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思想政治課教學;導入方法;詩歌導入;漫畫導入;故事導入;設疑導入
〔中圖分類號〕 G633.2〔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7(A)—0039—01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直接影響著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導入,在授課前迅速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為后面的教學作好鋪墊。
一、詩歌導入
詩歌是語言濃縮的精華,簡潔凝煉、意味深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很強的文學性。恰當地引用詩歌,會使抽象的理論變得形象生動,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既可以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生形象地理解知識,輕松愉快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尋求真摯友情》時,可以這樣導入:同學們,友誼是人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情誼,古往今來,有多少著名的詩人動情地寫下了一首首贊頌友情的詩歌,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些精彩的詩句告訴我們,人們需要朋友,生活中不能缺少友情。那么,什么是友情呢?你渴望得到真摯的友情嗎?這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友情吧!
二、漫畫導入
漫畫簡潔明了,深刻的道理寓于形象的圖畫之中,使人能很輕松地感悟真理,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講《人類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時,筆者請學生先看了一幅關于長江與黃河對話的漫畫。漫畫中有兩句對話,即“長江、長江,我是黃河!”和“黃河、黃河,我也是黃河!”。筆者要求學生擴展長江與黃河對話的內容,學生利用生物、地理的有關知識,把這幅漫畫所反映的污染對長江與黃河的危害談得非常深刻,從而引出了新課的內容。
三、故事導入
用故事導入,尤其用哲理性的故事導入新課,不僅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而且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講《性格》的內容時,正巧電視臺播放電視劇《水滸傳》,學生也在談論水滸中的人物和故事。因此,筆者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每天都在看《水滸傳》,議論李逵、魯智深、武松等人,你們知道他們的性格有何不一樣嗎?”有一個學生回答:“‘黑旋風’李逵魯莽直率,‘花和尚’魯智深仗義行俠,‘打虎英雄’武松剛直勇猛……”筆者緊接著說:“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的性格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四、設疑導入
在現代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中,設疑一致被認為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恩格斯曾說: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便是人的思維,而創造性思維則是花中之牡丹。在課堂導入中,設疑能讓學生對有關問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能讓他們的思維處于積極的狀態,從而達到學習知識的目的。一般來說,“思源于疑,有疑才有所思”,“疑”是啟發式教學的核心。在講新課前,教師應根據教學的要求和學生的情況,自覺運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認識規律,精心設計富有啟發性的疑問,增強學生的求知欲。例如,筆者在講到“稅收的性質”時,先出示了《查稅風暴刮倒的第一個明星》中的一段材料:2002年7月24日,劉曉慶因偷稅逃稅金額達196萬元,被正式逮捕,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對此案批示“依法辦事”。有消息說,拿劉曉慶開刀,是因為她偷逃稅數額巨大,且她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大腕,抓她可以殺雞儆猴。劉曉慶被捕后,北京乃至全國明星大腕以及各路富人紛紛補交稅款,僅北京當月補稅就達1億元。然后,筆者讓學生思考,談談自己的感想,這樣自然就引到了稅收的性質。
總之,巧妙的課堂導入不僅可以激活教學,創造出輕松愉快、教學相融的課堂氣氛,而且可以把學生帶到具體的學習情境中去,使學生由“畏學”、“苦學”、“死學”轉為“好學”、“樂學”、“活學”,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