S6)percent of its (S7)collection at one time. The museum is open for 7.5 hours each day. But this may not be enough time to see everything inside.(S8)Visitors may want to plan their day at the museum to fit their personal interests.Maybe (S9)they want to see the special exhibits that are shown for a limited amount of time. Or (S10)perhaps they want to see the permanent exhibits that have been in the museum since it opened in 1964.
聽寫訓練之前,教師給學生播放了美國獨立革命戰爭的電影片段,要求學生注意美國國旗,宣言起草人與宣誓人并探討其歷史意義。然后教師誦讀短文,其中S1至S10是聽寫內容。讀第一遍時,學生已經注意到前七空需填寫單詞和后三空需補充句子。第二遍學生基本能寫出S1至S7的單詞,以及與S8至S10大意相符的句子,部分學生能寫出完整無誤的句子。第三遍閱讀完畢給了學生3分鐘討論,然后讓三組同學代表在黑板上寫出他們的答案,并與正確答案相比較。有學生注意到了S4和S8的大小寫問題。教師核對答案并簡單講解后讓學生自己總結本片段訓練的語法形式。通過觀察S8,S9和S10,學生指出非謂語動詞與定語從句是本次的訓練內容,明確了它們在句中的成分。繼續小組為單位,頭腦風暴式找出兩者一些其他形式、用法和例句。
三、篇章聽寫法的積極作用
篇章聽寫法以語篇為基礎,注重句法、句子的銜接,連貫性和邏輯性較強。這有利于學生在特定語境下學習語言形式、結構和句型。一般交際中學生注重的是語言意義而非語言形式。小組合作使得學生注意語言形式的準確性。語法糾錯也促使學生有意注意語言形式。同時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平等的氛圍中學習和運用語言,學生不會因害怕出錯而禁言。學生參與性強。學習積極性被最大限度的激發出來。篇章聽寫法不只是以寫促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聽力策略,同時語言教學與聽說讀寫相結合,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四、 篇章聽寫法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一)聽寫形式應多樣化。教師可讓學生互助聽寫。可要求學生依據聽寫內容畫圖,發揮想象力,培養其創新思維。可有意打亂原文順序,讓學生根據邏輯順序重組原文。可進行干擾聽寫,配上背景噪音,訓練學生的抗干擾能力和信息接收、儲存和解碼能力。
(二)聽寫材料難度應適中。聽寫材料的選擇應符合教學大綱和過級考試的要求,符合學生的實際聽力水平。難度應低于同級閱讀材料的難度。還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能力較差或中等水平學生應根據他們學過的詞匯和語法來選擇,水平較高者則可從閱讀材料中選擇。
作者簡介:付伶俐,武漢華師一附中中一教師。
譚宗燕,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