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形作為一種異于文字語言和聲音語言的非語言形式的語言,各種材料符號元素以獨特的奇思妙想新穎的創意,合理的歸納組合所表現出來的物象外形構筑成的新結構,通過視覺外在形式的美,以及其內在的“美”,究竟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怎樣的一個角色,文章通過對創意圖形在形式上的美所映射出的價值與否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圖形創意;形式美;符號語言
藝術設計專業在中國高校教育中是一個新興的學科,由于藝術設計專業起步比較晚,中國的現代藝術設計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模式大部分是從國外照搬過來的,如今“圖形創意”是國內各高等院校設計專業在現代教學改革中開設不久的設計基礎課之一,作為一門設計意識基礎訓練向專業設計課的過渡課程,“圖形創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圖形創意是設計作品的表現形式,也是設計作品中敏感和備受關注的視覺中心,也是在創造一種能夠迅速傳遞信息的印象。
圖形作為設計的語言,要注意把話說清楚。在處理中必須抓住主要特征。否則差之千里。比如蘋果、西紅柿、桔子等在體量差不多,但實際上卻有很大不同,這就要在處理中抓住它們各自的特征。創意的圖形表現是通過對創意的中心深刻思考和系統分析,充分發揮想象思維和創造力,將意念形象化、視覺化。這是關鍵的環節。由于人類特有的社會勞動和語言,使人的意識活動達到了高度發展的水平,人的思維是一個由認識表象開始,再將表象記錄到大腦中形成概念,而后將這些來源于實際生活經驗的概念普遍化加以固定,從而是外部世界乃至自身思維世界的各種對象和過程均在大腦中產生各自對應的映像。這些影響是由直接的外在關系中分離出來,獨立于思維中保持并運作的。這些印象以狹義語言為基礎,又表現為可視圖形,肢體動作,音樂等廣義語言。
“奇”、“異”、“怪”的圖形并非是設計師追求的目標,通俗易懂、簡潔明快的圖形語言,才是達到強烈視覺沖擊力的必要條件,以便于公眾對廣告主題的認識、理解與記憶。
當一件件曾被歷史埋葬了的輝煌又重放光彩展現在世人眼前的時候,我們無不為之驚嘆。從那蒼勁精致的圖形設計上,就可以看到古人所擁有的智慧。從此可以看出藝術設計的發生起點是與人類的起源---勞動開始的。隨著人們對勞動工具的逐漸認識,考慮它的實用功能外,對造型美、裝飾美、質地美也逐步規范化、理性化。原始工具的制造主要是根據定居生活的各種需要而創造的。其造型除實用外本身的結構單純、簡樸,就體現了一種形式美。實用和審美相結合的原則成為設計的一條基本原則。在考慮實用的同時,對審美精神上的需要也逐漸有所追求,美化裝飾設計開創了最早平面設計的形成,奠定了形式的基礎。
圖形創意關鍵在創意。創意是一種創造性行為,把獨創的思維意念在紙上或其它材料上繪畫組合符號轉化為可以用來交流和傳播的視覺形式。圖形創意的思維方式要靈活,可以在不同的空間尋找創意的靈光,將不可能存在的想象變成可能,將看似兩個無關的物質聯想出彼此有聯系。聯想是圖形創意中一個心理過程。將由一個事物推想到另一個事物,或與此相互有關聯的系列聯想。通過具象、意象和抽象的可視造型形式表現傳達具有創造性的思維。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時代的變遷,圖形作為視覺傳達形象語言也必將賦予新的內涵。信息化的到來,人們擁有了比以前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IT、IC、VIS等新媒體新視覺、大視覺已走上舞臺,產生了大量的圖形,使得圖形創新有了新的生命力。圖形創意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現代圖形與傳統圖形在概念上有了很大的不同,已經打破了少數人對圖形的壟斷,打破了國家格局的壟斷,圖形具有了國際意識,成為了全世界的視覺互動手段。
現代圖形的演變,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高科技、高信息時代的產生,快節奏的生活節拍,圖形引導人的行為,傳達概念活動的信息內容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圖形創意不再局限于神話和宗教題材、傳統圖形的對稱性和裝飾性,在進入現代圖形的簡潔易記易懂、節奏韻律、幽默風趣,這些已經成為現代圖形的一個特點。
現代圖形與傳統圖形只是時空不同的轉變。其目的意義都是為了傳達人們內心思想信息與審美情趣,服務于社會。不同的只是在形式上的創新,將自然形態與社會形態通過人為有意識的剖析,運用多種盡可能的表現手法綜合重構元素,以出奇制勝的手法創造出新形式圖形,強化視覺沖擊力,以詮釋新的設計思想和傳達理念,并給人一種新的視覺形式美感受,最終體現出新穎的圖形創意形式。
設計是要敢于挑戰他人與自我,敢于嘗試,敢于否定,勇于求新方為創新第一關要。新形式的衍生就要有新生創意,這不單是人生上的一次創新,也將會是藝術上的一次創新。
參考文獻:
[1]高豐.中國設計史.廣西美術出版社.2004
[2]王友江.平面設計基礎.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3]林家陽.圖形創意——交點視覺設計叢書.黑龍江: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岳花娟,陜西興平人,現任教于咸陽師范學院藝術學院,主要從事藝術設計方面的教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