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英語教學;跟讀;敢說;愛讀;會讀;復讀機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7(A)—0063—01
在英語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不敢說、不愛讀、不會讀英語,這是英語教學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因此,筆者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流。一開始,學生覺得好奇,都圍著筆者笑,但就是不敢和筆者用英語交流。于是,筆者問學生誰能用英語寫出答案,學生都爭著搶著地去寫。這些最基本的簡單日常用語全班學生都會寫。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筆者發現學生不敢說、不愛讀、不會讀英語是有原因的。
不敢說。這是因為農村孩子本來就膽小,不善言談,再加上是用英語交流,學生怕出錯,怕被同學笑話,怕老師批評,所以不敢說。這并不是說學生不會用英語進行交流,而是他們缺少用英語交流的勇氣。另外,學生從開始學習簡單的英語單詞到日常用語,善長的就是機械記憶,張嘴說英語對他們來說似乎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不愛讀。晨讀的時間當筆者走進教室時,大聲朗讀英語的學生很少,很多學生只是用手指在書桌上飛快地劃寫著單詞。不張嘴讀英語已經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一種習慣。
不會讀。首先,學生讀單詞時“漏音”的現象非常嚴重。如學生在讀“I’m from China”時往往把[m]這個音漏讀了。其次,學生在朗讀時長短元音分不清,雙元音發音不到位的現象也很常見。再次,朗讀的方法不當。通過調查和在其他學校聽課,筆者發現,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上,多數情況下都是孩子們在進行集體朗讀,許多教師一味地追求學生的大聲朗讀,不斷地說“Louder,please”, 而且有的教師讓學生聽錄音,就一定要大聲地跟著錄音讀;讓學生讀課文,就一定要大聲地讀出來。所以,學生為了滿足教師的要求,朗讀時故意拉長聲音,不管單詞、句子讀得是否準確,只是一味地扯著嗓子“喊叫”。其實,在這種喊叫式的朗讀中,學生已經不是在理解地讀英語了,而是在“喊”英語,語音、語調都走形了。這樣長期下去,學生的朗讀就出現了拖音現象,尤其是輔音拖音非常嚴重,并且朗讀缺少節奏感,缺少重讀、輕讀、連讀,沒有升降調。
針對上面存在的問題,筆者想到了“跟讀”?!案x”就是充分利用英語學習工具——復讀機來讓學生跟讀磁帶中的英語,從而讓學生敢說、愛讀、會讀英語。由于筆者不是專業的英語教師,英語的發音不標準是筆者教學中的一大難題。為了使自己說地道的英語,筆者購買了英語朗讀磁帶,在上每一節課之前總是要聽一聽英語磁帶,學習重點單詞的讀音和整篇課文的語調。在學習中,筆者意識到“跟讀”時不但要認真地聽,而且要利用復讀機把自己的讀音錄下來,跟磁帶中的讀音相比,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聽力能力,而且能提高朗讀的能力。因此,筆者把自己在英語學習中的這點心得運用到教學中。
在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都有復讀機和英語朗讀磁帶,但是大部分學生用復讀機來聽流行歌曲,不喜歡聽英語磁帶,即使有學習英語的學生,他們也只是聽,而不跟著磁帶讀。為了發揮現有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筆者讓學生先跟讀單詞,然后跟讀簡單的句子,激起學生跟讀英語磁帶的興趣,讓他們快樂地“跟讀”。另外,筆者用復讀機把學生的讀音錄下來,并播放出來,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成就感。隨著學生“跟讀”興趣和“跟讀”水平的不斷提高,筆者給學生布置了課外“跟讀”任務,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跟著復讀機讀,在“跟讀”的過程中逐漸培養他們的英語語感。
“跟讀”看起來很土,但它適合筆者所在學校的英語教學現狀。在“跟讀”中,學生可以學到地道的英語,從而敢說、愛讀、會讀英語。