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誤區(qū)
〔中圖分類號〕 G622.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7(A)—0018—01
眾所周知,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這一新的理念的確給新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提高,課堂活了,學生動了。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教學中出現(xiàn)了許多偏激的、不盡如人意的行為和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倡導自主性,不要他主性
新課改倡導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學生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選擇學習伙伴、 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的權利,即提倡自主性、張揚個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于是許多教師面對新課改覺得自己不會教了,找不到感覺了!原來該講的不講,該問的不問,該查的不查,該教的不教了。比如對一段經典詩文的朗讀理解,由于倡導個性化閱讀,即尊重個性差異,學生即使說錯了也不置可否,說偏了也不去點撥,還冠以“真棒”的評價;朗誦課文時,該激昂處低沉,該低沉處卻豪情萬丈,教師也不去指導、示范、矯正。
筆者曾聽過很多公開課和示范課,許多教師不管學生回答得好還是差,即使是錯了也不引導矯正,而是左一個“棒棒棒”、右一個 “行行行”,甚至左一個“星星”、右一個獎品,課堂上熱熱鬧鬧。學生的個性是張揚了,個體差異是尊重了,然而對文本的解讀、教材的價值取向根本熟視無睹,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面引導不予重視,使得教學迷失了方向,背離了新課程改革的初衷。試想這樣下去我們的教學會是什么樣子,學生的素養(yǎng)何時才能得以提高。我們說任何改革都是在繼承和批判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 有所突破的,而不是一切從零開始的。在強調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的同時,一定不能忽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筆者認為,過分的自主就不是自主,而是放任自流;過分的主導也不是主導,而是“一言堂”。
合作學習形式化、無實效
當前的課堂教學,無論低、中、高年級,也不論教材內容,很多教師都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由于缺乏正確的認識,一談合作學習,許多教師就認為只要將課桌椅排成一定的形式,如馬蹄形、丁字形、正字形、品字形等,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就是合作學習,并把場面的熱鬧等同于合作學習的效果,這種教學傾向是極端錯誤的。如果課堂上教師只是高高地站在講臺上,一味地追求座位的變換和學生聽課方式的變化以及場面的熱鬧,這種教學傾向對于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功效、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都會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學生合作學習中,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多與學生交流,多了解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xiàn),多給予學生適當?shù)狞c撥和引導,努力為學生合作學習的良好開展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不能把合作學習形式化、簡單化,要注意合作學習的質量、效果,當然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還需要廣大教師長期努力探索和實踐。
探究學習理性化、庸俗化
目前,在課堂教學中一提探究式學習,有些教師就會給學生設計一些高深的問題,認為只要問題解決了,就大功告成,就算是成功運用了探究式學習。其實,真正的探究式學習應該做到淳厚的情感與清晰的理論相互交融,做到情中寓理、理中含情。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學充滿活力,讓課堂閃爍和煦的人文之光。
總之,在新課改的道路上并不會一帆風順,出現(xiàn)種種問題,走一些彎路都是情理之中的。但是,我們要對目前教學中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予以重視,并加以研究,理清思路,找到解決的辦法。每一位教師都要潛心研究新課標,深入領會新課標精神,悉心研究教材,認真?zhèn)湔n,鉆研教法,改進教學手段,積極轉換自己的角色,一切從學生的發(fā)展著眼,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就一定能夠得到充分有效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