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對人生觀的剖析,使科學的人生觀融入人心。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國家之間的關系,堅決抵制各種錯誤人生觀,幫助當代青年人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最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
[關鍵詞]人生觀;科學的人生觀;人生價值
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于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是人生航船的羅盤和導航器。它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對待生活的態度。人生觀是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核心問題是如何認識和處理個人發展同社會進步以及他人的關系問題。由于人們在現實社會關系中的地位不同,經濟利益和政治立場不同,生活境遇,認識水平不同,導致人們的人生觀也不同。不同的人生觀往往意味著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并賦予不同的人生意義。
人應該活得有價值,怎樣生活才有價值,這就要求每個人解決價值取向的問題,也就是樹立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要使生活有價值就要做出正確的目標選擇,正確的目標選擇會懂得人生價值在于奉獻,從而在工作中盡忠職守,鞠躬盡瘁;錯誤的目標選擇則會使人生價值發生偏離,一味地向社會索求,追求個人私利,毫無奉獻之情。隨著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領域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也影響了當代青年人的思想道德和價值取向,用科學的人生觀指引人生就變得尤為重要。
一、堅決抵制各種錯誤人生觀的侵蝕
1、反對拜金主義。拜金主義人生觀是一種認為金錢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錢作為人生的目的和全部意義,金錢成為衡量人生價值的唯一標準。拜金女的出現就是社會上個別青年人金錢至上,甚至在擇偶時,把金錢作為衡量對方的唯一尺度,這種思想必將遭到人們的唾棄,根本不會尋找到真愛。拜金主義是引發錢權交易、行賄受賄、貪贓枉法等一系列社會丑惡現象的重要思想根源。
2、反對享樂主義。享樂主義人生觀是一種把享樂作為人生目的的人生觀,主張人生的唯一目的在于滿足感官的需求與快樂。個別青年人好逸惡勞,不付出辛勤的勞動,坐享其成,追求享樂,貪圖安逸,玩物喪志,最終只能虛度年華,一事無成。
3、反對個人主義人生觀。個人主義人生觀是一切從個人出發,把個人的利益放在集體利益之上的人生觀,主張個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價值,社會和他人只是達到個人目的的手段。個人主義作為資產階級的人生觀,與社會主義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是根本對立的。
上述人生觀的表現形式不同,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它們都是私有制的產物,都是狹隘的階級利益,是把人生道路看成是單純的個人的意志和需要,沒有把握個人和社會的正確關系,它們往往從利己主義出發,最后又回到利己主義。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出現過很多形式的人生觀,只有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人生觀才是科學的人生觀。
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
科學的人生觀就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內容的人生觀。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從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到列寧提出的“為千千萬萬勞動人民服務”,再到毛澤東提出的“為人民服務”反映了為人民服務思想提出的過程。在我國革命、改革和建設的各個不同時期,為人民服務的觀念不斷地豐富且影響著一代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我們當代青年人也要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在服務人民和社會的過程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首先,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就能夠以正確的人生態度對待人生,對待生活。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失敗,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人生,用寬闊的胸懷去面對生活。積極地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熱愛生活,珍視生命,用堅強的意志鑄就美好的人生藍圖。
其次,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化個人名利,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要時時處處為人民著想,助人為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正如毛澤東所說的,只有具有這種崇高精神的人,才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最后,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要堅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青年人要有辨識良莠的能力。只有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才能以正確的人生態度對待人生,始終對祖國和人民具有高度責任感,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對樹立科學人生觀的思考
當代青年人實現人生價值要從個體自身條件出發,實事求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增強實現人生價值的本領。當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更要求我們青年人與時俱進,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努力掌握科學知識,自強不息,創造有價值的人生。牢固樹立回報社會、服務人民的科學高尚的人生觀,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自己的行為,把個人價值融入民族振興之中,實現國家的和諧、繁榮和富強。
人生價值終究要通過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展現出來,當代青年人應立足于現實,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勇于奉獻。并且青年人不應該單純把職業看成是謀生的手段,更應該把職業作為一生所追求的事業。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只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就應該對其人生價值給予積極肯定的評價。正如江澤民所說:“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當一個人在年輕時就把自己的人生與人民的事業緊密相連,他所創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
作者簡介:劉敏(1975—),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