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中職教育;物理教學;
低坡度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7(A)—0049—01
針對初入中職學校的學生知識基礎較差的實際,筆者結合職業教育教學特點,對中職物理學科如何實施低坡度教學方法,使學生適應從初中到中職學習的過渡作了嘗試,與大家分享。
1. 做好入學教育
通過入學教育提高學生對初中和職教銜接的認識,增強學生的緊迫感,消除松懈情緒。物理課前,讓學生認識到物理課在整個職業教育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與初中對比,給學生講清職業學校物理內容體系的特點和課堂教學的特點;結合實例給學生講明初中和職業教育中在物理的學法上存在的本質區別,并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學法,指出注意事項;請高年級學生談體會講感受,引導學生少走彎路,盡快適應職教學習。
為了做好初中物理和中職物理的教學銜接,還要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規劃教學方案和落實教學要求,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2. 優化課堂教學環節
在教學中,應從學生實際出發,采取“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進度,逐步加快教學節奏。在知識導入上,多由實例和已學知識上引入;在知識落實上,先落實“死”課本,后變通延伸用“活”課本;在難點知識講解上,從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實際出發,對教材作必要的處理和知識鋪墊,并對知識的理解要點和應用注意點作必要的總結及舉例說明。
初中物理和中職物理有很多銜接知識點,如力學概念、熱學知識與電學知識等。在中職教育中,它們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圍擴大了。因此,在講授新知識時,我們有意引導學生聯系舊知識,復習和區別舊知識,特別注重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和區別。
中職物理學科較初中時抽象性強,應用靈活,這就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應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和結論的生搬硬套上,這就要求教師應向學生展示新知識和新解法的產生背景、形成和探索過程,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的本質,提高應用的靈活性,而且還使學生學會如何質疑和解疑的思路,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職業學校物理課概括性強,題目靈活多變,只靠課堂上聽懂是不夠的,需要課后進行認真總結歸納。這就要求學生應具備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的能力。為此,我們在教學中,抓住時機積極培養。在單元結束時,幫助學生進行章節小結,在解題后,積極引導學生反思:思解題思路和步驟;思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思解題方法和解題規律。由此培養學生反思的習慣,擴大知識和方法的應用范圍,提高學習效率。
3. 優化教育管理環節
搞好初中物理和中職物理教育的銜接,除了優化教學環節外,還應充分發揮情感和心理的積極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
由于職業學校物理課的特點,決定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大、挫折多。為此,我們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質,使他們在失敗面前,能冷靜地總結教訓,振作精神,主動調整自己的狀態,并努力爭取今后的勝利。平時多注意觀察學生情緒的變化,開展心理咨詢,做好學生思想工作。
學習質量的優良程度與學生心理素質有著密切的關系。心理素質及非智力因素涉及面很廣,對職業學校物理教學影響較大的有:學習目的、學習興趣和愿望、學習習慣和方法、個人意志和毅力等。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上進,克服困難,發奮圖強,使學生始終處于最佳狀態下學習。
在中職物理課的起步教學階段,分析清楚學生學習物理困難的原因,抓好初中物理和中職物理教學的銜接,便能使學生盡快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從而更高效、更順利地接受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