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光鮮亮麗的主持人回歸到相對孤獨的舞臺,韓清用她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她對于話劇、對于舞臺的熱愛,“在我心目中,舞臺是最高貴的,站在這里,我有種腳踏實地的感覺,心能一下子靜下來,而且這里也是我最自信的地方,我希望在話劇的舞臺上奮戰一輩子,那是何等的快樂”。
回歸舞臺,重圓夢想
出現在我面前的韓清嬌小纖弱,一襲馬尾、一雙充滿靈性的大眼睛,很難與人藝演員、小劇場話劇導演這樣的雙重身份結合起來。
韓清似乎洞悉了我的疑惑,“我就是娃娃臉,我的朋友們說我有著70后的想法、80后的做法、90后面孔”。在隨后的采訪過程中,越發感覺這樣形容韓清是如此的貼切。
韓清在母親的影響下從小學習琵琶、朗誦和表演,可謂多才多藝。而表演一直是她最熱衷的,學生期間就開始參與影視劇的拍攝。一心想從事表演事業的韓清在高考前遇到了麻煩,由于身高的局限,她只能放棄心儀的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專業,而轉向同樣可以參與表演的導演專業。
當時無奈的選擇,卻讓韓清受益匪淺。“現在看來越來越得益于選擇導演專業,它并不妨礙我的表演,反而對我有更大的幫助,使我在演戲的過程中能夠更快地理解角色,了解導演的意圖,提升了我對表演的認知,并且使我具備了掌控全局的能力。”
熱愛表演的韓清大學還未畢業,就被北京電視臺七色光欄目選中,當上了令人羨慕的主持人。雖然從事著光鮮的職業,但韓清的心中卻并不滿足,話劇情結始終縈繞于心。“在我的心目中,舞臺是高貴的、高級的,因為話劇的表現手段非常局限,所以非常富有挑戰性,我的同學都在做著高級的事,而我卻和我的專業脫離了。雖然電視臺的工作可以讓我每天打扮得很漂亮,但做主持人讓我感覺缺乏挑戰性,所以自己經常在考慮如何去參加話劇的演出,回歸舞臺。”
韓清曾經在自己的博客上寫過一句話“在生活中死去,在舞臺上復活”,究其原因,她解釋說:“我對表演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為畢業之后我沒有從事表演,而是去了電視臺,正是由于這幾年的離開,在猛然回到舞臺,才越發讓我覺得舞臺的親切,有種腳踏實地的感覺。第一次回歸舞臺是在我畢業一年多后,參演任鳴導演的《嗨,可愛》,這讓我激動且興奮,每當排練休息的時候,我都會趴在舞臺上,那種感覺特別好,我終于又站在了我最熱愛的地方。”
從此之后,韓清開始參加一系列話劇的演出,其中還參與了人藝五個劇目的演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是所有熱愛話劇的人心中的圣殿,走進人藝、回歸舞臺的夢想在她心中愈演愈烈。正好機緣巧合,人藝飾演兒童角色的演員稀缺,所以韓清寫了自薦書,經過領導審核,有幸被留了下來。就這樣,韓清辭去了電視臺的工作,終于成為向往已久的人藝演員。
“作為老的劇團,人藝有很多的優良傳統,這里的排練場很大,關上門就會感覺與外界的紛爭隔離了,心一下子靜了下來,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去。人藝有很多老師,他們隨時能夠指導我、幫助我,讓我收獲很多。進了人藝,想想一輩子都能夠在舞臺上演出,這種感覺真好。”
沉著、冷靜的女導演
韓清不僅是一名話劇演員,她還身兼導演的身份。
由她執導的小劇場話劇《我愛你》反響很好,而且在國內演出多場。在談及做導演的感受時,韓清展現出她沉穩的一面。“作為導演,應該是演員的一面鏡子,發現任何問題都應該告訴演員。導演是掌控全局的人,處事沉著、冷靜是必須的,任何時候都不能讓大家感覺到你的懈怠,甚至連打哈欠都是閉著嘴的。
尤其是做為一名女導演會更辛苦,不僅是體力的透支,腦力消耗得更多,每個環節都要思考。特別是在演出的過程中,導演更要關注每個細節,包括情節的銜接點是否到位,笑點時觀眾的反應如何,觀眾情緒的表現等,如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每場下來都要進行一些調整。
作為年輕導演,韓清的作品受到業內同行的肯定,她卻表現出年輕人中鮮有的寵辱不驚。“別人越表揚我我越平靜,反而喜歡聽一些建設性的意見,現在做導演,如果有人提醒我,我會覺得特別好,是在幫助我進步。像人藝的任鳴導演,總是充滿活力;顧威導演做事極其認真,精益求精,對于自身的要求也非常嚴格。身邊的這些師長言傳身教,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們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學習的東西。”
小劇場可以嘗試更多的創新元素
參與了不少小劇場創作與演出的韓清認為,小劇場演出可以嘗試更多的創新元素,因為小劇場沒有距離感,可以和觀眾離得更近,而且排練時間相對較短,更好運作。比如它可以呈現一些實時性的內容,與生活結合得更緊密,觀眾看起來會更有親近感。
對于目前的小劇場戲劇商業痕跡過重的現象,韓清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可以融入一些商業元素,但也要有創新性,找到適合的點才好。導演首先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然后才是兼顧市場,有嘗試、有結合地去做。《我愛你》也是與《男人裝》跨界合作的劇目,但我們只采用了‘男人裝式的愛情模式’這一主題,在故事上力求首先要感動自己,再感動觀眾。畢竟戲劇是要傳達一些東西的,我們希望觀眾在戲劇里面找到最純粹、最純凈的感覺。”
對于是否有出演影視劇的想法時,韓清表示近兩年會把工作重心放在話劇舞臺上,踏踏實實做自己喜歡的東西。除了參演人藝排演的劇目以外,有機會還會繼續導演小劇場的話劇,磨練自己的導演技能。“我最了解這個行業,在舞臺上我能找到自信,這里就是我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