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成名要趁早,從小成名的童星不在少數,但一路走來,能夠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的卻寥寥無幾。因為這條路并不平坦,因為成功總會與艱苦付出相伴。然而,金銘與楊紫卻是這寥寥中的兩個。當初那個讓人銘記、惹人憐愛的小婉君,已經蛻變成集影視、唱歌、主持多棲發展,才藝兼備,成熟優雅的知性美女。
另一個曾經刁蠻可愛的長女小雪,如今也出落成充滿朝氣、楚楚動人的亮麗少女。長大后的她們更加光彩熠熠。透過她們的成長,透過光鮮背后的諸多艱辛,大抵可以獲得良多思索、感悟、慨嘆,在生活中積累,在表演中釋放,如此周而復始,成就了童星之華美蛻變。
金銘
靠實力說話
充實自我 全面發展
“一個女孩,名叫婉君,她的故事耐人追尋……”這是金銘當年唱給大家的歌。
這個曾經“家喻戶曉”的女孩,作為80后童星的杰出代表,伴隨了一代人的成長。時光荏苒,早已褪去稚嫩的金銘,同樣有著耐人追尋的故事。出道20年來,觀眾們對她一直喜愛有加,不僅因為她戲演得好,而且書也讀得好,長大后更是涉獵影視、話劇、音樂、主持等多個領域且成績不俗,被冠以“才女”之稱。因此探究她的成長軌跡,如何兼顧學業與愛好,成為越來越多人所關注的,希望通過金銘的成功經驗給同樣熱愛表演的孩子以啟迪、借鑒。
回顧過往的童星生活,金銘坦言:“作為童星,童年是辛苦的,同齡的孩子在玩的時候,我在工作。失去了不少孩子本該享有的快樂時光。當然有失去必然也會有所得,我也擁有了同齡人不曾有過的經歷。通過拍戲、體驗各種各樣的角色,讓我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并不斷地成長。在獲得大家的認可后,更為自己憑添了自信。相比于同齡孩子,我可能成熟得更早一些。”
怎樣兼顧好學業與工作,相信是很多想從事演藝事業的孩子都面臨的問題,而高材生金銘對此是很有發言權的。“熱愛表演的人大多都是非常熱愛生活的,通過表演可以體會不同人物的命運,感受不同的生活。但是有一點必須明確,你所詮釋的人生始終不是自己的,自己的人生之路還要靠自己鋪就,那么搞好學業是基礎,因為無論從事什么職業,都需要有良好的知識儲備,有了充足的知識,會賦予你更多的思想,會提高你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處理事情也能變得更加客觀、理性。”
近年來,金銘在影視、主持等領域齊頭并進,“知性才女”的評價流傳開來。對此金銘也表達了客觀的看法:“‘才女’只是大家給出的一個界定,是大家對我成長的肯定。從小我就希望自己能夠全面的發展,這也是我當年沒有報考藝術院校的一個原因,我希望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充實自己。不管做哪一行,都會做到最好。如同演員要演好角色,歌手要唱出好的音樂一樣,各行各業都要靠實力說話。”
立足當下,做好本職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生關口的抉擇都至關重要。小時候的金銘被普遍認為是演繹情感戲的好苗子,但她卻為了學業悄然離開,許久未在屏幕現身。終于憑借自身的努力,金銘成為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學生,當所有人又以為她會成為一名美女外交官的時候,她又悄然回歸,進入了煤礦文工團,成為了一名專業的文藝工作者。
每次抉擇,既在大眾的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不知這是否是金銘早已規劃好的路線?
“我不是擅長長遠規劃的人,因為總會有些不符合實際的情況發生,立足當下,做好該做的事是我一直所信奉的。當初為學業暫停拍戲,就是基于這個原因。而現在回歸到文藝團體,是因為我對它的熱愛。我是個愛好廣泛的人,熱愛文藝是我從小被培養出來的。選擇國際關系專業是我慢慢長大開始喜歡的,這個專業很神奇,可以調節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很想了解它。不過當時上學學到的只是這個領域的一些硬性知識,與實踐比起來那就是皮毛了。所以畢業以后我還是想從事我喜歡并擅長的文藝事業。”金銘這樣解釋她的初衷。
不喜歡規劃自己的金銘對未來又是如何打算的呢?“對未來的發展,我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公司的要求進行,我始終認為,隨著一個人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他所做的事一定是符合他的年齡,就是俗話所說‘多大歲數干多大歲數的事’,所以無論拍戲與主持,我都要看是不是符合當下的我。”
透過金銘的經歷,我們大抵可以總結出她成功的要訣,其實不外乎勤奮、努力、不斷充實自我,立足當下,認真做好每一件事。這看似簡單的要訣,難在持之以恒,懷揣童星夢的朋友不妨好好揣摩一番。
楊紫
我家有女初長成
因喜好而踏上演藝之路
對于楊紫而言,今年是不同尋常的,經歷了高考的洗禮,如愿考取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她不僅變得更加從容與自信,同時也踏上了人生的全新征程。回首這幾年的演藝之路,在劇組人情世故的歷練中,在數次的不安和挑戰面前,楊紫反而出落得更加成熟堅定。
從小聰明活潑的楊紫就很愛表現,五歲時,父母根據她的特質為她報了表演班。開始學時還很輕松,完全是為了興趣。六七歲時開始有人找楊紫拍戲,隨著拍戲的增多,她的生活也逐漸忙碌起來。“最忙的時候好像兩天兩夜中只睡了幾個小時,而且在拍攝之余還要學習,不能落下功課是父母對我的要求,有時候真覺得時間不夠用呢。”楊紫回憶著。“這些年過得很充實,唯一的遺憾就是和同齡的孩子比,快樂的童年少于他們。”盡管從藝之路很辛苦,但熱愛表演的楊紫卻執著地堅持著。
可以說出演《家有兒女》中的夏雪,是楊紫演藝事業的轉折,小小年紀的她是如何加盟《家有兒女》劇組的呢?“當時是導演看到我資料后來通知面試的,很幸運,通過試戲最后決定由我出演。我那時才11歲,劇中的夏雪卻是17歲,這中間的懸殊很大,我真有點不自信。好在爸爸鼓勵我,并開始幫我訓練,無論從說話的口氣、還是做事的行為方式都要像一個17歲的大孩子,最終我比較順利地完成了角色。”
過度關注變動力
成名后的楊紫不管是否情愿,都注定要迎接來自各方更多的關注,好在樂觀的她心態平和,能將壓力有效地釋放。“其實對于出名,我一直沒有太大的感覺,我不喜歡成為焦點,在學校我就是普通的學生,和老師、同學的關系也很好,并不用顧忌太多,一切還算是正常的。真正感覺到壓力還是因為今年的高考,很多人都在盯著我,就是想看我到底能不能考上大學。考北電是我的夢想,我告訴自己‘努力楊紫,一定要考上’。還好我沒有丟人。”
曾經的小雪已經初長成,即將走進大學的楊紫,掀開了人生嶄新的一頁。“在未來的大學生活,我告誡自己不能浮躁,腳踏實地認真學習。有機會希望拍攝一部關于女俠的電影。扮演女俠是我自小就有的情結。同時還要繼續做好本職,多演好的角度。奧黛麗#12539;赫本是我的偶像,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可以成為像她一樣充滿魅力的演員。”
尊重孩子是根本
對話楊紫母親
記者:您是從小就開始注重對楊紫才藝的培養嗎,是如何發現她的表演天分的?
楊紫母親:作為家長,我們沒有刻意要求她學習什么,小時候發現她比較活躍,比同齡人愛表現,就給她報了表演班學習。表演更多的是靠感覺,靠感悟。她也是一直在實踐中學習。表演班對她提升自信有很大的幫助。
在才藝方面楊紫喜歡吉他,書法,唱歌,舞蹈等,我們都會鼓勵她去學習,但是最后她自己還是選擇了表演。我們尊重孩子的意見。
記者:楊紫是如何開始表演生涯的?從幾歲開始拍戲,她的第一個角色是什么?
楊紫母親:楊紫從5歲開始主持節目、拍攝廣告、客串角色。7歲時候開始拍攝第一部電視劇《如此出山》,戲中和劉金山老師,馮遠征老師一起合作。大家對她都非常照顧。
記者:對于楊紫的未來,您是否從小就開始規劃,她的少年成名是您意料之中還是始料未及的?
楊紫母親:我們從沒有刻意規劃,讓她順其自然的發展。她的成名是我們始料未及的,而且也沒有想到她會一直拍戲,以前一直是把這個當她的業余愛好,直到近兩年她才決定要一直走演藝道路。
記者:楊紫成名后壓力是否很大,您怎樣幫她排解壓力?
楊紫母親:的確有時壓力會比較大,一般情況下她能夠自己調節。但有段時間她的情緒不太穩定,拍攝的時候不想拍了,甚至有過想退出的意思。我們就和她聊天,幫她釋放壓力,也尊重她的意見。但是等真不拍以后她更受不了,她對我說拍戲是她的生命,是永遠不可能放棄的,我和她爸爸只要在她身邊支持她就好了。
記者:忙于拍攝是否會影響楊紫的學習?您如何幫助她協調好拍攝與學習?
楊紫母親:令人欣慰的是,拍攝并沒有影響楊紫在學校的生活,她與老師、同學都相處很好。在學習方面,我們要求她在拍攝過程中不可以落下功課,有時會幫她找家教,拍攝的間隙也要學習。
記者:作為童星的家長,您認為孩子過早成名后的利與弊分別是什么?
楊紫母親:通過楊紫的成長,我認為早成名的有利之處在于鍛煉了孩子本身,使她更加懂事。不利的方面就是我們會擔心社會上一些不好的東西會影響到她,這個需要家長時時的提醒與鞭策。
記者:楊紫成功考取北電,對于楊紫的未來您有什么期望嗎?
楊紫母親:希望楊紫在未來的學習之中腳踏實地、不卑不亢。變得更加堅強、自尊、自愛,奔著自己的夢想不斷努力前進。
記者:請您對目前眾多望子成龍的家長提些建議或忠告。
楊紫母親: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愛好,讓孩子自己選擇。千萬不要根據家長的意愿而幫孩子決定任何東西,讓孩子去學習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是不會有很大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