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后進生;心理因素;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7(A)—0015—01
所謂的后進生,通常是指那些品行或學習等方面暫時落后的學生。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客觀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采用適當的教育教學策略,讓他們不斷進步,健康成長。
1. 以情感教育給后進生關愛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喚。由于后進生身上的缺點多,常常在父母、教師、同學那里很少得到同情和溫暖,背著思想包袱,產生自卑心理。這就要求班主任在轉化后進生時應該特別關愛他們,做到不嫌棄、不歧視、不疏遠,并引導集體正確對待和幫助他們。這樣,后進生才會相信教師的善意,體會到集體的溫暖,消除對立情緒、敞開心扉、樂于接近教師并接受指導,樂于參加集體活動并從中得到教益。
教師對于學生的愛,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教師只有以自己的愛去贏得學生的愛和尊重,才能共建師生感情的橋梁。教師要把微笑帶入課堂,把愛心傾注教育教學過程,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做他們學習的良師和生活的益友。使后進生在愛中受到情感熏陶,自覺接受教育,主動改正不良習慣。
2. 激發后進生的求知欲
教師應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在日常學習中,不能太苛求,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標。如在課堂上讓后進生多做些基礎題,以求他們得到肯定和表揚,使他們能體會到戰勝困難獲取成功的喜悅。二是要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要經常組織他們閱讀課外優秀讀物,培養讀書的興趣,組織他們參加有益的興趣活動,使后進生在活動中能發揮自己的特長,發現自身的價值。三是要常抓不懈。后進生學習底子薄,進步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持之以恒,辛勤工作。四是利用身邊學生由差變優的典型事例鼓勵后進生。總之,教師應盡可能為后進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刻苦學習。
3. 尊重、表揚并激勵后進生
針對后進生信心不足,自暴自棄,缺乏自覺性和自制力,行為和情緒不穩定的特點,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加以鼓勵和表揚,使他們樹立信心。允許他們有失誤、反復,使之真正享受著被尊重的欣慰。教師不僅要善于發現后進生身上的真、善、美,而且要幫助后進生正確認識自己,以喚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以飽滿的熱情、旺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4. 發揮班集體作用,開展幫帶活動
班主任對在心智、行為等方面有顯著差異的后進生,應當建立檔案卡、家長責任卡,并制定出相應的轉化方案。倡導全班同學都來關心后進生,幫助后進生。從班內挑選表現良好的同學進行幫扶,發動同學接近他們,團結他們,幫助他們,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營造良好的生活學習的氛圍,為后進生的轉化創造條件。
5. 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起來轉化后進生
同后進生的家長保持聯系尤其重要,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家長會、家訪等方式及時把后進生的進步和成績與家長交流溝通,避免家庭對后進生簡單粗暴的教育,構建和諧溫暖的家庭關系。利用課外活動、班會等時間請一些社會上的名人給后進生上一些道德課、法制課、理想教育課等,以便他們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改掉壞習慣,發奮學習。
總之,后進生教育沒有現成的妙策和固定模式,但只要我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傾注愛心,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客觀地分析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正確看待后進生所存在的缺點,善于利用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引導,就一定能夠讓后進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